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三国后期赵云(新老三国赵云对比)
长坂坡上七进出,世人皆知赵子龙!
作为三国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角色之一,赵云的魅力让无数三国猛将黯然失色。
一吕二赵三典韦的武力排名,更是将赵云捧上了吕布之下武力第一人的地位,那么这份殊荣在剧版三国中又是如何演绎呢?我们来看!
10版赵云是由聂远扮演。而94版赵云的演绎者就多了,分为青年,壮年,老年三种,青年版张山演绎最为经典,之后就逊色不少。
从三国整部剧作看下来,10版三国演义代入感更好,因为聂远从头到尾演绎了赵云的一生。
而针对赵云长坂坡战役的评价,老版观众和新版观众有很大分歧,甚至在后来普遍都认为:”文看老三国,武看新三国。“因为老三国因为资金匮乏,剧中的军队人数以及打斗武术上都不及新版。
可在看完赵云长坂坡之战后,我改变了这个看法,新三国的赵云就算有武术指导设计动作也远不及老三国的观感。
真实!合理!气氛到位,这些是笔者看老三国时的第一反应,也难怪他让当年的观众热泪盈眶。
10版聂远的赵云在长坂坡救阿斗时,是连人带马冲入曹军军阵之中,然后在数百兵圈中大战勉强逃脱。
导演可能想要突出赵云血战长坂坡的凶险,却忽略了合理性。要知道赵云的目的是逃出曹军包围,可不是炫技,无端冲进敌军包围圈无异于自杀了。
10版最值得吹嘘的武术指导也不过如此,整个长坂坡战场的剪辑从来没有双人同框或者说真正的骑马战。整个画面在不断的切换镜头,观众看完容易产生视觉疲劳,自然不必说被感动了。
而94版就直接封神了,他真正诠释了什么叫浴血奋战,七进七出长坂坡。
94版赵云血战集中在长距离马战,赵云且战且退,身后追兵不断,更为合理一些。
马战一直都是演员的噩梦,因为马是活物,长距离奔跑时,演员还需要手持武器战斗表演,一来二往危险系数倍增。
而且在剧本的合理性上,94版不仅仅是在策略,打斗方式上碾压了新版,还在一处小细节上完胜。
书中原作这样写道:
却说曹操在景山顶上,望见一将,所到之处,威不可当,急问左右是谁。曹洪飞马下山大叫:“军中战将可留姓名!”云应声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
然后才有曹操所说:“真乃虎将也!吾当生致之。”
94版对这一细节演绎特别传神,先是曹洪骑马下到阵前大喊:“来将可留姓名。”
赵云高声回复,曹操顿时生起爱才之心,口中轻言:“不许放冷箭,生擒赵子龙!”
为了让这句命令覆盖全军,94版三国让小兵也有了出场机会,他们一个接着一个传达命令。而反观10版三国演义,对这些都无视了,仅仅凭着曹操和曹洪的口头交谈,仿佛命令就能传达到军阵之中。
94版长坂坡镜头切换并不多,观众很容易就代入到赵云血战中,到后面夜照玉踩空,赵云坠马后,更是将无数观众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然后就是符合原著的神曲《当阳常志此心丹》的出现。
原著中对赵子龙长坂坡救阿斗也有词句描写: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
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就是这一曲,加上演员张山的完美演绎,将赵子龙单骑救主的这份气质演绎的八九不离十了。
当然聂远的赵云在新版本三国中的演技也是可圈可点,他输就输在导演以及武指上了。
感谢大家阅读完此篇文章,喜欢的点点关注, 我是徐说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