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最伤感的一首诗(贺铸这首半死桐)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出生于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

贺铸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在分享贺铸《半死桐》这首诗歌之前,笔者曾以为世上最美好的爱情不过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温暖承诺,却不知情最动人之处更在于“生则同衾,死则同穴”的不离不弃:“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人生在世,常常感叹岁月的无情变迁,时间在一瞬之间就可以将沧海变为桑田。可是不管时间怎样流逝,总有不变的事物,比如自然中的四季晨昏、阴晴雨雪、风花雪月,还有的,便是如这自然之物一样美好的情感,其中那些超越生死的爱情,更让人唏嘘感慨不已。

正是有那些历经岁月洗练的感情,才有那一篇篇感人至深的诗词佳作,尤其那哀伤绝伦的悼亡文字,更是惹人泪下。而贺铸这一首《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更是其中翘楚。词中通过旧地重游抒发感情,追念了作者与亡妻在长期同甘共苦的生活中,培育出来的深厚爱情。全词触景生情,出语沉痛,情真意切,哀怨凄婉,动人肺腑。

贺铸最伤感的一首诗(贺铸这首半死桐)(1)

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作者: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这首词是公元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作者从北方回到苏州时悼念亡妻所作。贺铸一生抑郁不得志,年近五十闲居苏州三年,其间与他相濡以沫、甘苦与共的妻子亡故。重游故地,想起亡妻,物是人非,作词以寄哀思。

词的大意是:再次来到苏州,只觉得万事皆非。曾与我同来的妻子为何不能与我同归呢?我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又似白头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原野上,绿草上的露珠刚刚被晒干。我流连于旧日同栖的居室,又徘徊于垄上的新坟。躺在空荡荡的床上,听着窗外的凄风苦雨,平添几多愁绪。今后还有谁再为我深夜挑灯缝补衣衫。

贺铸一生几乎都是屈居下僚,经济上并不宽裕。他的妻子赵氏本是千金小姐,但嫁给贺铸后勤俭持家、不惧劳苦,对丈夫非常体贴,夫妻二人感情深厚。后来赵氏病故于苏州。数年后,再经此地时,贺铸想起曾经相濡以沫的时光,悲从中来。

徘徊在衰草遍野的荒原之上,眼前是新拢起的坟堙,那就是妻子的长眠之处。旧时所居之所虽在,曾经相依的两个人却是生死殊途、阴阳相隔。词人悲切,于是便有了“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这句诘问看似无礼,但经历过生死别离的人读得懂其中情深几许。

“梧桐”历来用于写情。梧桐雌雄同株,因此古人称为“连理树”。但贺铸所见梧桐“半死”,加上“清霜”二字透出的荒凉萧瑟,孤独和凄凉呼之欲出。最早出现“半死桐”之说的是汉赋《七发》,其中说龙门有桐,其根半生半死,砍伐下来做成琴,其声为天下至悲。

古人也认为合欢连理树形似梧桐,在诗文中也常以“梧桐半死”作丧偶之喻。这首词所用的词牌名实为《鹧鸪天》,又名《思越人》,但为了表达对妻子的深情哀悼,贺铸便自己将词牌定为《半死桐》

贺铸此时应有五十,到了“头白”之年,所以以白头鸳鸯自喻。其实鸳鸯白头是多少人内心深处关于爱情最简单也最迫切的愿望,但又有几人能够如愿?白头词人垂垂老矣,却无人相伴,孤独悲凉。

贺铸最伤感的一首诗(贺铸这首半死桐)(2)

上片起二句“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用赋,直抒胸臆。“阊门”是苏州城西门。词人回到苏州,一想起和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已长眠地下,不禁悲从中来,只觉得一切都不顺心,遂脱口而出道:“重过阊门万事非”。接以“同来何事不同归”一问,问得十分无理,实则文学往往是讲“情”而不讲“理”的,极“无理”之辞,正是极“有情”之语。

以下两句“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以连理树的半死、双栖鸟的失伴来比拟自己的丧偶。“清霜”二字,以秋天霜降后梧桐枝叶凋零,生意索然,比喻妻子死后自己也垂垂老矣。“头白”二字一语双关,鸳鸯头上有白毛,而词人此时已届五十,也到了满头青丝渐成雪的年龄。这两句形象地刻画出了作者本人的孤独的凄凉。

换头“原上草,露初晞”一句,承上启下,亦比亦兴。本自汉乐府丧歌《薤露》:“薤上露,何易晞!”用原草之露初晞暗指夫人的新殁,是为比,紧接上片,与“梧桐半死”共同构成“博喻”;同时,原草晞露又是荒郊坟场应有的景象,是为兴,有它寻夫先路,下文“新垅”二字的出现就不显得突兀。

旧栖新垅两依依这”句至结尾复用赋体。因言“新垅”,顺势化用陶渊明《归田园居》五首其四“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诗意,牵出“旧栖”。下文即很自然地转入到自己“旧栖”中的长夜不眠之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这两句,既是抒情的高潮,也是全词中的最感人之句。这两句,平实的细节与意象中表现妻子的贤慧、勤劳与恩爱,以及伉俪间的相濡以沫、一往情深,读来令人哀惋凄绝,感慨万千。

贺铸最伤感的一首诗(贺铸这首半死桐)(3)

这首词,艺术上以情思缠绵,婉转工丽见长。作者善于把一些使人捉摸不到的情感形象化,将情与景和谐地融为一体。词中以“梧桐半死”“鸳鸯失伴”等形象化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亡妻之痛,又用草间霜露,比喻人生的短促,这比直陈其事更具艺术效果。末三句“旧栖”“新垅”、“空床”、“听雨”既写眼前凄凉的景状,又抒发了孤寂苦闷的情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