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创意解构(图形设计技法解构与同构)

图形创意解构(图形设计技法解构与同构)(1)

图形创意解构(图形设计技法解构与同构)(2)

文/王建才 图形设计中的解构手法,是 把一个完整的事物或元素形象,通过打散、分解、残像、裂像、切割、重组等形式来组织图形,让人通过“解”的部分产生联想、思考,从而领悟图形内涵与设计主题。

图形创意解构(图形设计技法解构与同构)(3)

解构图形中设计师借助于被解构的形象产生某种暗示,使观者能在分解形体中窥见实质、体味新意,经解构和组合之后,图形的构成效果并非残缺不全,反而加强了图形的律动感、装饰感和现实感。解构具体的表现方法有:

图形创意解构(图形设计技法解构与同构)(4)

图形创意解构(图形设计技法解构与同构)(5)

对一个完整形象有意识的破坏或是把一个完整形的多处掩 盖起来,让被破坏的局部形象和主体形象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关联性,使解构的意义具有一定的完整性,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残像解构。 借用反常规的思维方法,形成强烈且新颖的视觉形象。

图形创意解构(图形设计技法解构与同构)(6)

图形创意解构(图形设计技法解构与同构)(7)

将一个完整的形象有目的割裂 分离,或分割移位,或破碎处理,利用知觉的恒常性和理解性来构成完整的意象,一种形象的破坏是为了另一新形象的诞生。

图形创意解构(图形设计技法解构与同构)(8)

图形创意解构(图形设计技法解构与同构)(9)

通过运用不同的切割手法,例如:对 切、坐标切、螺旋切等,在被切割的部分插入完全不同的内容,或者与之相关联的形象,经过了切割重新组合之后,图形作品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均能产生出新奇、刺激、意想不到的效果。

图形创意解构(图形设计技法解构与同构)(10)

①对切。把物体上下或左右两部分进行切割,在对切的部分置入新的内容,使画面有多种视觉反差。

②曲线切割。一种自由的不受任何限制的切割形式,在 切割后的形体中置入不同内容的变化,给人以耳目一新的现代感和律动美感。

图形创意解构(图形设计技法解构与同构)(11)

③十字切割。把物体元素按几何学的坐标尺度进行切割, 在被切的部分进行内容添加与重组,可以从多方位、多层面增强图形的内涵的表达。

图形创意解构(图形设计技法解构与同构)(12)

图形创意解构(图形设计技法解构与同构)(13)

所谓图形同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由于相似性的轮廓,而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成新的图形。同构是一种创造,能够通过元素的重新整合产生新的事物,产生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同构从空间上而言,可以减少画面空间,从而变得更整体、紧凑。同构具体的表现方法有:

图形创意解构(图形设计技法解构与同构)(14)

图形创意解构(图形设计技法解构与同构)(15)

把形体进行物理上的相互组合,按大小、方向、位置进行旋转、推移,相互借用,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形象,使共用图形在视觉与创意上连结了现实与超现实的结果。

图形创意解构(图形设计技法解构与同构)(16)

图形创意解构(图形设计技法解构与同构)(17)

摹拟自然动态模式,从逐渐变化的过程中寻找有意义的结构与创意。从渐变的过程中,人为地造成抽象的相似性,把彼此间的差异化为统一,使分离的形象紧密相连成为一体。

图形创意解构(图形设计技法解构与同构)(18)

图形创意解构(图形设计技法解构与同构)(19)

对残缺的形象随形造就其意,在残缺的地方设计产生新的形象,赋予画面新的意义。

图形创意解构(图形设计技法解构与同构)(20)

图形创意解构(图形设计技法解构与同构)(21)

取所构图形的负形(空白),处理出新图形,使正形与负形交织使用,传达的含义做对立统一的预设。两种形相互借用,在一种线形中隐含两种不同的含意按照相互统一相互排斥的物理学原理传达意念,造成正形与负形各不相让、相辅相成。

图形创意解构(图形设计技法解构与同构)(22)

图形创意解构(图形设计技法解构与同构)(23)

即将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中的某一部分组合在一起,产生新的事物,两种事物依然保留自己原有的特征,共用彼此的轮廓线。

图形创意解构(图形设计技法解构与同构)(24)

图形创意解构(图形设计技法解构与同构)(25)

其特点是一种事物的某个局部被替换成另外的事物,属于局部替换。

图形创意解构(图形设计技法解构与同构)(26)

图形解构与同构都是是以基本的物象为创意元素,按照一定的形式构成和规律性变化,赋予图形本身更深刻的寓意和更宽广的视觉心理层面的一种创造性行为。

图形创意解构(图形设计技法解构与同构)(27)

图形创意解构(图形设计技法解构与同构)(28)

① 官方头条号:设计智造 顶级创意设计师必备

② 本篇为 设计智造www.cocoo.top 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