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第二届精致城市评选活动启动(精致有章可循威海市精致城市建设条例11月1日起施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涵

威海第二届精致城市评选活动启动(精致有章可循威海市精致城市建设条例11月1日起施行)(1)

9月28日上午,《威海市精致城市建设条例》正式公布。《条例》是为了贯彻落实的殷切嘱托,推动威海市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制定的一部精致城市建设方面的综合性地方法规。《条例》已于2020年8月31日经威海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并于2020年9月25日经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

随着威海精致城市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一些问题和不足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影响广大市民幸福指数的问题,比如停车难、如厕难、交通拥堵和便民设施不健全、公共服务不细致等等,缺乏法规予以规范;二是部分工作没有上位法依据或者规范内容笼统,比如大件垃圾、僵尸车管理等,相关工作难以开展;三是对精致城市的认识还不到位,需要通过法规予以引领和规范等等。同时,威海市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双修”、“美丽城市”等建设试点中形成的受到市民普遍认可的经验做法,也需要以立法的形式进行总结和推广。因此,尽快制定《威海市精致城市建设条例》,进一步规范威海市精致城市建设工作,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十分必要和迫切。

《条例》共八十七条,分为总则、精当规划与精美设计、精心建设与精细管理、精准服务与精到保障、法律责任和附则六章。

总则共六条,主要规定了立法目的、适用范围、立法原则、组织领导、部门职责、鼓励社会参与、表彰奖励等内容。其中,第二条规定了精致城市的含义,即秉承励精致远、追求卓越的精神,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相关要素进行优化和规制,构建的特色鲜明、包容和谐、宜居宜业、安全韧性的生态文明城市类型。第三条明确了立法原则,将威海市委提出的“精当规划、精美设计、精心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精明增长”的基本要求明确写入总则,并体现在分则第二、三、四章具体内容中。考虑到精明增长既是精致城市建设的措施,更是精致城市建设追求的目标,《条例》整体是围绕精明增长的内涵展开制度设计,所以在分则中没有单独把精明增长作为专章表述。同时,基于《条例》结构一致性考虑,在第四章中增加了精到保障的内容,使其结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

精当规划与精美设计是精心建设与精细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决定城市建设精致与否的关键一环,这部分内容体现在第七条到第二十九条。立足于实现精致城市建设的前瞻性和系统性,第七条规定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第八条明确了编制城市建设详细规划和城市更新计划应当将公共服务设施纳入规划计划要求,第九条到第十四条将城市公共交通、绿道、停车场、公园和公共厕所等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设施建设纳入规划编制范畴。立足于精心扮靓城市的“面子”,第十六条规定了城市照明规划的编制原则和景观照明设施的设置要求,第十八条、第十九条明确了街区改造方案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规划的编制要求,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明确了建立城市设计制度和城市设计、项目设计的基本原则,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建立了重大项目、重要地段建筑设计方案专家审查和公示制度。立足于精心做足城市的“里子”,第十五条、第十七条明确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要求,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了统筹推进海绵城市、节水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及其具体要求,第二十四条规定了历史文化遗产和现代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以及文化品牌创建的基本要求,全方位彰显城市文化底蕴。此外,致力于山水林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第二十二条规定了制定完善海岸带、山体和水体保护专项规划,对已被破坏的制定并严格落实生态修复计划等等,力争做到显山、露水、透海,彰显城市山海景观特色。

建设精致城市,要抓住城市建设管理这个牛鼻子,通过精心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夯实精致城市建设根基,这部分内容体现在第三十条到第六十条。立足于建设精巧别致的城市空间,第三十条明确了城市建设和项目建设的基本原则,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规定了建筑物外立面的管理要求,第三十七条、第四十六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规定了城市道路、户外广告、公共环境艺术品和城市家具的设置要求。立足于做实做细精细化管理,第三十一条明确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规定了实行网格化管理制度,建立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员队伍,采集城市管理中的问题信息,即时上传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处理;实施“啄木鸟”行动,鼓励市民通过政务服务热线、“随手拍”等多种形式参与城市管理。立足于从源头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第三十八条建立了交通影响评价制度,第四十条到第四十二条规定了集中设置自行车、摩托车等存放场所、停车泊位的设置要求和规范僵尸车管理等等。立足于提高市民生活的幸福指数,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规定了公园广场、全民健身活动场地的设置要求,第五十一条明确了城市绿化、立体绿化的基本要求,将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同时,针对城市管理中存在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条例》提出了具体的解决路径;其中,既有对时事热点问题的回应,如引导规范早夜市经营、生活垃圾分类等等;也有对群众反映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回应,如拉链马路、乱扔大件垃圾等等;还有对实践中形成的成熟经验做法的制度固化,如门前三包、建筑垃圾和施工现场的规范管理等等。

精准高效的城市服务是衡量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尺,也是精致城市建设的核心要义,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精致城市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精致城市建设格局是《条例》的重要内容,这部分内容体现在第六十一条到第七十七条。立足于提供方便快捷和温馨贴心的城市服务,《条例》从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环境打造两方面进行了规范:第六十一条规定了各级政府建设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为公众享有优质服务提供保障;第六十二条规定了各级政府打造一刻钟生活圈和建设邻里中心,保障居民享有“一站式”服务;第六十三条到第六十七条规定了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免费开放公共厕所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厕所,以及海水浴场、大型公共场所的管理服务要求等内容,凸显人文关怀;第七十条规定了向公众提供智能实时服务信息,力争用优质服务传递城市温暖等等。关于精到保障,精致城市建设的保障涉及人、财、物和制度保障等方面。按照立法技术要求,《条例》主要从人的因素和制度层面进行了规范,包括明确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有关部门和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精致城市建设工作职责,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企业和公共媒体的精致城市建设参与义务,鼓励引导公众、其他企业和自媒体参与精致城市建设等等。此外,为确保《条例》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的落实落地,第七十二条要求各级政府通过立法、制定规范性文件、设立标准等措施,将《条例》规定的内容进行责任分解、措施细化。第七十六条、第七十七条还建立了城市体检评估、精致城市载体评选制度,通过“回头看”和正向激励等手段,全方位保障精致城市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同时,《条例》对各级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政务处分措施。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违法行为,凡上位法和威海市已颁布实施的法规对法律责任已有规定的,《条例》不再进行重复规定;上位法和威海市已颁布实施的法规对其法律责任没有作出规定的,按照过罚相当原则,参考上位法中对相似违法行为的处罚额度,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措施。设定法律责任,主要侧重于对危害公共安全、严重妨碍公共秩序和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规定了行政处罚措施。附则部分主要依据有关技术规范,对绿道、服务驿站和城市家具等概念进行了解释,规定了《条例》的实施日期等等。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