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被造谣逼死的人(好好的一个厉害人物愣是给贴上负面的标签)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成功的故事,也有很多失败的典型,往往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有的人生平无甚业绩,碰巧命好而在历史上留名。

比如孙山这个人,谁也不知道他的出身来历,只知道这位仁兄参加了一次科举,名列榜上最后一名。与他同去的没中举,别人问起,他就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名落孙山”这个成语就被形容没考上的人,孙山从此就与这个成语流传至今。

还有一个成语叫“江郎才尽”。

这位江郎在历史上大大的有名,他就是写赋高手江淹。

那些年被造谣逼死的人(好好的一个厉害人物愣是给贴上负面的标签)(1)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南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历仕三朝。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文章华著,十三岁丧父。

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齐高帝闻其才,召授尚书郎,骠骑参军事;明帝时为御史中丞,先后弹劾中书令谢朏等人;武帝时任骠骑将军兼尚书左丞,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

梁武帝天监四年(505年)卒,谥"宪伯",武帝为之穿孝举哀!

然后这里就有一个传说:传说有一天他梦到郭璞(游仙诗祖师,词赋为"中兴之冠",风水学鼻祖),郭璞说:“我有一支笔放你那很多年了,现在给我吧。”于是江淹从怀中取出五色笔一支交给郭璞,自此以后就写不出以前那些优美的句子。从此,“江郎才尽”一直跟着江淹,成了他最具代表的身份标签。

传说罢了,世人口耳相传!倒是冤枉了江淹

江淹历经三朝,文笔很好,但是中年以后作品质量却大不如以前,被认为是才思衰退所致,因此世人说他“江郎才尽”,至今传为文坛掌故。那是因为他政治得意,走上权力巅峰了!

江淹之才,远比世人知道的要大得多,这样的才,更多是政治之才,其次才是文学之才,而政治之才突出表现在预见能力上。

江淹是刘宋时济南人,六岁能诗,文章华著,从小表现出很好的文学天赋,为世人称道。22岁投在建平王刘景素门下当差。后来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江淹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江淹为建安吴兴县(今福建浦城)令。

坎坷的经历反而造就了一位文学大家。起伏跌宕中的江淹把自己无限的感慨诉诸笔端,生花妙笔令人拍案叫绝。

江淹的许多代表作品都写于被贬期间。江淹突出的文学成就表现在他的辞赋方面,他是南朝辞赋大家,与鲍照并称。南朝辞赋发展到“江、鲍”,似乎达到了顶峰。江淹的《恨赋》、《别赋》与鲍照的《芜城赋》、《舞鹤赋》可说是南朝辞赋的绝唱。

那些年被造谣逼死的人(好好的一个厉害人物愣是给贴上负面的标签)(2)

泰豫元年(472年)南朝宋后废帝刘昱即位,当时年仅十岁。但是这位皇帝性格残暴,

刘景素当时手中握有大权,因此左右劝说他举兵谋反。江淹不赞成谋反,多次劝说:“流言招祸,二叔所以同亡;抵局怀恨,七国于是俱毙。殿下不求国家之安,而听信左右之计,则复见麋鹿霜露栖于姑苏之台矣。”但是刘景素没有采纳,反而日夜加紧谋划。江淹知道事发就在眼前,于是写了《效阮公诗十五首》赠给刘景素,来劝谏他,然而无用。

元徽二年(474年)适逢南东海太守陆澄在家居丧,不能行使政事。当时江淹的职务是镇军参军,兼任南东海郡丞。江淹想以郡丞代理郡守,但是刘景素却任用了另外一个人司马柳世隆。江淹多次请求,触怒刘景素,于是被贬为建安吴兴县(今福建浦城)令。元徽四年(476年)秋,刘景素在京城建康起兵造反,但不久即被平定。与刘景素一同谋逆的人都被诛杀,然而江淹只是免去了官职。因此,江淹在吴兴县令任职三年后,就脱离刘宋朝廷,去官为民。

