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全球治理论坛开幕式讲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华社东京10月7日电 “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非常契合时代、非常必要。”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谈及他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感悟和理解。他认为,树立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意识对于世界避免割裂、应对挑战以及亚洲维护和平、共同发展非常重要。
在鸠山由纪夫位于东京的事务所里,记者看到不少鸠山由纪夫访问中国的照片。在墙上最显眼位置,挂着一张2012年与他的合影。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当年3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参加中日民间交流活动的鸠山由纪夫。“主席具有远见卓识,视野广阔。”鸠山由纪夫回忆中国领导人同他的多次会见时感慨地说。
“地球是一个整体,人类命运与共。”鸠山由纪夫在采访中高度评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他认为,对于应对世界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等多种挑战而言,命运与共的意识非常重要,分裂割据、互为敌我将让人类失去未来。“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不仅环境是一个整体,人与人之间也相互联系。”他说。
鸠山由纪夫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表达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赞同,并表示自己“将尽所能大力支持”。
鸠山由纪夫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他说,这一倡议有助于通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国家之间交流,进而防范纷争于未然,以发展促和平,以和平保发展。
7月20日,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东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 钞文 摄
“亚太命运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鸠山由纪夫格外关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理念。
2013年,主席提出要牢固树立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2019年,主席提出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2021年,主席围绕到2040年建成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目标,进一步提出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四项重点工作,包括推动抗疫合作和经济复苏、构建开放型亚太经济、促进创新增长和数字经济发展、实现包容可持续发展。
鸠山由纪夫在采访中指着墙上一幅写着“友爱”二字的中文书法作品告诉记者:“我主张‘友爱’精神,也一直提倡建立东亚共同体。在我看来,亚太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东亚共同体构想有共通之处。”
这是位于日本新潟县佐渡朱鹮保护中心的野外放飞站入口。朱鹮素有鸟中“东方宝石”之称,深受中日两国人民喜爱,已经成为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中日两国的朱鹮保护合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王子江摄)
鸠山由纪夫认为,共同体理念对于亚洲的和平与发展尤为重要。
“亚洲是一个整体,亚洲国家命运与共的意识非常重要。”鸠山由纪夫回顾亚洲近现代历史时说,日本曾侵占朝鲜半岛,也侵略过中国。曾经沦为战场的亚洲今后再也不应成为战场,而应成为“不战的共同体”。他认为,在通往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需要克服邻国间不信任问题,增进各国民众之间情感。日本与邻国之间情感对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历史遗留问题,日本应该正视历史事实。
鸠山由纪夫说,在经贸、教育、医疗、体育、环境保护等领域,亚洲各国有着共同话题,需要就这些话题展开讨论交流,力争建立一个各领域联合交融的共同体,这对亚洲来说非常重要。
今年年初,《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鸠山由纪夫说,RCEP的实施让相关经济体有了共同的贸易交流基础,对整个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大有裨益。未来应由此进一步推动相关国家和地区各领域全面交融,继而推动共同体建设。
7月28日,以“新机遇·新格局·新启航”为主题的2022年RCEP经贸合作高层论坛在青岛开幕。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今年75岁的鸠山由纪夫于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担任日本首相,现为东亚共同体研究所理事长。他担任首相期间重视发展对华关系,卸任后一直致力于推动日中友好与交流合作。鸠山由纪夫非常认同“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这一观点,表示“愿为两国民间交流做点事情”。为此,他经常往返于两国,仅2019年就25次访问中国。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在谈到日中关系时,鸠山由纪夫说,对历史问题的认知影响着日中关系的发展,只有解决历史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日中政治课题。
2013年1月,鸠山由纪夫在访问中国期间,在南京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他为当年日本军人犯下的罪行道歉,表示真心希望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谈及这段往事,鸠山由纪夫回想起手捧白鸽的和平母亲雕塑以及当时他种下的象征和平的银杏树。他说:“鸠字在日文中是鸽子的意思。鸽子象征着和平,我会一直珍惜这个有‘和平’意义的姓氏,推动日本正视历史,珍惜和平。”
总策划:周宗敏 袁炳忠
策划:孙承斌 倪四义 班玮
监制:王磊 白林 冯俊扬 魏建华 尚军
统筹:谢鹏 齐紫剑 闫珺岩 徐海静 王璐 刘畅 王昭 刘万利 耿学鹏
编导:邓冰雪 马晓燕
记者:郭丹 钞文
编辑:王晓梅 何梦舒 马晓燕 刁泽 王圣美 张涛
配音:董非
包装:杜彦琴
视觉:王妍清
新华社国际部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 新华网 摄影部联合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