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取样和送检管理办法(见证取样和送检培训要点)

1.见证取样和送检

是指在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单位人员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的现场人员对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在现场取样,并送至经过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资质认可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其计量认证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取样人员:由施工单位委托

见证人员: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委托

2.常用建筑材料

水泥、建筑钢材、集料、普通混凝土、砌筑砂浆、砌墙砖与砌块、建筑防水材料、沥青及沥青混合料、道路工程用无机结合料、建筑节能材料

第一章 水泥

一、依据标准

1.《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2.《砌筑水泥》GB/T3183-2003

3.《白色硅酸盐水泥》GB/T2015-2005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5.《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6.《建筑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1-2011

7.《水泥取样方法》GB12573-2008

8.《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11

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17671-1999

二、概述

水泥是指加水拌和成塑性浆体后,能胶结砂、石等适当材料并能在空气和水中硬化的粉状水硬性胶凝材料。

按组成一般分为六类:硅酸盐水泥系列、铝酸盐水泥系列、硫铝酸盐水泥系列,铁铝酸盐水泥系列、氟铝酸盐水泥系列和其他水泥系列。

按用途与性能,一般分为三大类: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

一般土木建筑工程通常采用的水泥,称为通用硅酸水泥。

1.通用硅酸盐水泥

1.1定义

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及规定的混合

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1.2分类

硅酸盐水泥(P·Ⅰ 、 P·Ⅱ)

普通硅酸盐水泥( P·O )

复合硅酸盐水泥( P·C )

矿渣硅酸盐水泥( P·S·A、 P·S·B )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P·P )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P·F )

1.3强度等级

1.3.1硅酸盐水泥分为(P·Ⅰ 、 P·Ⅱ)

42.5、42.5R、52.5、52.5R、62.5 、62.5R

1.3.2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 42.5R、 52.5、 52.5R

1.3.3复合硅酸盐水泥(P·C)

32.5R、42.5、42.5R、 52.5、 52.5R

2.砌筑水泥

2.1定义

凡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水泥混合材料,加入适量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石膏,经磨细制成的和易性较好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砌筑水泥,代号M。

2.2用途

主要用于砌筑砂浆和抹面砂浆、垫层混凝土等。不应用于结构混凝土。

2.3强度检测

7d和28d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

2.4强度等级

砌筑水泥分为12.5和22.5两个强度等级。

三、检验项目

通用硅酸盐水泥:

安定性

胶砂强度

3天、28天

凝结时间

初凝时间、终凝时间

四、取样方法及要求

1.取样要求:

(1)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代号、同一强度等级、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为一个取样单位。

(2)对同一个取样单位,

袋装水泥不超过200t为一批,

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为一批,

每批抽样数量不应少于一次。

  1. 取样数量

每个批(次)水泥取样的重量应不少于12kg。

3.取样方法

(1)取样可使用取样管、槽型灌状取样器,也可使用符合要求的自制器具,

(2)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亦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等量取样,

(3)袋装水泥应从随机选取的20袋中由表至内等量抽取,散装水泥应在20个不同部位连续等量抽取。

4.样品存放

抽取的水泥应混匀后放置在干燥洁净不易受污染的容器中送检或留存。

第二章 建筑钢材

一、依据标准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

3.《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4.《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

5.《钢筋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GB/T28900-2012

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107-2010

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8.《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27-2014

二、概况

钢是以铁为主要元素,并含有其他元素,且含碳量一般在2%以下的材料。

钢材的种类:

一般可分为板、管、型、丝四大类

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用的钢材主要有:

盘条、钢筋、钢丝、钢绞线等

三、检验项目

1.钢筋原材

热轧带肋:屈服强度、拉伸强度、伸长率、弯曲、重量偏差、 尺寸偏差

注:钢筋带“E”(如HRB400E) 代表抗震钢筋,强屈比、超强比、最大力下总伸长率

热轧光圆:屈服强度、拉伸强度、伸长率、弯曲、重量偏差、 尺寸偏差

注:盘圆条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冷拉方法,禁止采用冷拔方法

碳素结构钢:拉伸、弯曲

冷轧带肋:拉伸、重量偏差、(CRB550)弯曲、(CRB650及以上)反复弯曲

2.钢筋焊接件

闪光对焊接头:拉伸、弯曲

电渣压力焊接头:拉伸

电弧焊接头:拉伸

气压焊接头:

