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外迁的学校都去哪了(北京学校生源结构将会发生大变化)

这两天,北京很多招收小升初的学校都在搞校园开放日,我去小升初的招生现场,发现小升初的热度惊人。稍微不错的学校,前来咨询的家长络绎不绝。从幼升小、小升初、中考一直到高考,升学实行的是志愿优先模式。集团、学区等伤筋动骨的教育布局大调整,就是缓解不考试不让设实验班的小升初的择校,小升初成为中国整个学历教育核心矛盾。我要全面摸一摸腹热心煎的小升初。

幼升小、小升初是志愿模式,也就是说,学校和学生处于双盲状态。北京的各个区都有登记入学的政策,而且登记入学是第一顺序,通过这种方式试图调节就近入学。但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类似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四中这样的学校以及其他优质校,不存在登记入学人数不满的情况。

从北京外迁的学校都去哪了(北京学校生源结构将会发生大变化)(1)

从北京外迁的学校都去哪了(北京学校生源结构将会发生大变化)(2)

从北京外迁的学校都去哪了(北京学校生源结构将会发生大变化)(3)

如何缓解这个矛盾?就在小升初志愿填报前夕,海淀和西城区同时公布举措,西城区将一批社会认可度较低的普通校交由优质校承办,或合并至优质校成为校区的方式,使北师大实验华夏女子中学、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分校、北师大二附中西城实验学校、三帆中学裕中校区、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分校诚毅校区等,逐渐成为新优质学校。

海淀区5月10日半夜公布格局调整。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在原有基础上把石油附中、矿大附中、石油附小、西苑小学(一零一附属实验小学)纳入教育集团。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将地大附中与教师进修附属实验学校、教师进修附属实验香山分校、教师进修附属实验小学、科大附中、玉渊潭中学等海淀区教科研部门支持的中小学一并纳入教师进修学校教育集团。

此前,朝阳区一批学校都挂上的优质校的校牌。劲松四小更名为垂杨柳中心小学劲松分校,祁庄小学更名为八十中学睿实分校,十八里店小学更名为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十八里店分校,北京市第十六中学更名为北京中学明德分校,八里庄中心小学更名为芳草地国际学校慈云分校……

我之前就预测过,北京的教育格局会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由于北京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透露的信息是明确的,北京优质校进入彻底大连锁时代。

实际上,在今年小升初的咨询现场,北京的家长眼光越来越高,看得也越来越远,非常关注中考项目,例如1 3,即实验的学校从初二阶段招收学生,直升普高,跨过中考这个门槛;校额到校也是家长普遍关注的焦点。在北京,优质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是没有校额到校计划的,但非师范高中的一般初中享受校额到校的优惠计划,比例高达50%,即某一般初中的毕业生,通过中考,有50%学生深入优质高中。

结构布局大调整、校额到校计划、1 3项目……这些和小升初直接挂钩的政策,会影响到志愿填报。而且,这种引导措施也是非常有效的。对北京教育的整体格局会发生很大影响,通过格局调整和政策扶持,未来6年之内,生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北京的教育格局会大洗牌。

这个没什么复杂的。优质高中以往一直中招按分数录取,从高分到地方录取,但类似于校额到校计划、1 3项目实施已经有几年了。新的措施实施几轮之后,即当时通过校额到校计划、1 3项目逐渐升入了大学,才是真正检验北京教育质量。曾经,四中出现过一个高考状元,她就是通过校额到校招收。这属于个案,没有普遍的意义。

优质高中没有了过去普遍都是尖子生的现象,给优质高中的教学和学生课堂学习都带来了困难。不可否认的是,有一批优质高中的整体水平会下滑,相反,通过结构布局大调整,优质校连锁,一些过去垫底或者老大难学校享受到改革的红利,通过政策调节,会招收到部分优质生源,加之优质教育资源的注入,这些学校的整体水平会上涨。也就是说,教育差距在缩小。

但区域之间的优质教育不平衡会存在很长时间,虽然海淀大量优质教育资源对区外输出,步伐缓慢的西城区也开始行动了。对区域教育质量提升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教育质量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