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定律的核心问题(150年前的孟德尔定律与如何证明)

孟德尔定律的核心问题(150年前的孟德尔定律与如何证明)(1)

前段时间,如何去证明“你妈是你妈”的难题在网上有诸多讨论。后期国家对一些“你是你自己本人”、“银行卡的钱是你的”等荒唐证明文件也做了大幅清理,这也方便了大家的日常生活减少了不必要的社会负担。

但话说回来,科学的破解“你妈是你妈”这一证明题,这个其实是属于亲权鉴定的范畴。目前检验亲缘关系的方法有多种,但基本原理其实基本都是根据150年前孟德尔所发现的生物学遗传定律。天纵君(SKYLABS)今天就和大家介绍一下它。

孟德尔定律的核心问题(150年前的孟德尔定律与如何证明)(2)

孟德尔1822年生于现在的捷克,1856年他从维也纳大学回到家乡不久做了个长达8年的豌豆实验。这个实验在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有专门的介绍。我们不做过多复述了,总之在8个寒暑的辛勤劳作后,在1865年孟德尔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并得到了相应的数学关系式。人们分别称他的发现为“孟德尔第一定律”(即孟德尔遗传分离规律)和“孟德尔第二定律”(即基因自由组合规律),这两个孟德尔生物学定律揭示了生物遗传奥秘的基本规律。但比较悲剧的是这两个定律在当时由于过于超前,长期处于不被认可的埋没状态,一直到孟德尔已经去世16年后,他的伟大发现才被科学家所广泛接受。

孟德尔第一和第二定律是目前亲子鉴定的理论依据,也是证明“你妈是你妈”的理论根据。正是孟德尔遗传定律帮助现代人从科学上去证明了长久困扰的亲权证明的难题。

孟德尔第一定律的遗传分离规律指生殖细胞(精母细胞和卵细胞)在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精子或卵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换言之,在没有变异的前提下,孩子的基因必定是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不可能携带父母都不具备的基因。

孟德尔第二定律的自由组合率表明,在形成配子时,亲代的不同基因座的非等位基因是随机分配给各个配子。简言之,在没有连锁或互换的前提下,父母将自己的基因随机遗传给自己的孩子,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同一父母的非同卵双生后代都是千差万别的。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控制人ABO血型的有三个等位基因:IA、IB、i,其中IA、IB都对i为显性,IA、和IB为共显性。但对于每个人来说,只能有其中的两个基因,这样就可以有不同的组合,从而形成了A、B、AB、和O四种血型啦:

孟德尔定律的核心问题(150年前的孟德尔定律与如何证明)(3)

根据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我们可以通过父母的血型,来推算子代所有可能的血型,那些不在结果中的,就可以排除亲生的可能了。举个例子,爹娘都是O型血(ii),是两个隐形纯合子,那么亲生孩子只可能是O型血;但如果爹娘都是B型血(IBIB、或IBi),那他们的孩子的血型有可能是B型或O型,以此类推。

当然现代的亲权鉴定主要还是利用了DNA来进行鉴定的,如果DNA位点检测全部一样,就可以确定亲子关系;如果有3个以上的位点不同,则可排除亲子关系;如果有一两个位点不同,则应考虑基因突变的可能,再加做一些位点的检测来进行辨别。目前技术上通过DNA的亲子鉴定,否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几乎接近了100%,肯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也达到了99.9999%。但其用的基本原理还是150年前的孟德尔定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