竖向:拉伸

横向:拉伸、弯曲

电阻点焊接头:抗剪、拉伸

预埋件埋弧压力焊:拉伸

3.钢筋机械连接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

钢筋锥螺纹接头

钢筋直螺纹接头

机械连接接头: 拉伸

四、取样方法及要求

1.钢筋原材

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

(a)取样批量和数量

热轧带肋(光圆)钢筋: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每批重量通常不大于60t,每批应抽取至少5根钢筋。

碳素结构钢: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质量等级、同一品种、同一尺寸、同一交货状态的钢材组成,每批重量通常不大于60t,每批应抽取至少2根钢筋。

(b)取样要求

每组试样应分别从不同钢筋上截取(若从钢筋头部截取试样,一般先截掉不少于500mm长度,然后在取样),每支长度不小于500mm,通常宜截取520mm-550mm。

表面扎上牌号标志的带肋钢筋,取样时宜截取带有标志部分的钢筋试样。

2.成型钢筋

成型钢筋进场时,应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重量偏差检验。

同一厂家、同一类型、同一钢筋来源的成型钢筋,不超过30t为一批。

当仅对成型钢筋进行重量偏差及尺寸偏差检验时, 每批中每种钢筋牌号、规格均应至少抽取1个试件,总数不应少于3个。

盘卷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同一设备加工的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调直钢筋,重量不大于30t为一批,每批见证抽取3个试件,先对3个试件进行重量偏差检验,再取其中2个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GB50204-2015

5.2.3 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因符合下列规定:

1、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3、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3.钢筋焊接件

在钢筋工程焊接开工之前,参与该项工程施焊的焊工必须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应经试验合格后,方准于焊接生产。

(a)取样批量及数量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

在同一台班内,由同一个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牌号,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批。当同一台班内焊接的接头数量较少,可在一周之内累计计算;累计仍不足300个接头时,应按一批计算;

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6个接头,其中3个做拉伸试验,3个做弯曲试验。异径钢筋接头可只做拉伸试验。

试样长度应根据所使用的设备确定,通常取450mm-550mm。

钢筋电弧焊接头

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应以300个同牌号钢筋、同形式接头作为一批;

在房屋结构中,应以不超过连续二楼层中300个同牌号钢筋、同形式接头作为一批;

每批随机切取3个接头,做拉伸试验;

在装配式结构中,可按生产条件制作模拟试件,每批3个,做拉伸试验。

试样长度应根据所使用的设备确定,通常取450mm-550mm。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

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应以300个同牌号钢筋接头作为一批;

在房屋结构中,应在不超过连续二楼层中300个同牌号钢筋接头作为一批;当不足300个接头时,仍作为一批;

每批随机切取3个接头试件做拉伸试验;

试样长度应根据所使用的设备确定,通常取450mm-550mm。

钢筋气压焊接头

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应以300个同牌号钢筋接头作为一批;

在房屋结构中,应在不超过连续二楼层中300个同牌号钢筋接头作为一批;当不足300个接头时,仍作为一批;

在柱、墙的竖向钢筋连接中,应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3个接头做拉伸试验;在梁、板的水平钢筋连接中应另切取3个接头做弯曲试验;

在同一批中,异径钢筋接头可只做拉伸试验。

试样长度应根据所使用的设备确定,通常取450mm-550mm。

钢筋机械连接

在钢筋连接工程开始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

钢筋机械连接按检验批进行检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形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作为一个验收批进行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接头做抗拉强度试验。

试样长度应根据所使用的设备确定,通常取450mm-550mm。

第三章 建筑用砂、石

一、依据标准

1.《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2006

2.《建筑用砂》GB/T14684-2011

3.《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

二、概述

集料是混凝土或砂浆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在混凝土及砂浆中起骨架作用及填充作用。

