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的女人什么性格(感性与理性)

随着一个人的学识、年龄层次、社会阅历的不同,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就会有很大的不同,犹记得大学时,超然老师说过:“你和孩子看一个小品,同样是在笑,但是,笑的出发点不同,小孩子看的是热闹,大人看的才是门道”。当时,觉得老师说得有道理,但没深刻领会,经过多年的社会实践,我对老师的看法有了全新的认识。

韩寒导演的《后会无期》中,影片中有一句话: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我很认同,小时候,会以成绩论英雄,认为学习好,才会有出路,有发展。为自己每一次成绩的好坏而高兴或发愁。长大后,才发现,当年学习好的同学,未必是过得最好的,而当初学习差的同学,有的已经成了大学博导、有的已经出国留学……大部分同学都是平凡的劳动者,为各自的生活而奔波。

小时候,喜欢听武侠小说,喜欢听单田芳的《铁伞怪侠》《白眉大侠》,会真的认为里面的侠客们飞檐走壁,100岁的老人是绝顶高手,长大后,看看周边的70-80岁的老人,能不拄拐走路的,就已经算是健康的,更别提飞檐走壁了,顿时觉得小时候的自己想象力很丰富。

20岁左右的时候,从没觉得健康的重要性,熬夜看球、暴饮暴食、大量喝酒,大学毕业时,体检的各项指标一切正常。工作几年后,依然不健康的生活,但精力、体力明显不足,工作八年后的体检报告单上已经满满10多条建议。不得不慨叹,我在最好的年龄阶段没有珍惜自己的健康,三十岁前人寻病,三十岁后病寻人,此话不假。当某天半夜遇到自己喜欢的比赛时,感性的自己认为,再熬夜看场球,没什么,因为喜欢。理性的自己告诉自己,熬夜伤身,第二天还要工作,还是算了吧,这种感性和理性的斗争时常发生,互有胜负。

一个人,需要感性,也需要理性。随着年龄、社会阅历、学识的增长,对某件事情的感性程度和理性程度会随之发生变化。20岁时的判断力和30岁时的判断力决然不同,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是试图用最优的方式去解决所面临的所有问题。30岁,没有了20岁的楞劲儿,在经历了10年社会磨砺之后,会变得更加沉稳,被社会磨掉了棱棱角角,才会对这个社会有一个全新的认知。成长的代价就是你付出了年龄,收获了经验。而各种经验的最优组合依然困惑着你现在的生活,促使你再付出年龄,再获取经验,这就是生活。周而复始的生活。

感性与理性,是一个辩证关系的两面,需要我们认真认知,在面临选择时,好好思考,给自己一个完美的解释。

感性的女人什么性格(感性与理性)(1)

感性的女人什么性格(感性与理性)(2)

感性的女人什么性格(感性与理性)(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