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话说一人不能进庙呢(农村一人不进庙)

太行山地区有一句流传很久的老俗话:一人不进庙。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不能进庙里烧香。

那为啥一个人不能进庙里烧香呢?这句话里有一段曲折离奇的古庙疑案。

明朝初年,天下方定,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了一批县官到全国各地上任,冯知县就这样来到了太行山脚下的一个小县当县官。

冯知县到任没有多久,就遇到一位老汉前来报案,说他的儿子找不到快一年了,寻遍了亲戚朋友、生意伙伴,一直没有任何音讯,怀疑被人暗害,万般无奈,只好来县衙求助县官大老爷。

冯知县细细查问后,方才明白事情缘由。

为什么老话说一人不能进庙呢(农村一人不进庙)(1)

原来,这位报案的老汉姓章,章老汉六十多岁,是县南章家庄老户人家,世代经商做小本生意,虽说不上家产万贯,但在章家庄十里八乡也是小有名气,章老汉膝下一儿一女,女儿已经出嫁,只剩下章老汉老两口和儿子生活,儿子二十多岁了,已经到了娶媳妇的年纪,章老汉两口托媒人为儿子介绍了一个邻村的姑娘,两家都非常满意,只等到了腊月拜堂成亲了。

章老汉一心想把儿子的婚事办得风风光光,让街坊邻居都羡慕羡慕,就把家里的积蓄都拿了出来,感觉还不太够,就寻思着到外面把生意上的钱回笼回笼,把该要的欠账趁这个时机也都要回来,好给儿子办婚事。

儿子听说老爹要到外面去要账,就跃跃欲试要替老爹跑一趟,在儿子的极力要求下,章老汉就同意了儿子的请求。

儿子在外面跑了一个多月,把生意上欠账基本上都讨了回来,只剩下了一笔比较大的欠账,章老汉盘算着结婚的花费已经够用了,就准备到年后再去讨要这笔欠账,但儿子还是想尽快把欠账要回来,章老汉也就同意了。

为什么老话说一人不能进庙呢(农村一人不进庙)(2)

一个月过去了,儿子早该回来了,但章老汉迟迟不见儿子的消息。眼看再过个把月,儿子就该结婚了,把章老汉急得,自己雇车赶到欠账的生意伙伴那里询问儿子的消息,生意伙伴说,儿子早就把欠账讨回,自己回去了。

章老汉回家后,发疯似地让人到亲戚朋友家寻找儿子的消息,仍然没有任何音讯。

章老汉到县衙里报案,无奈前任县官已经被调走,新的县官还没有到任,就这样,一直等到了冯知县的到来。

冯知县通过章老汉的描述,初步判断,章老汉的儿子估计已遭不测。

章老汉的儿子在哪里遭遇不测的?是谁下的黑手呢?是仇杀还是谋财害命?没有一点线索,面对这样一个棘手的案件,该怎样入手查访?

为什么老话说一人不能进庙呢(农村一人不进庙)(3)

冯知县决定先从章老汉的村子查访开始,到了章家庄,冯知县把衙役们都散开了,通过查访村里的人,知道了章老汉一家本分实在,为人和善,从来没有和村里人有过吵闹,因为常年做小本生意,手里也比较宽裕,还经常接济村里的穷人,章老汉儿子性格随和,平时和村里的年轻人也都很合得来,看来,仇杀的可能性很小。

那是不是在路上遇到了野兽或者掉落到悬崖了?

冯知县就把差役派出去,在章老汉儿子要账的必经之路沿路查访,反馈回来的信息是,这些必经之路常年都是人来人往,从来没有野兽侵害或者掉落悬崖的事情发生。

冯知县决定亲自沿着章老汉儿子走的路线,实地查访一番,决心找出章老汉儿子的蛛丝马迹。

冯知县乔装打扮一个江湖郎中,从章家庄开始,一路向东,一边给人看病一边暗中查访章老汉儿子的蛛丝马迹。

为什么老话说一人不能进庙呢(农村一人不进庙)(4)