粒径在5.00mm以下的岩石颗粒称为细集料,俗称砂;

粒径在5.00mm以上的岩石颗粒称为粗集料,俗称石子;

天然砂按其产源不同,可分为河砂、海砂、山砂。

人工砂 :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三、检验项目

1.砂检验项目:

砂的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含水率、吸水率、坚固性、有害物质含量、碱活性、氯离子含量、石粉含量(人工砂或混合砂)、总压碎值指标(人工砂) 、贝壳含量(海砂);密度(表观密度、紧密密度和堆积密度)。

2.石子检验项目:

碎石或卵石的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强度(抗压强度、压碎值指标)、坚固性、含水量、有害物质含量、碱活性等。

见证取样和送检管理办法(见证取样和送检培训要点)(1)

见证取样和送检管理办法(见证取样和送检培训要点)(2)

第四章 混凝土

一、依据标准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3.《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0- 2002

4.《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2-2009

6.《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12

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二.概述

由胶凝材料、粗细集料(普通砂、石)和水配制成的拌合物,经过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即称为普通混凝土,简称混凝土。其干密度为2000kg/m³-2800kg/m³。

根据工程的用途及施工方法的需要,也可在混凝土中加入各种外加剂调节和改善混凝土性能,成为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如抗渗混凝土、抗冻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等

三.检测项目

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渗(P6=S6)、塌落度

四、取样方法和要求

1.取样的频率和组数

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对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①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³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 ②每工作班拌制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 ③连续浇筑超过1000m³时,每200m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 ④每一楼层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 ⑤标准养护试件,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同一强度等级制备组数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少于3组。

建筑地面工程水泥混凝土强度试件

① 建筑地面工程每一层(或检验批)至少制备一组;

②层(或检验批)面积不足1000㎡制备一组,超过1000㎡时,每增加1000㎡增加一组;

③同一施工批次、同一配合比的散水、明沟、踏步、坡道的水泥混凝土强度试块,每150延米至少制备一组;

④当改变配合比时,应制备相应组数的试件。

人防工程混凝土强度试件

①口部、防护密闭段应各制备一组试块;

②每浇筑100m³混凝土应制备一组试块;

③变更水泥品种或混凝土配合比时,应分别制备试块。

防水混凝土抗渗试件

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³应制备1组标准养护抗渗试件,每项工程不得少于2组。

2、试件的尺寸及数量

①普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

试件为立方体

标准试件:150mm×150mm×150mm

非标准试件:100mm×100mm×100mm 、200mm×200mm×200mm

数量为每组各3块

特殊情况下,可采用圆柱体试件

标准试件: φ150mm×300mm

非标准试件:φ100mm×200mm 、φ200mm×400mm

  •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块尺寸选用表

骨料最大粒(mm)

试模尺寸(mm)

31.5

100×100×100

40

150×150×150

63

200×200×200

②普通混凝土抗折强度试件

试件为棱柱体

标准试件:150mm×150mm×550mm

非标准试件:100mm×100mm×400mm

数量为每组各三块

③普通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试件

试件为圆台体

试件尺寸:175mm×185mm×150mm

上口内部直径175mm

下口内部直径185mm

高度 150mm

数量为每组6块

3.试件的制作和养护

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 ①成型前应检查试模尺寸,并选用符合石子最大粒径的试模;
  • ②试模内表面应涂一薄层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脱模剂;
  • ③取样的混凝土应在尽短的时间内成型,一般不宜超过15min;
  • ④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确定混凝土成型方法,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宜用振动振实,大于70mm的宜用捣棒人工捣实。检验现浇混凝土或预制构件的混凝土,试件成型方法宜与实际采用的方法相同。

