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兰考县咋样了(今天兰考啥模样)
河南兰考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也是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2009年至2014年,三赴兰考调研指导工作,对兰考的发展做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期望。兰考向做出了“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承诺,举全县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2017年3月,兰考退出贫困县序列。
脱贫不是目的,小康才是目标。在全国第一批率先脱贫的兰考县,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认真践行的殷殷嘱托,大力弘扬焦裕禄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再次踏上稳定脱贫奔小康的征程。
乡村美起来
仲夏时节的兰考县东坝头镇张庄村,瓜果飘香,绿意浓浓,街道干净整洁,家家户户窗明几净。这个因位于黄河最后一道弯出名的村庄,5年来,深挖本地特色,振兴乡村经济,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处处洋溢着新活力和新气象。
殊不知,位于东坝头乡东部的张庄村曾经是风沙肆虐,是当年兰考最大的风沙口。1963年,焦裕禄带领群众除“三害(风沙、内涝、盐碱)”,工作队来到这里查风口、追风源,组织群众挖泥封沙,栽种泡桐和刺槐……土地的贫瘠,交通的不便,直到本世纪出张庄依然还是贫困村。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7户754人,而经过几年的大决战,目前仅剩1户6人。正是这么一个小村庄,仅2018年就接待外地客人15万人次,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3000多元达到现在的1.1万元,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典范。
2014年3月17日,是张庄村贫困户闫春光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一天,走进他家小院。牵着他80多岁的老奶奶的手问寒问暖,又鼓励他“好好干,靠技术吃饭,争取早日脱贫”的情景让他历历在目。
“没有党的领导和的关怀,就没有张庄和俺一家人的幸福生活……”5年时间,闫春光办起了养鸡场、香油坊、农副产品网店销售……今年“七一”前夕,他还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在闫春光家中,悬挂着一幅来家中视察的照片,照片中的陈设记录着这个家当年的贫困。而今,当年黑乎乎的土坯房已经被粉墙黛瓦的干净院落所代替,门前原本的泥巴路也成了宽畅整洁的“幸福路”。
“亲自来我们村调研,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这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和信心,如果我们不好好干,就没法给交代。”张庄村党支部书记申学风说,张庄最缺的就是产业,为了让大家都有活干、有钱赚,村里干部群众积极想办法、找出路。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扶下,张庄村先后引进洛阳奥吉特菌业、兰考年宝服饰、兰考坤禾农业等企业,不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体系,带动农户就近就业增收。为了使年龄偏大的妇女有事做、有收入,村里大力发掘本地传统手工艺,成立张庄布鞋研发中心,纯手工制作张庄布鞋,吸纳112名妇女就业,工作时间自由,可在家里干,每双布鞋收入180元,实现了“看得住家,守得住娃,照顾了妈,还能挣钱养家”。
张庄村还结合焦裕禄精神的学习和宣传,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提出了“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双轮驱动”的旅游发展思路。建成占地120亩的焦裕禄精神体验教育基地和四面红旗纪念馆,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在县委组织部的支持下,还办起了农村干部培训中心,全县乃至外省、县的农村干部慕名而来,年接待近万人次进行拓展训练。
考虑到村里有很多空心房、空心院,张庄村又动了“活脑筋”,把这些房屋改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农家院、民宿,围绕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打造“梦里张庄”,建成集吃住一体的花园式农家乐。目前,“梦里张庄”旅游建设项目已投资200多万元,建成了1处具有张庄本地特色的农家酒店和9间豫东特色农家客房,31户农家小院建设已基本完成。据了解,围绕旅游产业务工人员有500多人,其中贫困户有70多人。
7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网站公示第一批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乡村名单,张庄村榜上有名,是河南省10个上榜乡村之一,也是开封市唯一上榜乡村。
而张庄村只是兰考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兰考积极推进镇区开发及美丽乡村建设,探索融合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推进道路、绿化、湖体建设、特色商业街等项目,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美德、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等宣传教育,全面实施13个乡镇镇区综合提升工程,基本完成第一批36个美丽乡村建设任务,第二批166个美丽村庄也稳步推进,加快兰考城乡整体面貌的提升转变。
产业旺起来
“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围绕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来实践,我们这个实践过程是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往前走。”这是视察兰考时对人民的铮铮誓言。
脱贫摘帽并不代表群众真正实现富裕,为了稳定脱贫奔小康、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2017年4月,兰考县举行稳定脱贫奔小康誓师大会,带领广大干群又开始了一场稳定脱贫奔小康的大决战。
“从脱贫到小康标准,百姓的期望值会更高,更需要我们理思路、找出路,带领群众撸起袖子向前冲。”葡萄架乡何庄村党支部书记何安良在这场誓师大会上表态。
稳定脱贫,产业引领是关键!恩惠了世代兰考人的泡桐树,这一次又走到前台,乐器加工和家居制造的木业加工产业蓬勃发展,和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一道,构成了兰考脱贫攻坚的效能高地。产业引领,金融支撑,社会扶贫,保险托底,兰考实现了扎扎实实的真扶贫、真脱贫!
