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百科简介(河北省邯郸市概况)
邯郸市,河北省省辖市,位于河北省南端邯郸的城邑,肇起于商殷,邯郸古城距今已有3100多年的建城历史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消邯郸地区,实行地市合并,将邯郸地区所辖各县划归邯郸市管辖,称邯郸市,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邯郸市百科简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邯郸市百科简介
邯郸市,河北省省辖市,位于河北省南端。邯郸的城邑,肇起于商殷,邯郸古城距今已有3100多年的建城历史。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消邯郸地区,实行地市合并,将邯郸地区所辖各县划归邯郸市管辖,称邯郸市。
邯郸市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京广铁路为界,西部为中、低山丘陵地貌,东部为华北平原。海拔最高1898.7米,最低32.7米,相对高差1866米,总坡降为11.8‰。邯郸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风多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3.5℃。
邯郸还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太极之乡、指南针的故乡[9] 、钢铁之都、五大祭祖圣地之一(娲皇宫)、第一批国家试点智慧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2005年邯郸市进入中国综合实力50强之列。2013年社科院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邯郸市位居全国第59位。2014年又被评为河北省全省“2013年节能先进市”和“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
建制沿革
“邯郸”之名,最早出现于古本《竹书纪年》。邯郸地名之由来,现一般以《汉书·地理志》中三国时魏国人张晏的注释为源:“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廓从邑,故加邑云。”意思是说,邯郸的地名源于邯郸山,在邯郸的东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单,是山脉的尽头,邯山至此而尽,因此得名邯单,因为城廓从邑,故单旁加邑( 阝)而成为邯郸。邯郸二字作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国地名文化的一个特例。
传说上古时期人类始祖女娲就在邯郸古中皇山抟土造人、炼石补天。8000多年前,新石器早期的磁山先民就在这里繁衍、休养生息,开启了农业文明的新纪元。
邯郸的城邑,肇起于商殷。在商代早期建都于邢(今邢台),后迁都于殷(今安阳)的数百年间,邯郸均为畿辅之地。古本《竹书纪年》中,就有商末殷纣王在邯郸建“离宫别馆”的记载。至迟在殷纣王时期邯郸一名就已经出现,证实邯郸古城距今已有3100多年的建城历史。
邯郸之域在西周时属于卫国,春秋时为晋地,当时邯郸已是闻名遐迩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比较发达的著名城邑。晋定公十二年(公元前500年),晋国正卿赵鞅(赵简子)已将邯郸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从此,邯郸便成了赵氏的世袭领地。战国时,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将赵都自中牟(今河南鹤壁西)迁徙到邯郸,邯郸作为赵国的都城,历经八代王侯,延续了158年的繁华。特别是一代英主赵武灵王,开改革之先河,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富国强兵,国势大盛,雄踞战国七强之列,使赵国成为可与强秦抗衡的国家之一。
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军破邯郸,赵王迁降秦,邯郸属秦国,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灭赵国。次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邯郸是邯郸郡的首府。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立张耳为赵王,都城仍设邯郸。九年,刘邦封其爱子如意为赵王,并重建邯郸宫城,富丽堂皇温明殿即建于此时。一直到西汉后期,邯郸城有“富冠海内,天下名都”之称,是除国都长安之外,与洛阳、临淄、成都、宛(南阳)齐享全国五大都会盛名,从战国到东汉,邯郸兴盛长达500年之久。
东汉末叶,豪强并起,割据混战,邯郸罹难兵燹灾祸,开始走向衰落。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国公,于邺城建都。在经济上实施屯田安民,大兴水利,营建魏都,开修道路。魏都的营建,以中轴为对称法则著称于世,并修建了铜雀、金凤、冰井三台。西晋左思所作《魏都赋》,正是描写邺城此时的繁华景象。邺城的兴起导致黄河以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南移,邯郸此时沦为一般的县城,隶属于魏郡。三国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邯郸属广平郡,东晋后又改属魏郡。代之而勃兴的魏都邺城继而先后为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国都,前后历时364年,对于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隋唐时,邯郸先后归属或复辖为洺州、磁州、武安郡和紫州,衰落而成蕞尔小县。曾盛极一时的邺城亦被焚为废墟,城毁人迁,一蹶不振。而邯郸东部的大名却在唐五代时悄然兴起。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作为魏州首府的大名已发展成为黄河以北较大区域的中心城市。公元758年大名建为魏博镇,后称魏州大名府。五代时,在大名设天雄军节度使。公元923年,李存勖在魏州(今大名)登上了皇帝宝座,史称后唐庄宗。