混凝土试件制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 ①应定期对试模进行自检,自检周期宜为三个月;
  • ②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制作,混凝土试样应在卸料量的1/4~3/4之间采取,在混凝土运送至浇筑地点20min内完成,强度试件应在40min内完成;
  • ③取样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应至少用铁锨再来回拌合三次;
  • ④用振动台振实制作试件时应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振动时试模不得有任何跳动,振动应持续到混凝土表面出浆为止,不得过振,刮除试模上口多余的混凝土,待混凝土临近初凝时,用抹刀抹平。
  • ⑤用人工插捣制作试件时,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模内,每层装料厚度大致相等;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宜使用长600mm,直径16mm,端部磨圆的捣棒;在插捣底层混凝土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部,插捣上层时,捣棒应贯穿上层后插入下层20~30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然后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拔数次;每层插捣次数按在10000mm²截面内不得少于12次;插捣后应用橡皮锤轻轻敲击试模四周,直至插捣棒留下的空洞消失为止。刮除试模上口多余的混凝土,待混凝土临近初凝时,用抹刀抹平。
  • ⑥试块制作后应在终凝前用铁钉等尖锐物体刻上制作日期、工程部位、设计强度等,不允许试块在终凝后用毛笔等书写。

4.试件的养护

  • ①试件成型后应立即用不透水的薄膜覆盖表面;
  • ②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编号、拆模。拆模后应立即放入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或温度为20±2℃的不流动的Ca(OH)2饱和溶液中养护。
  • ③标准养护龄期为28d(从搅拌加水开始计时)。
  • ④同条件养护试件,应靠近其代表构件部位放置,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拆模时间可与实际构件的拆模时间相同,拆模后,试件仍需保持同条件养护,直至600 ℃·d

第五章 建筑砂浆

一.依据标准

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4.《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

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11

6.《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10

7.《预拌砂浆》JG/T230-2007

8《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2009

二、概述

砂浆是由胶凝材料水泥、细骨料、水以及根据性能确定的其他掺加料按适当比例配合而成、拌制并经硬化而成的工程材料。

用于砌筑砖、石及各种砌块的砂浆称为砌筑砂浆。

建筑砂浆可分为施工现场拌制的砂浆和由专业生产厂家生产的预拌砂浆。

三、检测项目

强度等级

稠度

四、取样方法及要求

1.取样频率及组数

①砌筑砂浆强度试件: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250m³砌体用量的,按类型及强度等级不同,每台搅拌机应至少取样1组;验收批的预拌砂浆及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砂浆,抽检可为3组。

②建筑地面工程砂浆面层强度试件:每一层(或检验批)建筑地面工程至少1组;当每一层(或检验批)建筑地面工程面积大于1000㎡时,每增加1000㎡应增加1组试块,小于1000㎡按1000㎡计算;同一施工批次、同一配合比的散水、明沟、踏步、坡道的水泥砂浆强度试块,每150延米至少1组。

③预拌砂浆试件,每车采集试件1组

2.砂浆强度试件的尺寸及数量

试件为立方体

试件尺寸为:70.7mm×70.7mm×70.7mm

试件数量:每组各三块

3.拌合物取样及试样拌制

砂浆拌合物的取样

①施工中取样进行砂浆试验时,应从施工现场的砂浆搅拌机出料口随机取样,至少从三个不同部位提取,所取试样的数量不少于试验所需用量的4倍;

②预拌砂浆试样的采集应随机从同一运输车中抽取,且在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3/4之间采取,每个试验取样数量应大于检验所需用量的2倍,且不宜少于0.01m³;

③砂浆拌合物取样后,应尽快进行试验,现场取来的试样,在试验前应经人工再翻拌,以保证其质量均匀;

④从取样完毕到开始进行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15min;

砂浆试块的制备

①应用黄油等密封材料涂抹试模的外接缝,试模内壁涂刷薄层机油或脱模剂,将拌制好的砂浆一次性装满试模,根据稠度选择成型方法,当稠度≥50mm时采用人工振捣成型,当稠度<50mm时采用振动台振实成型。

②人工振捣:应采用直径10mm、长350mm的钢棒,端部应磨圆。用捣棒均匀地由边缘向中心按螺旋方式插捣25次,插捣过程中如砂浆沉落低于试模口,应随时添加砂浆,可用油灰刀插捣数次,并用手将试模一边抬高5mm~10mm各振动5次,使砂浆高出试模顶面6mm~8mm。待表面水分稍干后,将高出试模部分的砂浆沿试模顶面刮去并抹平。

