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第二大城市是什么(德国为什么内部很均质)

今天有朋友对德国感兴趣,问我为什么德国内部很均质,没有什么大城市?我围绕这个问题,写一篇吧。

其实,不止德国,整个欧陆,都显得均质,这是因为,欧陆的地缘非常破碎,没有什么象样的大型河流贯穿,形成统一的流域,所以没有哪个点位,能够辐射非常广阔的范围,形成压倒性优势。

对比中国,长江珠江等,尤其长江,不管是干流长度,还是流域面积,都位于世界前列,且全流域为中国所独有,是多么幸福,其入海口的位置(上海),依托长江的超强辐射范围,以及入海口点位自身的外向性优势,形成压倒性优势,这是上海今天如此霸气的超硬核的地缘基础。

欧陆呢,都是一些短促的小型河流,流域支离破碎,这也是欧陆虽不大,但政治分裂,难以整合的根源,欧陆面积跟中国美国差不多,但分裂成40多个国家,怎一个乱字了得;欧盟,路还长着呢。

德国地缘和城市分布图

德国第二大城市是什么(德国为什么内部很均质)(1)

具体到德国呢,也是一样,

按德国的地缘特点,可以划分“北德”“南德”两大块儿,就跟中国核心区可以划分为北中国(主体为黄河流域)和南中国(主体为长江流域)一样。

北德呢,是平原低地,地形单一,一马平川,且临海,有外向性,但纬度高,比较寒冷。

南德呢,是高原山地,地形复杂,山河交错,不临海,非常封闭,但纬度低,比较温暖。

大家都是中国人,对南北中国的文化、饮食、语言、甚至外貌、性格的差异,都有感触,不用我多说,其实南北德国也一样,差异也很大。

南德、北德的面积规模、人口数量都相差不大,都说德语,但也有方言差异,且跟南中国一样,南德因地形复杂,德语的方言更多样化,宗教方面,北德是基督新教,南德是天主教。

北德因为比较寒冷,农业基础本就不好,是后期的工业地带,经济不怎么繁荣,也因为气候恶劣,人的性格更骁勇善战,地形一马平川,同西邻(法国)东邻(波兰),没有明显的山脉做地缘分割,所以只能以河流为国界,打了好几千年,彼此都是世仇,但形成军事政治氛围,所以北德是德国的军事政治主导者(历史上的容克地主、条顿骑士团、普鲁士都是北德范畴),在军事政治方面,南德是弱势的。

南德呢,因为比较温暖,农业基础自古就发达,经济文化方面比较灿烂和多样化,南德人在文化上有优越感, 是比较看不上北德那帮拿着枪杆子的大老粗的,南德有个地缘硬伤,就是不临海,非常封闭,且地形复杂,难以整合,所以比较保守传统,自由主义盛行,跟军国至上、打仗一呼百应的北德人迥异,自然呢南德人性格就比较温吞,战斗力是不行的。比较喜欢强调民主、民权。

讲到这,大家一定感受到了,南北德国跟南北中国非常象,是吧?当然,国家内部南北方有这些差异,并不妨碍国族认同哈,大家彼此都认为是一家人的,日耳曼民族凝聚力很强,华夏民族凝聚力也很强。

好,南北德的差异,就到这。

德国西边,以莱茵河为界,分割德法,德国东边以奥德河为界,分割德波。当然,别较真,三国并非严格以河流为界,德法波三国打了几千年,莱茵河、奥德河两岸,频繁拉锯,相当复杂,但整体态势,是东压西,即,欧陆各国的领土范围向东压迫,比如,德国领土也延伸到了莱茵河西岸的,若不是二战法国侥幸躺赢,拿回了莱茵河西岸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莱茵河的国界意义,都要彻底失去了。

而巴黎的超级大城市地位,根源于法国在欧陆的“同时濒临大西洋和地中海”特点,注意,不算西班牙的话,法国的这个特点,在欧陆是唯一的,法国本身是欧洲的十字路口,所以造就了首都巴黎的超级地位。

那德国内部呢,在整体呈现均质化、没有大城市的格局之下,我们来逐个看下一些关键的点位:

德国地缘和城市分布图

德国第二大城市是什么(德国为什么内部很均质)(2)

首先是北德:

1、首都柏林

柏林这个点位,是在易北河很上游的,是日耳曼民族抵御斯拉夫民族的前线,天子守国门,军政挂帅,其任务本就不是发展经济,因为这个点位,经济方面能天然辐射的范围实在是有限,饶是首都效应在身,也就聚集了人口300万 。

2、汉堡

这个点位具有相当的地缘优势,于易北河的入海口,而易北河是北德覆盖流域范围最大的河流。

易北河能辐射北德最广阔的范围,所以孕育了这个北德非常重要的港口城市;汉堡之于北德,类似上海之于南中国,当然,易北河没法跟长江比,要弱太多了。易北河最大的硬伤,就是跟南德没啥关系。南德的城市和人口,没法指望依托易北河-汉堡路径,对接海外,这无疑极大影响了汉堡的辐射范围和城市量级,至今也就人口200万-。

3、不莱梅

不莱梅的性质跟汉堡类似,也是北德的港口城市,当然地位不如汉堡,因为其依托的河流,也不如易北河流域广大。

其次是南德:

1、慕尼黑

南德是封闭内陆,地缘学说呢,有个规律——整体越封闭,内部越倾向于均质。比如——封闭的大清国,内部是相当均质的,几亿人日夜男耕女织;比如改革开放前的新中国,大家穷富差距很小,整体非常均质。等一旦开放,那最具备外向性的那个点位(比如上海),原本平淡无奇的那个点位,就瞬间压到一切、一飞冲天了。南德呢,因为整体封闭和地形破碎难以整合,军政属性又让位于北德,于是南德内部,没有哪个城市,具有压倒性的对外优势,于是普遍均质,最大城市为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位于多瑙河支流上,人口100万 。

2、鲁尔区城市群(科隆、杜塞尔多夫等)

那南德发展对外经贸,怎么办呢?这既是鲁尔区这个精华点位的地缘根源,鲁尔区包括好几个较大城市,科隆就在这,人口100万,杜塞尔多夫也在这。

南德为了实现自己的“外向性”,还是得依托莱茵河,洛林高原和阿登高原了经过漫长的法德战争拉锯,至今保留在德国版图内,这让此段莱茵河,两岸得以都在德国控制之下,而莱茵河的上游支流很多,覆盖了南德很广大的范围,南德的经贸要想出海向外,就得靠莱茵河了。而莱茵河汇聚南德众多支流后,流出山地高原来到北德平原低地,第一站就是鲁尔区

位于南北德的低地平原和山地高原交汇处的鲁尔区,这个点位的地缘优势是很大的,可谓齐聚了南北德的优势和精华:一方面覆盖辐射了最广大的南德高原山地区域,另一方面,它毕竟位于北德低地平原,一马平川,利于开发建设。北德的特点就是,它很平,就象中国的华北,并没有哪条河流纵向贯穿华北,但,它很平,一马平川,组织路网交通进行开发建设很容易(当然,中国人相信人定胜天,老天爷不赏饭吃,咱们就自己挖大运河)北德也是,它很平,所以,集南北德精华于一身的交汇处——鲁尔区,是左右逢源的

当然,鲁尔区并非位于莱茵河的入海口,如果位于入海口,那就完美啦,可惜,莱茵河入海口在独立国家荷兰手里攥着呢,德国没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在莱茵河入海口附近,兴起了鲁尔区。荷兰语算是德语的一个方言,荷兰人也是日耳曼人的一个分支,德荷亲善,所以整体上,问题不大。

2、莱茵河谷城市群

鲁尔区因为位置最好,所以德国的大型、重型工业、物流仓储、商业外贸在此处,这些严重依赖空间位置的产业占据了鲁尔区,于是金融证券等更上游的产业,也相应向莱茵河更上游的位置发展,在更南侧的莱茵河谷,形成了法兰克福、斯图加特等金融证券属性强烈的城市(当然,也有工商业等)。

以上,就是我对德国地缘框架,和几个主要城市分布的解析,德国主要的城市,我基本都有所涉及。

整体上,德国内部确实是比较均质的,最大的几个城市,人口和规模也少得可怜,不止跟中国没法比,跟巴黎、伦敦也没法比,根源就在于德国地缘层。

毕竟,相较于德国非常重要的实力地位,其海岸线长度,那叫一个可怜(且被丹麦分割成两段),跟德国的实力地位是严重不成正比的,德国的苦,德国的痛,我相信俄国也懂,且更感同身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