冯知县家世代行医,给人看病是轻车熟路,仔细查访之下,和差役们说的一般无二。

韩家寨是章老汉儿子最后讨账的目的地,这一天,冯知县来到了韩家寨,打听到了章老汉儿子讨账的那家店铺,就在那家店铺附近住下,一边行医一边仔细查访章老汉儿子的音讯。

韩家寨店铺里的伙计和周围的邻居都说,章老汉儿子知书达理、善良诚实,讨账那几天,章老汉儿子和附近的乡邻都很谈得来,那家店铺的掌柜每天都炒几个菜,打上一些当地的零酒,把街坊邻居都叫过来陪着章老汉儿子吃饭耍酒,非常愉快,过了几天,章老汉儿子和店铺掌柜结清了账款,就踏上了归程。

冯知县通过几天查访,一无所获,正准备返回去时,店铺掌柜无意间说了一句话,引起了冯知县的注意。

为什么老话说一人不能进庙呢(农村一人不进庙)(5)

店铺掌柜说:章家少爷临走时说,回去很快就要拜堂成亲了,要到庙里烧一炷香,求神灵保佑他们全家富贵平安,还询问附近有没有大的庙宇。

冯知县不动声色问道:这里附近有没有大庙?

店铺掌柜说道:韩家寨北边二十里半山坡,有一座庙,叫白云寺,据说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香火很旺,我也告诉章家少爷了,后来他去没去我就不知道了。

冯知县辞别了韩家寨的乡亲,往白云寺而去。

白云寺坐落在一座大山的半山坡,从远处看烟火缭绕,一阵钟声从庙里传出来,显得神秘而又诡异。

为什么老话说一人不能进庙呢(农村一人不进庙)(6)

冯知县没有直接进庙里查看,而是在白云寺外面的一个小村子里住了下来,一边走街串户为人看病,一边侧面打探白云寺里的情形。

村里人说,白云寺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是太行山北边的一个和尚在此居住,吃斋行善,后来慢慢发展起来的,庙里常年有十几个和尚接续香火,筹集善款,施舍济困。六年前,庙里的老主持坐化而亡,庙里新换了一个大和尚主持,这几年,庙里经常给村里人施舍粥饭,帮村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饥荒,现在白云寺的名声比以前更出名了,除了当地人去庙里进香外,很多外地人也来庙里进香,香火很旺。

第二天,冯知县来到了白云寺,在庙门口,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伸手向他行乞,冯知县丢了一块铜板给他,到了大殿前面,冯知县对着大殿中间的佛像拜了几拜后,向旁边的一个木箱子里丢了两块铜板,转身退出,在院子里随意转转,周围还有几个小的佛像,一些善男信女一边烧香一边祈祷,保佑全家平安,风调雨顺。

旁边的厢房里,几个打坐的和尚正在低声诵经,冯知县走到近前,一个和尚抬头看了冯知县一眼后,又闭目诵经。

为什么老话说一人不能进庙呢(农村一人不进庙)(7)

冯知县从这个和尚的眼神里看出了一丝恐慌,还带有一丝隐约的杀气。

冯知县没有多言,来到庙门口,一个年轻和尚正在打扫落叶,一边打扫一边暗暗观察着冯知县,冯知县见这个扫地的和尚在偷看自己,就佯装不知,来到了年轻和尚的跟前,说要讨碗水喝,年轻和尚放下扫帚,右手向东边一指,告诉了冯知县喝水的方位。

冯知县喝过水后,快步下山。

过了两天,冯知县和县里的众衙役带着从卫辉府借来的100名兵丁,来到了白云寺,把白云寺围了个水泄不通。

跟随冯知县来的,还有章家老汉。

为什么老话说一人不能进庙呢(农村一人不进庙)(8)

冯知县驱散了白云寺里的众位香客,把庙里的大小十六个和尚围在庙门前。

冯知县首先把前两天打扫落叶的年轻和尚叫了出来,把他的右手一把拉了出来,只见年轻和尚的右手上带了一个碧绿的翡翠扳指,章家老汉一看,顿时失声叫道:这是我儿的翡翠扳指。

冯知县一挥手,过来两个兵丁,把年轻和尚绑了起来。

这时庙里的主持走了出来说道:这位官爷把敝寺的和尚绑起来,不知是何缘故?