③机械振动:将砂浆一次装满试模,放置到振动台上,振动时试模不得跳动,振动5~10秒或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不得过振,待表面水分稍干后,将高出试模部分的砂浆沿试模顶面刮去并抹平。

4.试件的养护

①试件制作后应在室温为(20±5)℃的环境下静置(24±2)h,当气温较低时,可适当延长时间,但不应超过两昼夜,然后对试件进行编号、拆模;

②试件拆模后应立即放入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养护期间,试样彼此间隔不小于10mm,混合砂浆试件上面应覆盖,以防止有水滴在试件上。

第六章 砌墙砖与砌块

一、依据标准

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2.《烧结普通砖》GB5101-2003

3.《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GB13544-2011

4.《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B/T13545-2014

5.《粉煤灰砖》JC/T239-2014

6.《混凝土实心砖》GB/T21144-2007

7.《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T15229-2011

8.《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11968-2006

9.《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T8239-2014

10.《混凝土多孔砖》JC943-2004

11.《蒸压灰砂砖》GB11945-1999

二、概述

砌墙砖(砌块)是指以粘土、砂、灰工业废料或其它地方资源为主要原料,以不同工艺制造的,用于承重和非承重墙体的墙砖(砌块);砌筑砖(砌块)分为烧结砖(砌块)和非烧结砖(砌块)两种。

烧结砖(砌块):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砌块)、烧结空心砖(砌块);

非烧结砖(砌块):混凝土砖、混凝土砌块、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

三、检验项目

见证取样和送检管理办法(见证取样和送检培训要点)(3)

四、取样方法及要求

1.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

每一生产厂家,按原材料及配比相同、强度等级相同的3.5~15万块为一批,不足3.5万块按一批计;每批随机抽取15块试样,其中10块做抗压强度试验,5块做石灰爆裂试验。

2.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以同一种原材料配制成的相同外观质量等级、强度等级和同一生产工艺的10000块为一批,不足10000块亦按一批,每批抽取5块做抗压强度试验。

3.粉煤灰砖:按强度等级,每10万块为一批,不足10万块按一批计,每批随机抽取10块进行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检验;

4.蒸压灰砂砖:同类型的灰砂砖每10万块为一批,不足10万块按一批计,每批随机抽取10块进行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检验;

5.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同品种、同规格、同等级的砌块,以10000块为一批,不足10000块亦按一批,从外观与尺寸偏差检验合格的砌块中,随机抽取6块砌块制作试件,对每块砌块切割成100mm*100mm*100mm的试件,在每块试件上应标明发气方向,其中干密度检验3组9块,抗压强度检验3组9块。

五、砌墙砖和砌块的强度等级

1.烧结普通砖及粉煤灰砖:MU30、MU25、MU20、MU15、MU10五个强度等级

2.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MU30、MU25、MU20、MU15、MU10五个强度等级

3.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MU10.0、MU7.5、MU5.0、MU3.5四个强度等级

4.蒸压灰砂砖: MU25、MU20、MU15、MU10四个强度等级

5.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非承重):MU5.0、MU7.5、MU10.0三个强度等级

6.混凝土实心砖: MU40、 MU35、MU30、MU25、MU20、MU15六个强度等级

第七章 混凝土外加剂

一、依据标准

1.《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

2.《混凝土膨胀剂》GB23439-2009

3.《混凝土防冻剂》JC475-2004

4.《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

二、概述

1.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按要求掺入的,能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材料,一般掺量不超过水泥重量的5%。

2. 混凝土外加剂主要有:高性能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普通减水剂、引气减水剂、泵送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防水剂、防冻剂、膨胀剂、速凝剂等。