宋王朝建立后,宋太宗将天下分为十五路,邯郸县属河北路磁州,而大名为河北路治所(省府)。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建大名为陪都,称北京。大名至馆陶一带,是宋辽交兵的古战场,这里曾演绎过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到金朝时,大名曾为藩国大齐的都城,公元1130年刘豫在此称帝。至元朝,这里仍为大名路总管府治,依然是邯郸东部的繁华重镇。
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l368年),在全国设置十三省,邯郸县属北直隶省广平府。清朝因袭明制称直隶省,邯郸县仍属广平府管辖。明清时期邯郸一带的政治、经济中心是在广平府城(今永年老城)。民国初,废广平府,邯郸县属直隶省冀南道,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邯郸县直归省辖。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邯郸是晋冀鲁豫根据地的中心地带。刘伯承、邓小平率八路军129师转战千里太行,创建了以邯郸为中心的晋冀鲁豫解放区,从此奠定了邯郸作为晋冀鲁豫四省接壤区域中心城市的基础。1945年10月5日邯郸城获得解放。从此这座饱经沧桑、历尽三千年盛衰荣辱的古城终于秋风萧瑟换了人间。邯郸解放后,邯郸县城始建为邯郸市,直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政府设在邯郸市)。1949年3月,撤消邯郸市,降为邯郸镇,同年8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设立了邯郸专区,邯郸镇划归河北省邯郸专区管辖。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邯郸镇仍为邯郸专区专署驻地。1952年12月22日,邯郸镇复升为邯郸市。1954年改省辖市。1956年峰峰市并入邯郸市。1983年邯郸县并入邯郸市。1984年改为省辖市。1986年武安县(后改市)划归邯郸市。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消邯郸地区,实行地市合并,将邯郸地区所辖各县划归邯郸市管辖,称邯郸市[1]。
2016年,《国务院关于同意河北省调整邯郸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6〕157号):一、同意撤销肥乡县,设立邯郸市肥乡区,以原肥乡县的行政区域为肥乡区的行政区域,肥乡区人民政府驻肥乡镇广安东路1号。二、同意撤销永年县,设立邯郸市永年区,以原永年县的行政区域(不含南沿村镇、小西堡乡、姚寨乡)为永年区的行政区域,永年区人民政府驻临洺关镇洺洲大道25号。三、同意撤销邯郸县,将原邯郸县的河沙镇镇、南堡乡、代召乡划归邯郸市邯山区管辖,将原邯郸县的尚璧镇、南吕固乡、兼庄乡、三陵乡划归邯郸市丛台区管辖。四、同意将磁县的高臾镇、光禄镇、辛庄营乡、花官营乡、台城乡划归邯郸市邯山区管辖,将磁县的林坛镇、南城乡划归邯郸市复兴区管辖,将原永年县的南沿村镇、小西堡乡、姚寨乡划归邯郸市丛台区管辖。
2017年,邯郸市入选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地理环境
折叠
位置境域
邯郸市地处河北省南端,太行山脉东麓。跨东经114°03'—40',北纬36°20'—44'之间,西依太行山脉,东接华北平原,与晋、鲁、豫三省接壤。辖区广198公里,袤110公里。总面积1206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19平方公里。
折叠
地形地貌
邯郸市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京广铁路为界,西部为中、低山丘陵地貌,东部为华北平原。海拔最高1898.7米,最低32.7米,相对高差1866米,总坡降为11.8‰。全市自西向东大致可分为五级阶梯:西北部中山区、西部低山区、中部低山丘陵区、中部盆地区、东部洪积冲积平原。
折叠
气候环境
邯郸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风多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3.5℃,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气温-2.3℃,极端最低气温-19℃,最热月份(七月)平均气温26.9℃,极端最高气温42.5℃,全年无霜期200天,年日照2557小时。
自然资源
折叠
土地资源
全市继续严格土地管理,加大闲置土地的收回力度,土地供应在得到控制的前提下,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年土地供应总量2237.6公顷,其中:公共管理与公共设施用地413.5公顷,占全年供地总量的18.5%;普通商品房用地227.0公顷,占全年供地总量的10.1%。
折叠
植物资源
邯郸境内自然植被类型可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草甸、沼泽植被、水生植被6种类型。邯郸市的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草丛植被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区的沟谷和荒坡,草甸植被则遍布全境;沼泽植被和水生殖被主要分布在东部滞水洼地。亚热带树种漆树在西部山区有着广泛分布。领春木和太行花为邯郸市特有的植物物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植物分121科1146种,其中栽培植物达150种。邯郸栽培植物资源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稻谷、棉花、花生等,是全国生要的粮棉、禽蛋、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土特产品有核桃、柿子、花椒、鸭梨、大蒜、辣椒等。
折叠
动物资源
邯郸市野生动物主要为陆栖脊椎动物,其中马类较多,两栖类、爬行类和兽类较少。较大的兽类几近绝迹;哺乳类有豹、狼、狐、獾、狸、野兔、黄鼠狼、刺猬、水貂等;鸟类有麻雀、鸽、喜鹊、验资、猫头鹰、雕、雉鸡、石鸡、乌鸦、鹌鹑、啄木鸟、布谷鸟、画眉、黄鹂等;鱼类有鲤鱼、草鱼、鲫鱼、鲢鱼、泥鳅、青鱼等;爬行类有龟、鳖、壁虎等。
折叠
矿藏资源