冯知县见这位主持身体魁梧,膀大腰圆,满脸横肉,目露凶光,沉声说道:这个和尚涉嫌夺人钱财,杀人越货,包括你们这个白云寺,都逃脱不了干系。

为什么老话说一人不能进庙呢(农村一人不进庙)(9)

这个主持和尚稍微一惊,又转身问章老汉:这位施主,你说这个扳指是你儿子的,可有凭据?

章家老汉怒目圆睁大声说道:这是我亲手给我儿子去省城买的,不会有错,里面还刻了一个“章”字,大老爷,请你给小民做主啊,我那可怜的儿子啊。

两个兵丁把年轻和尚手上的扳指撸下来,递给了冯知县,冯知县拿着扳指,对着阳光看过去,只见扳指的里侧隐隐约约刻了一个“章”字,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

冯知县大喝一声:人证物证俱在,把这群和尚都押起来,严刑审问。

原来,冯知县前几天只是想到白云寺随意转转看看,然而到了白云寺却发现了许多疑点:庙里一股杀气,阴森森,和尚们穿金戴银,鬼鬼祟祟,不时在香客身上漂来漂去,完全没有出家人恬静沉静的气质,特别是庙门口扫地的年轻和尚,在给冯知县指路的时候,露出了手上戴的翡翠扳指,更是和出家人的身份极不相称。

为什么老话说一人不能进庙呢(农村一人不进庙)(10)

于是,冯知县快步流星赶回了县衙,找到章老汉一问,正好章老汉也给儿子买了一个翡翠扳指,更坚定了冯知县对白云寺的怀疑。

因为白云寺地处两县交界,地方偏僻,冯知县就到卫辉府借了100名兵丁,突然包围了白云寺。

严刑拷打之下,戴扳指的年轻和尚首先供认了杀害章家儿子的经过,之后,陆陆续续,几个和尚也先后供认,最后,主持和尚见事情败露,长叹一声,说出了事情真相。

原来,主持和尚是元朝贵族后代,明朝推翻元朝后,六年前,几个元朝贵族后裔逃到了太行山,经过密谋,害死了白云寺老主持,控制了白云寺,寺里几个和尚在这几个凶神恶煞的威吓下,不敢多说一句,白云寺从此成了香客们的噩梦。

为什么老话说一人不能进庙呢(农村一人不进庙)(11)

遇到落单的香客,庙里的和尚就哄骗到后院,男的残忍杀害,把财物洗劫一空,遇到女香客,就蹂躏摧残后杀害。为了安全,这伙无恶不作的贼人还定了规矩:不害近处的香客,不害结伴的香客,给临近的村子施粥舍饭,落下一个好名声。

章家儿子到庙里进香,在庙门口给乞讨者几个铜板,又在大殿拜佛时,丢下了一块碎银子,引起了庙里贼人的注意,主持和尚出面把章家儿子骗到了后院,几个和尚一拥而上,把章家儿子杀死,洗劫财物后,把尸首抛到了后院后面的山洞里,那个年轻和尚偷偷留下了翡翠扳指。

冯知县带着众衙役来到白云寺后院,走到后面的山洞口一看,倒吸了一口凉气,只见山洞下面十几具白骨尸首,层层叠压,已经辨别不出面目,阴森森,仿佛无数冤魂在嚎叫。

衙役们录完了口供,冯知县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一股愤懑之气无处发泄,就在白云寺布满了干柴,把这十几个恶贯满盈的贼人绑在一起,架到了干柴上,一声令下,火苗腾空而起,大火一直烧了几个时辰才熄灭,白云寺连同十几个贼人顿时化为一堆灰烬。

为什么老话说一人不能进庙呢(农村一人不进庙)(12)

冯知县又来到后院,掩埋了山洞,在山洞上方竖了一个小石碑,上刻三个大字“冤魂碑”。

章家老汉回家后,把给儿子筹备婚礼的财物散发一空,每日里吃斋念佛,以度余生。

冯知县把案情禀报给了知府大人,并下发了案情通报,周围县里的失踪人家属三三两两来到了白云寺后面的山洞前,焚香祷告,祈祷冤死者安息瞑目。

府县衙门贴出告示,提醒人们,一人不可进庙。

“一人不进庙”口口相传,逐渐成了农村谚语。

这个谚语反映了战乱时期,人们的自我防身意识。当然,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恶劣环境了,“一人不进庙”也只是人们一种口头上的谚语和俗话罢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