三、检验项目

1.外加剂

  • 普通减水剂及高性能减水剂:PH值、密度(或细度)、混凝土减水率
  • 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PH值、密度(或细度)、含气量,减水率
  • 缓凝减水剂及缓凝高效减水剂: PH值、密度(或细度)、混凝土凝结时间、减水率
  • 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密度(或细度)、1d和3d抗压强度、减水率
  • 2.泵送剂: PH值、密度(或细度)、坍落度增加值及坍落度损失
  • 3.防水剂:PH值、密度(或细度)、钢筋锈蚀
  • 4.防冻剂:密度(或细度)、 R7及R28抗压强度比、钢筋锈蚀
  • 5.膨胀剂:限制膨胀率
  • 6.速凝剂:密度(或细度)、凝结时间、1d抗压强度

四、取样方法及要求

1.取样批次

(1)外加剂

掺量大于等于1%同品种的外加剂每100吨为1批次,掺量小于1% 的外加剂每50吨为1批次。

(2)泵送剂、防水剂

厂家年产500吨以上的,每50吨为1批次;年产500吨以下的,每30吨为1批次。

(3)防冻剂

同一品种,每50吨为1批次。不足50t也可作为一批计。

(4)膨胀剂

厂家日产量200吨以上的,以不超过200吨为1批次;不足200吨时,应以不超过日产量为1批次。

2.取样量

外加剂、防水剂每批次取样不小于0.2吨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剂量。

防冻剂为0.15t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剂量,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等量取样。

膨胀剂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等量取样,总量不少于10kg。

速凝剂从16个不同点取样总量不少于4kg。

第八章 粉煤灰

一、依据标准

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1596-2005

2.《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GB/T50146-2014

二、概述

1.粉煤灰是在高温下形成的玻璃态的物质,在进入低温区后,这些熔融状态的玻璃体因表面强力作用呈现为不同颗粒形态组成。

2.粉煤灰按煤种分为F类和C类,

  • F类粉煤灰是由无烟煤或烟煤煅烧收集的,CaO含量一般低于10%;
  • C类粉煤灰是由褐煤或次烟煤煅烧收集的, CaO含量一般超过10%

3.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分为三个等级:

Ⅰ 级、Ⅱ级、Ⅲ级

三、检测项目

1.细度

2.需水量比

3.烧失量

4.含水量

5.三氧化硫

6.游离氧化钙

7.安定性

8.强度活性指数

四、取样方法和要求

1.取样频率

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相同种类的粉煤灰为一取样单位,不足200t亦作为一个取样批次,粉煤灰质量按干灰(含水量小于1% )的质量计算。

2.取样方法和数量

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从10个以上不同部位等量取样。

总量至少3kg。

第九章 粒化高炉矿渣粉

一、依据标准

1.《粒化高炉矿渣》GB/T203-2008

2.《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18046-2008

二、概况

粒化高炉矿渣粉(简称矿渣粉)是指经干燥、粉磨(或添加少量石膏一起粉磨)达到适当细度且符合相应活性指数的粉体。

矿渣粉具有促使混凝土“高性能化”、“高强化”、“耐久性”等优良性能,可广泛用于大型混凝土基础工程、高层建筑、飞机跑道、地下隧道、水处理工程、水电站基础工程及墙体材料等。

三、检测项目

1.密度

2.比表面积

3.活性指数

4.流动度比

5.含水量

6.三氧化硫

7.氯离子

8.烧失量

9.玻璃体含量

10.放射性

四、取样方法和要求

1.矿渣粉出厂前按照同级别进行编号和取样,每一编号为一个取样单位。矿渣粉出厂编号按矿渣粉单线年生产能力规定为:

60×104t以上的,不超过2000t为一编号;

30×104t~ 60×104t ,不超过1000t为一编号;

10×104t~ 30×104t ,不超过600t为一编号;

10×104t以下的,不超过200t为一编号;

2.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样,也可以在20个以上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20kg。

3.试样应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出试验所需要量大一倍的试样。

第十章 建筑防水材料

一、依据标准

1.《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3.《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8