作为基层公务员,江淹是比较郁闷的,政治上的不得志化为不竭的文学动力,他的代表作基本上是写于这个时期。《恨赋》、《别赋》成为南朝辞赋的高峰。

那些年被造谣逼死的人(好好的一个厉害人物愣是给贴上负面的标签)(3)

刘宋末期,萧道成辅政,听闻江淹的文才,于是召江淹入仕为官,授以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之职。当时朝廷由萧道成辅政,江淹做官不久就遇到荆州刺史沈攸之叛乱,萧道成问他有什么对策,江淹说刘邦和曹操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原因在于他们在道义上而不是势力上强过对方。

江淹又具体分析了五个萧道成必胜、沈攸之必败的因素:“主公雄武有奇略,一胜;宽容而仁恕,二胜;贤能毕力,三胜;民望所归,四胜;奉天子而伐叛逆,五胜。沈攸之志锐而器小,一败;有威而无恩,二败也;士卒瓦解,三败;缙绅不怀,四败也;悬兵数千里,而无同恶相济,五败。”萧道成很赞赏他的分析,由此江淹又获得重用。(官渡之战,郭嘉向曹操提的“十胜十败”论,可以与之一拼。)

萧道成看江淹这么厉害,就让他进中书省,专门处理文件。这位江兄一边吃着,一边喝着,一边干活,效率还贼高。萧道成放心了,以后的表章什么的统统都交给江淹来做。

萧道成登位以后,江淹执掌中枢,还受命修编国史,可谓重用。

那些年被造谣逼死的人(好好的一个厉害人物愣是给贴上负面的标签)(4)

齐末,齐帝东昏侯萧宝卷荒淫无道,崔慧景举兵造反围攻京城建康,城内许多官员和士绅纷纷拿着名片投身于崔慧景,只有江淹谎称有病不去。叛乱平复之后,世人都佩服江淹有远见。此年江淹任职秘书监兼卫尉,谓人曰:“此非吾任,路人所知,正取吾空名耳。且天时人事,寻当翻覆。孔子曰:‘有文事者必有武备。’临事图之,何忧之有?”

永元三年(501年),东昏侯杀害平乱功臣萧懿,导致萧懿之弟萧衍发兵攻打建康,拥立新主齐和帝萧宝融 。此年江淹调迁吏部尚书。后来萧衍带兵至新林(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缙绅官僚并不看好萧衍,人人毫不在意,而江淹早已料到即将改朝换代,二话不说,撂下官职,脱去官服,秘密投奔萧衍。萧衍授以冠军将军、秘书监之职,不久兼职司徒左长史。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萧衍逼迫齐和帝让位,建立梁朝。江淹又在梁朝担任官职,转迁相国右长史。这已经是江淹为官的第三个朝代,这次他的官职是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并被封为临沮县开国伯,食邑四百户。江淹乃谓子弟曰:“我本来是清贫的官吏,不求富贵,如今忝窃,遂至于此。平生言止足之事,亦以备矣。人生行乐,须富贵何时。我功名既立,正欲归身田野。”同年又因病迁任金紫光禄大夫,进封醴陵侯。这时的江淹功成名就,非常满足。

天监四年(505年),江淹逝世,享年六十二岁,梁武帝萧衍为他身穿素服致哀,礼遇极高,并追谥他为“宪伯”。江淹死后埋葬在江墓店(今民权县李堂南岳庄)。江淹的儿子江蒍承继爵位,官至长城令。普通四年(523年),萧衍追念江淹的功绩,又封江子为吴昌伯。

那些年被造谣逼死的人(好好的一个厉害人物愣是给贴上负面的标签)(5)

可以说,江淹是一个很有政治敏感性和远见的人!

在当时错综复杂的局面下次次都做出了正确的判断,这份才力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更何况他那么多代表作品,一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便道尽了离愁别绪。

可是历史上的人们死抱着“江郎才尽”不放,对其才能视而不见,好好的一个多面人才愣是给贴上负面的标签,永远也翻不了身,实在是冤的很。


附注江淹《别赋》一首!

《别赋》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

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蹔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

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

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

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居人愁卧,怳若有亡。

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

巡曾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