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的谚语(对成语典故俗语)

"愚公移山",本是寓言故事,说明道理,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怕困难,是一种精神,不应以现代科学、客观真实,否认这种精神,对故事中愚公、智叟得出相反结论,愚公不智,智叟不愚,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关于成语的谚语?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成语的谚语(对成语典故俗语)

关于成语的谚语

"愚公移山",本是寓言故事,说明道理,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怕困难,是一种精神,不应以现代科学、客观真实,否认这种精神,对故事中愚公、智叟得出相反结论,愚公不智,智叟不愚。

"人定胜天",是突出人的主观努力,人力可以战胜自然,也是一种精神,表达人类战胜自然的决心和力量。是自然界客观存在诸多灾害,人要面对,不要低头,不能听天由命,要努力减灾去灾,而非指人能主宰世界,为所欲为。

如片面、僵化、绝对地理解和运用,钻进牛角尖,那就目前社会上常常运用的成语、典故、祝福语、俗语等,很多都讲不通,也不能运用。

成语、典故、俗语、祝福语,很多也是一致的,我不再细分。如钻牛角尖,比如:

一日三秋,一日就一日,怎是三秋。

浑身是胆,人胆再大只一个,哪有浑身是胆。

万死不辞,死一次就死了,两死不辞也没有。

万寿无疆、心想事成、万事如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事事顺利就是无稽之谈,唯心空话。

绳锯木断、滴水穿石、铁杵磨针那要到猴年马月。

山崩地裂心不惊、海枯石烂不变心是假话,人心再齐,泰山能移(人心齐泰山移)?心怎撕,肺怎裂(撕心裂肺)?肝胆在各人肚中,怎相照(肝胆相照)等等。

在运用上,教条僵化也同样会钻进牛角尖。比如破釜沉舟,是不是真的打仗不留后步就一定胜?纸上谈兵是不是就不要读书,不学理论?居高临下,势如破竹,马谡兵败街亭,可打仗大多要抢制高点,也非全无道理。

不钻这牛角尖,看似简单,其实好钻牛角尖还不少,不只是我等平民百姓、文化不高的人有,专家教授中也有。什么原因?我认为根子出在人的世界观认识论上。

如何不钻牛角尖,如超直说,我理解是要用联系发展、辩证的观点和方法,理解、运用和创新。

要了解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形容义等。

一日三秋是表示离别思念之切。

浑身是胆是形容勇敢无畏。

滴水穿石是比喻力量虽小,但坚持不懈会成功。

一场春梦比喻坏人的痴心妄想破灭。

神工鬼斧形容工艺、美术、建筑、文艺创作等技艺精巧。

以史为鉴,鉴(镜子)引申为教训。

心想事成、万寿无疆、万事如意等是祝福,是形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是象征是比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承至今,是在不断扬弃中发展丰富和进步的。要坚持古为今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推陈出新。

成语、典故、俗语、祝福语等流传至今,已经历代,这其中有去除,有意义意思的改变,也说明有一定的生命力,我们不应轻易否定。

但同时,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文化(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已很发达,旧的不能全搬,有去除,有改造,要为今天所用。

比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现在就要批判地理解。神出鬼没,不是真的有神有鬼。

同时,还要有创新,有发展。对于已有成语等,主要是意义和意思上的新的解释,比如与时俱进,词意和运用也要与时俱进。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即对现有著作、讲话中成语等的理解,自己对成语等运用,要看本义或引申义、比喻义等,还要看语境,在什么环境、什么情况下运用,是什么目的倾向运用的。比如,面对大雨成灾,面对有人"命中注定"思想,在扎扎实排涝救灾中讲"人定胜天",鼓舞士气,当然可以。但面对滔滔洪水而来,不避洪峰,在那里高叫"人定胜天"就是主观唯心的骗人空话,连命也不保,是违反客观规律的。

粗浅见解,欢迎指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