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你要知道的事(找工作看看过来人)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七夕刚过
灵魂拷问
找对象难还是找工作难?
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突破一千万人
创历史新高!
工作好找吗?
看中的单位专业不对口?
专业对口的干着没意思?
听听“过来人”怎么说
范俊峰:既有英雄梦,也有螺丝刀
我参加工作快4年了,读的专业是船舶电子电气工程。
即将毕业的时候,我也像所有人一样参加了一场场招聘会,投递了一份份简历。
无意中,我从学校老师口中了解到“海上救助”这个神圣的职业。
2018年8月21日,这是我第一次上船实习的日子。
还记得在培训的时候我们观看了纪录片《大寒潮》,片中救助人员一次次被大风浪吹倒,又一次次站起来继续救援,画面深深地震撼了我。
2018年国庆期间,渔船“鲁潍渔61607”机舱失火,失去动力的渔船像一颗定时炸弹在海上四处飘荡。我所在的“北海救101”轮及时出动,成功将熊熊大火扑灭,渔船上的渔民成功获救。重回陆地,激动的获救渔民向我们不停挥手告别,我在心中展开了对英雄的无限遐想。
救助岗位并不是每一天都上演“大片”,总会有细碎的工作扰乱我的英雄梦。我经历了多次故障维修,也接触了许多位电机员师傅。从一开始遇到故障格外紧张慌乱,到现在的沉稳冷静,一路走来,我成长了很多。
在与师傅们交流、共事的过程中,我了解了前辈们成长为优秀电机员的心路历程,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守护海上安全的英雄。这一刻我知道,我的路还很长。
吴爽:也曾被就业焦虑深深折磨
近期是新员工入职的季节,恍然间,我已经在首都机场工作了3年。
2018年,就业焦虑比毕业论文压力来得更早一些,相较于高考,和千军万马挤就业这条独木桥显得更为现实和残酷。
早在六七月,各公司的暑期招聘就已提前渲染了紧张的就业氛围。到了九十月,没有工作机会在手已然觉得落后于人。
这时我恰巧关注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将在2019年投入运营的新闻。我立即查看了大兴机场的招聘公告,遗憾的是,招聘已经结束。但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意外发现了首都机场的招聘启事。
既然去不了初创的大兴机场,那就试试能不能加入发展成熟的首都机场。好在“天赐良缘”,首都机场正在招聘,经过投递简历、面试,最终顺利过关,成为一名民航人。
2019年入职的我,很快就遇到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民航业不复往常喧嚣,频繁遭受旅客流量锐减、航班数量大幅调减的挑战。
在病毒猖狂肆虐时,首都机场人始终把“中国第一国门”这6个字扛在肩上。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跌入谷底,才能逆势反弹。危机时刻,正彰显民航人的不屈不挠。每一架航班的安全起降,仍然是民航人不变的信念,而我将继续在首都机场这片土地上不悔初心。
曹舞凡:扛起父辈的旗帜
小的时候,外公就经常跟我讲起老一辈维护水运安全的那些事儿。父亲经常在船上值守,每次出差都是大半个月。
有一年暑假,我好奇地去“探班”,才发现烈日下的父亲那么忙碌。父亲告诉我,他的工作关系着很多货物的安全,更关系着城市里高楼大厦的建设速度。
2012年,从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的我,偶然看到湖南高速公路集团的招聘信息。
当时我怦然心动,于是,我在2012年年底娄新高速公路通车之时成为了一名高速公路“新兵”。
从基层收费员到办公室内勤,从综合文秘到宣传干事,基层收费站夜班的煎熬、综合工作的琐碎、一遍遍撰写材料的迷惘都是我未曾想到的。
但当收获司乘人员的微笑、过往群众的点赞时,当大家的坚守被更多人看到时,我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如今,我将学生时代对新闻的热爱书写在交通人的故事里。虽在镜头之后,却跟随着高速公路的春夏秋冬。
而今,外公和父亲都已退休,他们几套深蓝色制服仍然整齐地挂在家中衣柜。不同的是,衣柜里又增加了几套我和先生的深蓝色高速公路制服。
李婉君:不当“局外人”
在多年的求学生涯中,我曾赴美留学,从土木工程专业踏入交通运输领域,后又进入北京交通大学攻读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博士学位。
多年的学习与研究经历,让我认为自己已是交通运输领域的“老人”了。而博士毕业后,当我入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智能交通研究中心时,我才真正意识到自己仍是个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局外人”。
“基础设施数字化”“智慧公路”“数字孪生”“自动驾驶”“车路协同”……这些专业的词语和技术内容对于刚进入智能中心的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工作伊始的兴奋和期待很快被紧张和焦虑替代。
为了让自己快速适应工作,我开始大量翻阅智慧交通和公路领域的政策规划文件、标准规范和项目方案等,同时开始深度参与中心的各类项目。
工作后的第一年,熬夜加班的日子变得寻常起来。
我常问自己,交通运输发展的智慧化到底可以为人民生活带来什么改变?智慧公路最终将要通向哪里?
