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益乳怎么解决(解除哺乳期乳病之苦)

张女士的宝宝快三个月了,最近一段时间,她的左乳房一直胀痛,有硬块,用吸奶器吸,奶头吸得好痛,也吸不出奶来。张女士很苦恼,原先左乳奶水就比右乳少,她担心是患上了乳腺炎。怎样才能使硬块消失、奶水被吸出来呢?

哺乳期的妇女,常因乳汁不足、乳汁淤滞及断乳后乳汁壅积而致乳房胀痛难耐。为解除妇女乳病之苦,现介绍一些不用吃药打针即可轻松通乳、消乳、断乳的特效穴位疗法。

哺乳期益乳怎么解决(解除哺乳期乳病之苦)(1)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通乳

有些妈妈的乳汁不足是由于肝气郁滞,乳汁出不来,同时乳房发胀发痛,有硬块。这时盲目地补,只会越补越胀,严重的话还会得乳腺炎。正确的做法是疏理肝气,巧用膻中、少泽和太冲三个穴位。

膻中穴是任脉的穴位,气会在两乳中间。任,妊养的意思,是女人的生养之本;它是气会,能疏通全身的气,“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自然能调整乳汁少的问题。

少泽穴在小指外侧,指甲旁边。有调气血、通血脉的功能,刺激这个穴位可使经气充盛,通而不滞,气血通乳汁就通,乳房就不胀痛了。

太冲穴,肝经的原穴,是疏解肝气的必选。在脚背大拇趾和第二趾结合的地方向后,脚背最高点前的凹陷处。

操作方法:最初3天多按揉膻中穴,直到按起来不怎么痛了,说明气通畅了;产后每天下午1~3点用牙签尖刺激两侧少泽穴3分钟,这时小肠经最旺,催乳的同时还能促进营养的吸收;还要记得睡前按揉两侧太冲穴3分钟。

消乳

妇女在哺乳期间,常因肝胃郁热,或外感热毒之邪,以致乳络不通,乳汁壅滞,出现乳房肿胀疼痛,表面皮肤红热,甚至伴有发烧等全身症状。若不及时消散,在短期内瘀乳易腐成脓而成乳痈(急性乳腺炎)。若在乳房肿胀疼痛之初,采用少泽穴放血和捏拿乳房的方法,可使瘀乳消散。

少泽穴位于小指尺侧指甲角旁0.l寸。

操作方法:先揉捏一侧的少泽穴,直到把穴位处的皮肤搓红充血;然后用75%的酒精给少泽穴处消毒;再用消过毒的针具(如一次性注射器的针头)对着少泽穴扎下,放出一滴黄豆大小的血珠即可。可每天放血一次。

每天下午3点左右还要捏拿乳房。用右手五指抓起患侧乳房,一抓一松揉捏,反复10~15次,重点揉捏有硬块的地方,每天坚持,直到肿块柔软。同时左手轻轻揪动乳头,扩张输乳管。

断乳

产妇由于某种原因,如患传染病、慢性病及婴儿夭折等,不得不断乳。正常婴儿吃奶1周岁左右也必须断乳(回乳)。然而每到断奶时,往往会因乳汁不易回退,使乳汁壅积,导致乳房肿痛难忍。此时按揉头、足临泣穴,可以疏通气血,防止淤滞,帮助回乳。

头临泣穴在头上,沿着瞳孔一直向上,入发际0.5寸的地方。

足临泣穴在第四、五脚趾的趾缝之间,沿着趾缝向上约两横指处。

操作方法:按揉时两侧穴位都要揉按,每个穴位至少要揉按2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一般2~3天即可回乳。

文/赵广兰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关注公众号《家庭医学》,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