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啥意思啊(什么是国学)

文|三生石

什么是国学?这个问题似乎过于广泛,莫衷一是。

一、国学的出现

如果从词语的角度来看,古代的“国学”最早语出先秦如《周礼》等,其并不是现在的含义,而是指国家设立的学院,近乎于现代公立大学之说。

近代国学之说,有学者认为或始于梁启超,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创立《国学报》,提倡保存国故,后又有章太炎,邓时,黄杰等人或是出版,或是讲学,初步形成了“国学”的概念。

国学啥意思啊(什么是国学)(1)

近年国学概念的复出,应是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影响在教育和政治领域。除此,笔者认为,“汉服”等风潮也可以算作“国学”风潮的一部分。

综观上文“国学’概念出现的两次社会语境,我们不难发现一些相同的东西。

首先, “国学”是基于“西学”而提出的概念。无论是清末民初还是上世纪80年代,国学的提出者们面对着的都是一个新时代,大量新思想的传入冲击着过去传统的思维方式。如何在吸收西方新思想的同时,不丢失自己的根基?

他们给出的答案是“国学”。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国学是带有一定后殖民色彩的。其诞生和研究,都是有着强烈的西方影响。

国学啥意思啊(什么是国学)(2)

其次, “国学’的提出,笔者个人认为,是建立在一种反思的基础之上的。梁启超和其他早一批的思想家大部分都经历了一个由全面批判传统到肯定部分传统的过程,而80年代的国学,也是建立在文革对传统文化全面批判之后的。

如果类比物理的话,笔者个人认为,这可以看作一种惯性体系被打断后的回归,“存在并不存在,而一直坚持存在”。这就导致了其带有一种反思性的视域。

最后, “国学”概念的提出,往往都带有政治性的色彩,例如梁启超的国学`,实际上与其保皇的政治目的是息息相关的,而在80年代之后的“国学”复兴,其实更多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构架,其多着重与教育方面。

故而,与其说“国学”是古学,倒不如说“国学”是今学,其提出,发展,复兴,无不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紧密地联系,即使是其研究对象,也更像是站在当今视域下对过去传统的再建构。

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对待国学时的基本态度,即服务当下,立足现实社会。再通过我们已有的思想资源来解决问题。

国学啥意思啊(什么是国学)(3)

二、国学到底是什么?

01 这是一种最基础的思维底色,其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我们的语言,我们的行为方式,书写习惯等等。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接近罗兰巴特所讲的“元神话”即一种最基本的叙述方式。

这就决定了我们有着完全不同于西方由近代实验科学所诞生的“理性主义”和感性主义的思维方式。我们的思维母题,大部分都是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

即使是“天”,在中国的传统视角里,也往往都是作为一种道德的本体化存在出现的。而作为中国思维中的出世维度,道与佛的认识方式,更接近于一种审美化直观化的认识。

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思维视角,去看待和分析问题。这无疑是十分有价值的。

三、如何学习国学?

首先,离不开对经典的大量阅读,经典在有着其历史意义的同时也有着现时性。他的本质接近于空白的游移能指,无论什么时代,无论什么人,都能为其增添新的所指。

经典是在不断生长的,在这个角度上,我们能将经典视作一种共同构建。即由过去(阴)和现在(阳)所构建的共同叙事。

国学啥意思啊(什么是国学)(4)

这是一种根本意义上的回溯,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思维能力,更是一种诞生于历史长河的反观性视角,以历史性为根基,从而反观当代。

其次,我们要利用正确的方式来学习国学,这些方法是多元的,分角度的,不应该仅仅有基于西方思维的科学方法(分类归纳),也应该有反理性的类同“顿悟”等建立在经验之上的感性主义,还应该有类同马克思的具体到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

四、国学应该如何实践?

国学如何实践的问题,应该分成宏观和微观(个人修养)的两个维度。

首先,我们应该站在本文开始论证的为现实问题上来,知行合一方为真知。以知识指导实践,再以实践中获得体悟去推动这一循环。

其次,在个人修养的层次的领域,我们应将其实践内化为个人的本质,这才算得上对国学的真正实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