4.《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3-2008

5.《高分子防水材料 第1部分:片材》GB18173.1-2012

6.《高分子防水材料 第2部分:止水带》GB18173.2-2014

7.《高分子防水材料 第1部分:遇水膨胀橡胶》 GB18173.3-2014

8.《聚氨酯防水涂料》GB/T19250-2013

9.《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GB/T23445-2009

10.《水泥基结晶渗透型防水材料》GB18445-2012

11.《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23441-2009*

二、概述

防止雨水、地下水、工业和民用的排水、腐蚀性液体以及空气中的湿气等浸入建筑物材料统称防水材料。

防水材料品种繁多,按其主要原材料不同,分为4类:沥青类防水卷材、胶塑料类防水材料、水泥类防水材料、金属类防水材料

按其性能一般可分为2类:刚性防水材料和柔性防水材料

三、检验项目

1.防水卷材

①沥青防水卷材(包括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拉力、最大拉力时延伸率、耐热度、低温柔度、不透水性

②高分子防水卷材(包括硫化橡胶类、非硫化橡胶类、树脂类):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低温弯折、不透水性

2.防水涂料

①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固体含量、耐热度、柔性、不透水性、延伸率

②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固体含量、拉伸强度、断裂延伸率、不透水性、柔性

③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低温柔性、粘结强度、不透水性、抗渗性

④水泥基渗透结晶性防水涂料: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湿基面粘结强度、抗渗性能

3.高分子防水材料止水带: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撕裂强度

4.高分子防水材料遇水膨胀橡胶:拉伸强度、扯断伸长、体积膨胀率

四、取样方法及要求

进入施工现场的防水卷材需进行规格尺寸和外观质量检验,同一品种、牌号、规格的卷材,抽验数量为大于1000卷抽取5卷;500-1000卷抽取4卷;100-499卷抽取3卷;小于100卷抽取2卷。

1.沥青、高聚物改性沥青、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以同一类型、同一规格10000㎡为一批,不足10000㎡亦可作为一批。

每卷裁取在距端部至少500mm处取3m长的试样封扎,送检做物理性能检测。

2.高聚物改性沥青、合成高分子和无机防水涂料:

以同一类型10t为一批,不足10t亦可作为一批,

在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两组样品,一组用于检验,另一组样品封存备用;每组至少5kg。

3.水泥基结晶渗透型防水涂料:

连续生产,同一配料工艺条件制得的同一类型产品50t为一批,不足50t亦按一批计;每批产品随机抽样,抽取10kg样品,充分混匀;取样后,将样品一分为二,一份检验,一份留样备用。

4.有机防水涂料:

同一规格、品种、牌号的有机防水涂料, 5t为一批,不足5t亦按一批计;取样数量为2kg。

5.止水带和遇水膨胀橡胶:

以每月同标记的产量为一批抽检,抽取送检样品1.5m(去掉头部100mm后取样)

6.沥青防水卷材存储环境温度不得高于45℃,卷材取样后送检途中不得折叠。

第十一章 预应力钢绞线

一、依据标准

1.《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14

2.《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GB/T17505-1998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二、检验项目

拉伸试验

三、取样方法和要求

每批钢绞线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捻制的产品组成,每批质量不大于60t。

第十二章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一、依据标准

1.《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7

2.《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

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14

4.《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JT/T329-2010

二、检验项目

1.锚夹具产品外观检查

2.锚夹具产品硬度检验

三、取样方法和要求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复检时,每个组批不得超过2000件(套);

对硬度有要求的零件按热处理炉装炉量的3%抽样进行硬度检验;

第十三章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

一、依据标准

1.《建筑石油沥青》GB/T494-2010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 F20-2015

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20-2011

5.《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二、概述

沥青是一种有机胶凝材料,常温下呈黑色或黑褐色的固体。石油沥青是石油(原油)经蒸馏提炼出各种轻质油及润滑油以后的残留物,再经加工而得的产品。

我国石油沥青产品有:道路沥青类、建筑沥青类、普通沥青类、专用沥青类等。

沥青材料与级配合适的矿物料拌合均匀,经铺筑、成型后制成沥青混凝土、沥青砂浆、沥青胶等统称沥青混合料。矿物材料包括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统称矿料,其中粗集料系指粒径大于2.5mm的矿料,细集料系指粒径0.075~2.5mm的矿料,填料系指粒径小于0.075mm的矿料。