邯郸蕴藏有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是全国著名的煤和高品位的铁矿石产区,拥有丰富的“两黑”——煤、铁资源,煤炭和铁矿石储量分别达到40亿吨和4.8亿吨。其中煤炭储量丰富,煤种齐全,煤质较好;铁矿品位高、有害杂质少、可选性好。此外还有较为丰富的非金属矿资源如铝矾土、耐火土、硫铁矿、含钾砂页岩、碳石等四十种以上矿藏。各种矿产地200处。
区域经济
折叠
综合概述
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3145.4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2.8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1500.7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1241.9亿元,增长11.2%。三次产业结构由2014年的13.1:50.1:36.8变化为12.8:47.7:39.5,第三产业比重比2014年提高2.7个百分点。
全市全部财政收入307.7亿元,比上年增长0.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0.6亿元,增长4.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8.0亿元,增长25.3%。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上涨1.8%。居民消费八大类商品(服务)呈“六升二降”态势。其中,食品类上涨2.3%、烟酒类上涨2.6%、衣着类上涨4.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3.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1%,交通和通迅类下降1.2%、居住类下降0.7%。
折叠
第一产业
粮食播种面积1160.1万亩,比上年增加6.4万亩,增长0.6%;粮食总产量542.5万吨,下降0.4%。其中,夏粮产量260.8万吨,下降0.9%;秋粮产量281.7万吨,下降0.01%。
棉花播种面积123.0万亩,比上年下降16.0%;总产量10.5万吨,下降13.4%。油料播种面积62.3万亩,下降1.9%;总产量15.3万吨,增长0.5%。
蔬菜播种面积210.5万亩,比上年增长1.2%;总产量857.2万吨,增长0.2%。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82.6万亩,下降1.4%;产量369.0万吨,下降0.4%。
肉类总产量70.5万吨,比上年下降1.9%。其中,猪肉产量40.3万吨,下降2.2%;牛肉产量4.6万吨,增长0.4%;羊肉产量5.3万吨,增长1.3%。年末生猪存栏342.2万头,下降2.6%;年末牛存栏39.5万头,下降0.4%;年末羊存栏340.7万头,下降5.5%;禽蛋产量111.6万吨,增长0.5%;奶类总产量22.4万吨,下降5.2%;干果产量4.1万吨,增长8.6%;水果产量88.5万吨,增长11.7%。
水产品产量3.5万吨,比上年增长1.9%。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2.3万吨,增长3.2%;捕捞水产品产量1.2万吨,下降0.4%。农业产业化经营率为66.2%,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折叠
第二产业
全部工业增加值1323.6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07.2亿元,增长4.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4.1%,集体企业增长10.4%,股份制企业增长6.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8.4%。
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271.5亿元,比上年增长7.6%,增速高于重工业3.6个百分点,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4.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45.2亿元,增长12.2%,占比重13.1%,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19.6亿元,增长17.4%,占比重10.8%,提高2.3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增加值713.6亿元,占比重64.4%,下降4.5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48.3亿元,比上年下降10.8%。其中国有企业9.1亿元,增长16.2%;集体企业0.5亿元,下降32.4%,股份制企业121.5亿元,下降3.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8.5亿元,下降33.1%;私营企业72.4亿元,下降0.2%。
全市建筑业实现总产值471.6亿元,比上年增长0.8%;实现增加值178.3亿元,增长5.3%。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3772.3万平方米,下降5.6%;房屋竣工面积1344.1万平方米,下降0.3%。
折叠
第三产业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8.6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041.0亿元,增长9.3%;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317.6亿元,增长9.6%。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8.4%,化妆品类下降0.7%,金银珠宝类下降5.7%,日用品类增长7.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2%,中西药品类增长4.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1.2%,家具类下降1.6%,通讯器材类增长8.6%,石油及制品类下降8.4%,汽车类增长8.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8.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