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应怎么对待落选学生(老师根据家长背景)

都说教育是最公平的存在,你付出就会有收获,而学校作为教育的载体,更需要将“公平”二字体现得淋漓尽致。

学校追求公平,不仅体现在对学生受教育权的维护,更应该给予学生公平的教育环境。

山西一小学却因为“操作不当”引发质疑,老师根据家长背景将学生“分门别类”,这是什么神奇的操作?

老师根据家长“背景”将学生分为11类,质疑声不断,校方作出回应

学生背景调查并不陌生,很多情况下,学校都会掌握学生基本家庭信息便于做好家校联系,不过近些年,“打听”学生家庭背景却越发走样,让家长有苦难言。

老师应怎么对待落选学生(老师根据家长背景)(1)

山西一小学更是将“调查”家长背景做到极致,据网上曝光内容来看,该校老师根据学生家长背景将学生分为11个类别,细致程度让人咋舌。

所谓的家庭背景调查,满屏都是标签化和偏见,在这个表格上,学生被分为“领导子女”、“家庭离异单亲学生”、“企业老板”、“学习不好成绩差的学生”等11个种类,甚至还有一行分类是“女同学”!简直就是让人搞不懂的迷惑操作。

为什么要把女生单列出来?为何要把班里学生“分门别类”?这么精细化的操作实在难以说服众人。

老师应怎么对待落选学生(老师根据家长背景)(2)

随着舆论发酵,引发各种各样的质疑声,大多数认为老师不应该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这样标签化的行为,并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对于网络上的各种质疑声,该校作出回应称,是部分老师没有真正领会会议精神,作出这种错误行为,现在已经停止调查学生家庭情况。当地相关部门也非常重视,对相关人员进行警告处分、取消评优等处罚。

老师应怎么对待落选学生(老师根据家长背景)(3)

事情暂时告一段落,不过网友依然议论纷纷,一边倒斥责学校的行为,这种带有歧视和标签化的调查,真正意欲何为?

学校究竟有没有权利过度收集家长信息?学校了解家庭背景,说是为了做好家校联系,还可以勉强接受,如今这种行为很明显已经涉嫌歧视。

过度收集家长信息,很容易造成区别对待,老师很可能对那些家境优渥的学生“高看一眼”,而对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不管不问。这样刺眼的划分类别,相信家长并不愿意看见,反而容易激发学生虚荣和攀比心理。

老师应怎么对待落选学生(老师根据家长背景)(4)

另外学校信息安全还是个问题,过度收集家长信息,能保证这些信息不被泄露吗?就像山西这所学校一样,调查表格在网上随便流出,是不是也意味着信息保障措施不够完善?

照此来说,过度收集信息会不会造成安全隐患,从而对学生家庭产生一些“副作用”?

老师应怎么对待落选学生(老师根据家长背景)(5)

教育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有教无类”,学校应该是追求教育公平的地方,而不是将学生“标签化”的场所。

家长做什么职务,有什么背景,或许会对原生家庭有影响,但这并不能作为老师评判一个学生的标准,更不能因此为依据,将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这样违背教育公平原则。

老师应怎么对待落选学生(老师根据家长背景)(6)

小编有话说:

教育是不少人可以打通阶级壁垒的重要渠道,因此教育净土不应该沾染利益关系,真正的教育应该给每位学生机会。

老师和学校要做好学生的守护者,帮助他们顺利实现人生梦想,这是“教书育人”最起码的责任,而不能带头搞歧视。

专注教学、专注育人是学校的职责,老师、学校应该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好的教育历程让学生一生受用,这会对他们未来产生无法估量的重要影响。

你觉得学校究竟应不应该调查学生家庭背景?


老师应怎么对待落选学生(老师根据家长背景)(7)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