三、检验项目

1.沥青:

针入度、延度、软化点、闪点

2.沥青混合料:

矿料级配、沥青含量、稳定度、流值、空隙率、 饱和度、最大理论密度、压实度

四、取样方法及要求

1.沥青取样方法及数量

①从罐车取样:

有取样阀的,待流出至少4kg或4L后在取样,

仅有放样阀,放出一半沥青时再取样,

从顶盖处取样时,需在中部取。

②在装料或卸料过程中取样:要按照时间间隔均匀的取至少3个规定数量样品然后将这些样品充分混合后取规定数量样品。

③从桶、袋、箱装或散装整块中取样时:应在表面以下及容器侧面以内至少5cm出采取。

④以同一批出厂、并且类别、牌号相同的沥青作为一个取样单位,从不同部位(均匀分布)取数量大致相等的洁净试样混合均匀,进行沥青常规检验的取样数量为:粘稠沥青或固体沥青不少于4.0kg,液体沥青不少于1L,沥青乳液不少于4L。

⑤当原材料发生变更时,必须对其重新取样检验。

2.沥青混合料取样方法及数量

①在道路施工现场取样:应在摊铺后未碾压前,摊铺宽度两侧的1/2~1/3处取样,每摊铺一车料取样一次,连续三车取样后,混合均匀按四分法取样至足够数量。

②在沥青混合料运料车上取料:取样时,宜在汽车装料一半后,分别从不同方向的3个不同高度取样,然后混在一起拌合均匀,取出20kg。

3.取样频率及数量:

①取样频率为每2000㎡取一组试样。

②取样数量由试验目的决定,宜不少于试验用量的2倍,一般情况下马歇尔试验最少试验数量为12kg,取样数量应为20kg。

③根据实测参数确定增加取样量。

第十四章 道路工程用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一、依据标准

1.《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二、概述

在粉碎的或原状松散的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无机结合料(包括水泥、石灰或工业废渣等)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养生后,其抗压强度符合要求的材料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粉碎的或原状松散的土按照土中单个颗粒(指碎石、砾石、砂和土颗粒)的粒径的大小和组成,将土分成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

三、检验项目

1.原材料检验项目:石灰钙镁含量、水泥物理性能、粉煤灰烧失量和细度、粗集料颗粒级配、压碎值、针片状颗粒含量、细集料颗粒级配等

2.无机结合料检验项目:无侧限抗压强度、配合比设计、化学曲线、击实曲线、含水率、石灰剂量、压实度等。

四、取样方法及要求

1.水泥(略)

2.粉煤灰

3.石灰

①生石灰:

a.堆场仓库、车(船)取样:在堆场仓库、车(船)的对角线或四分线上对称或均匀的选取12个取样点,用尖头钢锹抽取表层100mm下或底层100mm上的点样,每个点取样数量不少于2000g。取得的点样经过破碎、过20mm的圆孔筛后,立即装入密闭、防潮的容器中。取样点内如有最大尺寸大于150mm的大块,应将砸碎,取能代表大块质量的部分碎块。

b.输送带或料仓储料口取样:用取样铲从一批流动的生石灰中,有规律地、间隔取12个份样,每一份样不少于2000g,取得的份样经过破碎、过20mm的圆孔筛后,立即装入密闭、防潮的容器中。取样点内如有最大尺寸大于150mm的大块,应将砸碎,取能代表大块质量的部分碎块。

c.石灰窑出料口取样:根据石灰窑出料口的卸料方式按a或b取样法进行取样。

②生石灰粉或消石灰粉

a袋装取样法,采用袋装取样管抽取份样:从每批袋装的生石灰粉或消石灰粉中随机抽取10袋(袋应完好无损),将取样管从袋口斜插到袋内适当深度,取出一管芯石灰;每袋取样量不少于500g。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