2021年夏天,我与同事赴广东省开展高速公路信息化发展调研。其中的一次经历,让我好似窥得了“智慧”的真实面目。
当日,在高速公路的监控大厅内,一则隧道视频监控系统抓拍到的违规停车事件预警信息闪现在监控大屏上。监控大厅内的气氛迅速紧张起来,在几分钟内,工作人员迅速改变隧道入口外可变信息板上的车道通行信息,提醒涉事车道暂停通行,并通过隧道内的通讯设施要求驾驶员快速进入应急通道,应急管理部门也迅速调度救援车辆到达现场。
短短几分钟内,得益于智慧技术手段的加持,监测、通信、应急一系列工作的效率大幅提升,二次事故得以避免。终于,我脑海中“智慧公路”的方向逐渐明朗——安全至上,畅通无碍。
乔志超:来这儿肯定有活干
回忆起我首次深入接触铁路行业还是在学校。2011年,我跟随导师进行法国TVM430解调技术研究,而后逐步了解我国的高铁发展历程。
电气铁路交叉课题的研究开阔了我的视野,为后来进入铁路行业埋下伏笔。
2013年我从清华大学毕业,我所学的电气工程专业主要就业方向是国家电网各企业、电力设计院、电气装备制造企业等;所做课题为铁路相关,关联企业为各铁路装备制造企业。最终我将择业目标初步确定为电子电气类企业。
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通号设计院的面试,员工非常接地气,也很忙碌,在短短的面试过程中办公室电话不断。
我被这里的工作氛围所吸引,觉得来这儿肯定有活干。
入职后,我一直从事轨道电路装备的系统开发和电磁计算研究工作,逐渐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场的转变。
有一段时间,我潜心研究攻克脉冲信号的仿真问题,在实验室封闭一段时间后理论模型的误差仍然很大。
有一天,我的良师赵自信对我说:“我院从来没有靠一纸论文成才的专家,这里不是纯理论纯学术,而是应用技术研究的机构。”
我恍然大悟,立马携带设备仪器奔赴现场建模,最终找到了问题所在。经过此事我意识到,搞研发闭门造车要不得,理论必须和现场相结合。
孟杰:正视自己,珍视岗位
经常有人问我,毕业于郑州财经学院计算机专业,为什么选择成为公交车司机?
2012年,我毕业后进入一家公司负责网络建设与维护,其间偶然了解到郑州公交集团车长紧缺、招收学员,我知道,心中早已种下的那颗种子是时候让它发芽长大了。
从小我就觉得开公交车的叔叔阿姨很威风气派,公交车驾驶员也成为了我心中一直向往的职业。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要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我也热爱计算机专业,但静下心来审视自己,我发现相比长期面对电脑,自己更喜欢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真实、真诚的交流。
我始终觉得,进入公交行业并不会束缚我的能力、埋没我的才华,我需要做的是认真看待职业、平视岗位,利用自身优势干出实绩。
在公交车驾校,我经历了为期半年的车辆构造、驾车技能、车厢服务、车辆空调保养等课程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拿下驾照,随即被安排至车队,跟随师傅开始为期1年的实习。
实习中有一段恍如昨日的记忆,一直是我的精神支柱。
2015年刚跟师傅上车实习那会儿,扫码支付功能还未普及,很多乘客着急上班,来不及换零钱或忘带零钱。师傅在上班前总是将一袋零钱挂在投币箱旁,示意乘客自行兑换。
我问师傅:“这样不麻烦吗?不怕别人多拿了?”
师傅却告诉我:“咱们职责之一就是为乘客提供方便,乘客方便了,我们才能方便。信任是相互的,咱们首先要信任乘客,乘客才能更信赖咱们,感情就是这样慢慢建立起来的。”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师傅这种真诚却植根于我心。
来源: 中国交通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