走进堌阳镇徐场村,美好和着琴声一起飞扬。
琴风路、琴颂路、琴华路……每一条街道都以琴命名,道路两边雪白的墙面上绘着一幅幅精致的山水画。几乎每一处静谧院落里都“藏”着一个民族乐器加工厂,走进去,那里是热火朝天的世界。目前,徐场村105户家庭中,有82户从事乐器生产,带动周围村庄从业人员1000多人,带动贫困劳动力160余人,年产值达1.2亿元。整个堌阳镇从事民族乐器企业达187家,规模以上的企业16家,配件企业71家,村内遍布古琴作坊,泡桐已经成为兰考人民的“摇钱树”。
兰考的土地,滋润着泡桐的生长,以泡桐为主的木材加工业正带来更大的奇迹和梦想。
“作为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知名红色文化名城、全国知名民族乐器产地,兰考利用展览的形式,带领大家共同体验民族乐器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是兰考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件盛事。焦裕禄书记当年不仅给兰考人民留下了焦裕禄精神这笔精神财富,同时也留下了泡桐经济这座物质富矿。”兰考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刘广亮介绍,“在兰考稳定脱贫奔小康的决胜时期,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焦桐乐器国资控股公司,同时还打造了民族乐器园区。”去年10月举办的为期4天的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方特地为兰考县提供了900多平米的展位,39家兰考乐器制造企业参加展会,92个展位统一打造兰考之声、国乐华章,受到国内外客商的青睐。
兰考县委统战部承担着全县的社会扶贫工作,2016年以来,兰考县委统战部引导非公企业代表人士、民营企业家、在外乡贤等回乡兴办产业,大力发展木器加工业,在泡桐板材加工上做文章,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大力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每个村子都根据自身特点发展不同的优势产业,打造民族乐器村、木制品加工村、观光农业村等。仅个体加工厂就有3000多家,大部分板材远销国外,为兰考县脱贫攻坚奔小康贡献力量。
除了乐器产业,如今,正大、华润、禾丰、晓鸣、五农好等龙头企业遍地开花,恒大、格林美、富士康等为主导打造的高科技产业园正逐步发展……今天的兰考正在焦裕禄精神的引领和指引下,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大力推进深化工程建设,以全产业链、循环经济、产业融合模式,构建特色产业生态系统,做强家具制造及木制品加工、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大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以业兴城、以“桐”富民、以“魂”润城,奏响一曲转型发展“奋进曲”。
组织强起来
白墙灰瓦,池塘荷花,干净人家……夏日小雨中,兰考县仪封乡代庄村仿若一幅美丽的水墨画。6月28日,前来参观访问的博茨瓦纳民主党干部考察团一行19人,马上就被这幅“画”深深吸引。考察团团长、博茨瓦纳民主党姆波·巴洛皮结束对代庄村的考察,当场表示:“我想留在这个村!”
而就在5年前,代庄村还是又脏又乱的“土老帽”形象。
2014年,在郑州做生意的代玉建被村里的党员请回到村里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代庄村推行一名党员或群众代表“分包”四户邻居的“一拖四”模式,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现了村民人均收入从4600元增长至2018年的1.2万元的跨越,村集体经济收入从0元到30万元,把软弱涣散村转变成基层党建红旗村,变成了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生活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美丽乡村。
盛夏的代庄村,村里百姓都在为幸福生活而忙碌着。行走在村里大街小巷,家家户户房前栽种的景观树,幸福路、文明路、如意路……这些特色景观和富有“时代感”的街道,让初来者连连惊叹。站在村里文化大舞台前,诵读着文化墙上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代玉建感慨万千。他说:“几年来,我每星期都要去县城一趟,看看焦桐,这是兰考人民的根。”
代玉建只是兰考县基层干部的代表之一,如今,在兰考县广大党员干部中到处可见“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他们用奋斗践行着不忘初心,用拼搏书写着新时代篇章的生动实践。
干部不领,水牛掉井。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稳定脱贫奔小康,基础党建最关键。
在兰考县稳定脱贫攻坚战中,兰考县委、县政府认为,一个地区的贫困除了自然条件、社会因素制约外,更主要的还是干部群众内生动力不足,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用党员干部的主动换取群众的互动,形成领导领着干、干部抢着干、群众跟着干的合力攻坚格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的道路”,这是当年焦裕禄在兰考树立的“四面红旗”。当时,这“四面红旗”叫响兰考,传遍全国。进入新时代,为带领兰考人民稳定脱贫奔小康,践行的嘱托,兰考县委弘扬当年焦裕禄同志强化典型引领的做法,重树“四面红旗”,从2016年下半年起在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持续开展以争创“脱贫攻坚”“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美丽村庄”为主要内容的“四面红旗村”评选工作,每半年在四项重点工作中各评选出10个“红旗村”,隆重表彰和奖励,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从2018年起,开封市委还实施基层党建强力计划,把“四面红旗”的评选作为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工作的重要抓手,从兰考“一枝独秀”到开封市“全面开花”。
在兰考,450多个行政村中,每个村都有一支党员工作队。2017年以来,兰考县把稳定提升脱贫成效、防止返贫作为工作重点,传承脱贫攻坚中的好做法,在全县开展“支部连支部、加快奔小康”活动,组织454个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和454个农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巩固脱贫成果,加快稳定脱贫奔小康。
每月第一个星期四为“固定党日”,机关事业单位支部全体党员到村,和结对村(社区)支部全体党员共同开展组织生活。通过统一时间、统一形式、统一主题,让贯彻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成为党支部和党员的自觉行动。从主题党日活动入手,把党员学习教育方式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和“双向交流”,解决部分基层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内容单调、形式单一等问题。各党支部依托“红色e家”党建云平台和稳定脱贫奔小康工作微信群,每半年评选50名“优秀驻村工作队员”,年底评选50名“稳定脱贫奔小康工作标兵”,每年按照15%的比例评出优秀工作队。把工作队表现和所在支部、派出单位、派驻乡镇、所驻村直接挂钩,一体奖励一体惩处,传导工作压力,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稳定脱贫奔小康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如今的兰考,一个个工业项目成了绿色发展的新标杆,一座座大棚是现代农业的样板,一条条大河和小溪清澈见底,一片片泡桐生机盎然。”开封市委常委、兰考县委书记蔡松涛说,“最大的变化还是人。如今兰考人个个透出来的都是神采奕奕、信心满满。这些变化,是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来源:开封政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