易经玄之又玄解释(老子中的玄字并没有)

《老子》经文中共有6处用到“玄”字,其中,第一种“玄之有玄”的“玄”为“矛盾”,我在前文中已论述,不再赘述其余5处分别是:玄牝、玄鉴、玄达、玄德、玄同现分别说明:,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易经玄之又玄解释?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易经玄之又玄解释(老子中的玄字并没有)

易经玄之又玄解释

《老子》经文中共有6处用到“玄”字,其中,第一种“玄之有玄”的“玄”为“矛盾”,我在前文中已论述,不再赘述。其余5处分别是:玄牝、玄鉴、玄达、玄德、玄同。现分别说明:

(1)玄牝

玄牝,《汉语大字典》的解释:道家指孳生万物的本源,比喻道。

我的理解,“古神”指大道,玄牝指孕育宇宙万物的母体。其中,,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所指的宇宙本体。汉·扬雄《太玄•攡「chī」》:「玄者,幽攡万类而不见形者也。」范望注:「摊,张也。」 「pìn」,本义:雌性的禽兽,引申为雌性的。 这里指母体。《说文》:「牝,畜母也。」《易·坤》:「利牝马之贞。」

例:“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可释义为:大道永恒不灭,它是宇宙之母。

(2) 玄鉴、玄达

玄鉴,《汉语大字典》的解释:犹明镜,喻高明的见解。《淮南子•修务训》:“诚得清明之士,执玄鉴于心。照物明白,不为古今易意。” 高诱注:“玄,水也;鉴,镜也。” 即,玄,释为“水”。

我的理解,玄鉴,透彻的心灵之镜。“”释为“透彻;通达。”。《淮南子•精神》:「使耳目精明玄达而无诱慕……则望于往世之前,而视于来事之后,犹未足为也。」 ,镜子。指心灵的镜子。

例:“涤除玄鉴,能毋有疵乎?”可释义为:清除内心的私心杂念,能做到纯洁无瑕吗?

玄达,《汉语大字典》的解释:畅达,通达。《文子•十守》:“圣人诚使耳目精明玄达,无所诱慕。”这里的“玄”也是“透彻、通达”之意。

例:“古之善为道者,微眇玄达。”可释义为:古代那些善于行道的人,幽微高远,透彻通达。

(3)玄德、玄同

玄德,《汉语大字典》的解释:指自然无为的德性。王弼注:“凡言玄德,皆有德而不知其主,出乎幽冥。”

我的理解:玄德为大道之德,有别于王弼“有德而不知其主”。因为“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望唯沕。”大德是大道产生的东西,与大道互为表里,是最高层次的“德”。有什么样的“道行”,就有什么样的“德行”,反之亦然。所以,这里的“玄”释为“大”。《晋书•陆云传》:「抽灵匮于秘宫,披金縢于玄夏。」注:「玄夏,谓大殿。」晋·葛洪《抱朴子•论仙》:「蹈炎飙而不灼,蹑玄波而轻步。」注:「玄波,谓巨浪。」

例:“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可释义为:生他养他,生育而不拥有,抚养而不主宰,这就是大道之德。

玄同,《汉语大字典》的解释:谓冥默中与道混同为一。《庄子•胠箧》:「削曾子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天下之德玄同矣。」 成玄英疏:「与玄道混同也。」 晋·葛洪《抱朴子•诘鲍》:「﹝鲍敬言着论云﹞万物玄同,相忘于道。」这里所说“玄道”应指“大道”,故,“玄”还是“大”的意思。

例:“和其光,同其尘;锉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可释义为:(圣人)调和万民的光彩,融合万民的尘垢;磨合万民的锐气,化解万民的纷争,这就是天下大同。

如此看来,老子并没有把自己的学说搞得深奥玄妙,難以捉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