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老工艺锻造武士刀(是进步还是倒退)
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日本刀拥有着很高的地位,在许许多多的传说中都有出现。一把在传说中的“斩鬼刀”,往往会被收藏起来,供奉在神社之中。这些刀已经不是普通武器,而被视为“神物”。事实上,由于日本刀确实性能优秀,锋利且坚固,又是日本武士的身份象征,所以有着这样那样看似荒谬的传说。但传说永远都是被夸大的。那么,现实中的武士刀性能究竟如何?与现代刀剑相比,又孰优孰劣呢?
▲歌川国芳《源赖光大江山击退酒吞童子》
分析一把刀的性能,自然无法脱离材料。传统日本刀的材料为“玉钢”,又称和钢。与其他一些名刀不同,玉钢其实并非一种上等钢材。由于日本的冶铁技术较为落后,始终采用的是低温(1200℃左右)炼钢法,用铁砂矿和木炭在熔炉中熔炼成原料,随后进行挑选。由于含碳量不同,钢铁的颜色也不同,根据这一方式可以挑选出纯度较高的玉钢。一般来说优质的玉钢含碳量在1.0~1.6%左右,属于一种高碳钢。
▲源赖光的佩刀“童子切安纲”
这种技术直到江户时期才真正成熟,在此之前,玉钢的杂质都较高,加上日本的铁矿本身质量便不佳,因此需要多次折叠锻打,以排除杂质。这也是日本刀具有美观的花纹的原因之一。由于古代交通不便,日本刀的刀工往往都聚集在铁矿产地附近,又因为各地铁矿质量不一,这些刀工便因地制宜,根据铁矿的成分炼钢、锻刀,最后分为山城、大和、备前、美浓、相州五大流派,即“古刀五传”。总体而言,日本刀使用的钢材性能并不优秀,但经过复杂的处理工艺,仍然算是基本合格。
▲玉钢
对刀剑来说,除良好的力学性能外,热处理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某种意义上,甚至高于材料的重要性。日本刀采用的热处理,即著名的“覆土烧刃”,相当于一种局部热处理方式。对日本刀而言,覆土烧刃也是决定刀剑好坏的核心步骤。所谓覆土烧刃,就是在刀剑的外部涂上特制的土浆后,再进行淬火。由于覆土的厚度不同,刀身各部位的冷却速度也不同。刀刃会形成致密的马氏体组织,硬度极高,而其他部位仍然能保持良好的韧性。通过覆土烧刃,日本刀能够在保持良好的韧性同时,最大限度的增强刀刃的硬度。根据测试,一把刃部硬度达到HRC63的日本刀,在刀刃用刀刃按压钨钢棒滚动时,可以看到刀刃发生了明显形变,却没有明显的卷刃或缺口,对于机加工刀具,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准备进行覆土烧刃的日本刀
除了材料和热处理外,日本刀的结构也是性能优秀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外观上而言,日本刀为弯刀,重心合适,利于斩切,但弧度又不大,仍然可以刺击。刀身结构既坚固,又能有效降低阻力,利于快速挥舞并切开目标。至于内部结构,日本刀多采用含碳量不同的材料折叠锻打后,拼合成复合结构的刀坯并锻造而成。一般来说,刃部的材料含碳量较高,为高碳钢;其他部位则为中碳钢,保持良好的韧性;而内部则是柔韧的生铁,可以起到良好的减震作用。
至于刀刃,折叠锻打的刀刃部分充满了微观小锯齿,进一步增强了日本刀锋利程度。一些古刀中的上品,完全可以做到让使用者在斩切时几乎不受阻力。根据测试,日本刀的锋利保持性远远超过现代工艺制造的刀具,在砍剁粗麻绳13000多刀后,仍然可以轻易削纸,而一些现代刀具仅仅2000刀后便无法切开麻绳。可见日本刀的结构之优秀。
▲其实传统工艺也有很大可能出现问题,如果刀工无法控制刀的锻造过程,往往会出现不同部位的材料移位,严重影响刀剑性能
由于现代刀剑往往只是由单一钢材机加工制成,尽管材料有了跨越式的进步,现代刀也可以学习日本刀的覆土烧刃技术和外形,但其内部结构却往往被忽略。这些刀剑或许性能确实优秀,完全可以用于实战,但如果使用相同的材料,用古法进行锻造,完全有可能会得到性能更为优秀的武器。
▲日军生产的机制军刀“造兵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给军队提供更多的军刀,日本曾提出过“军刀报国”的口号,要求刀工加快生产。结果造成了废品率的急剧上升,甚至近半的军刀都不合格。为此,日军只得转为生产机加工的“造兵刀”。这种现代钢材机加工油淬处理的军刀性能虽然不差,但却不如一些古代的优秀日本刀,特别是硬度不高,锋利的保持性较差。
▲古刀 入道五郎相州观世正宗
但继承了日本刀的形制,仍然有很大杀伤力,并且便于快速大量生产——或许这才是根本所在。比起动辄耗时数月的古法,现代机加工的性价比明显高了许多。而作为艺术品的日本刀,早已脱离了武器本身的范畴,其工艺更大程度上以满足艺术性为主,实用性则降至第二位。至于二者究竟孰优孰劣,相信每个人也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八重樱,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获取更多知识兵器知识请关注lbqyjs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