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直男做朋友是什么感觉 我突然知道老同学是基佬
直人与性少数相处,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几道测试题,来学习一下该怎么做。
查看答案 ▼
来自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社会学家Forbes招募了20位LGBTQ的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想要知道性少数人群如何看待直人同盟(指支持平权运动、性别平等及LGBT权利运动的异性恋和顺性别人士)。
结果发现:
1.有人希望得到更多个性化的支持(像好朋友一样相处),而不要过多关注自己的性少数身份——“不要把我看成与你有何不同,不要总是强调你支持我是gay。”
2.有人希望人们可以更多地参与到LGBTQ平权运动中去,不要为了省事就忽略性少数的不同,要承认且支持性少数人群的存在——“我不希望被当作异性恋者对待,因为我不是异性恋。”
3.更多人是以上两种期望的组合,ta们期望直人更多地在人际互动层面表达支持—— “我认为作为一个好的同盟应该利用自己的特权,在看到性少数人群被歧视、侵扰时,能够站出来表示支持。”
这些结果说明,直人盟友支持特定的性少数者的最佳方式十分复杂,因为性少数者自身期望得到怎样的支持很重要。
因此,当你不确定身边的性少数朋友到底希望你如何对待ta,你可以像答案D那样,先诚实表明自己的想法,再真诚地询问ta的期望。
查看答案 ▼
这种语言的使用意味着,口语和写作都不得歧视某一种性别,也不得带着性别偏见。联合国为此还制作了《性别包容性语言指南》,旨在帮助各国以一种包容任何性别的方式交流。
其中就使用中文时如何实现性别包容,提出了多个建议,例如“如不需要,不要强调被指称对象的性别”,具体包括:
1. 使用性别中性代词
避免使用区分性别的所有格(如“他的”“她的”“他们的”“她们的”)。使用“其”“此”“该”等性别中性代词(或像我们一贯用“ta的”来指代)。
2. 重复相关名词
如需指代前文提及人员时,可重复此人的姓名、职称或所属组织等相关名词,而非使用人称代词“他”“她”“他们”或“她们”。
“我们使用的语言很重要,尤其是在描述或提及某个人的身份时,”英国LGBT组织Stonewall的劳拉·拉塞尔说道。一个中性的、不特指任何性别的第三人称代词,不仅能够避免反复书写“他/她”,还可能打破刻板的二元性别认同,形成更加包容的性别观念。
查看答案 ▼
查看答案 ▼
最后,我想借由台湾大学欧丽娟教授所说的这样一段话,来告诉大家,不只是对性少数群体,对我们身边的人也同样应该如此。
“每个人都有ta的特色,每个人都有ta的生命史和地狱,也有ta的喜怒哀乐。
如果我们想好好了解ta,我们应该做的是,不要把自己看得太过重要。先把自己放在一边,打开自己,好好地清清楚楚地让对方全面地呈现出来。
为了了解ta,我们就要以ta为主,然后客观地、中肯地了解ta所要告诉我们的所有事。然后,你才能够说,你真正地了解对方。
让我们借由好好地认识ta们,来增加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增加我们对于丰富的、奥妙的、深刻的人性以更多理解,而最终的获益者其实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可以与更宏大的世界走近一步。”
今日互动:看了今天的文章,你会如何表达对性少数朋友的支持呢?来留言区评论告诉我们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