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对乙酰胆碱的影响(乙酰胆碱工作术)

掌握大脑的规律和神经运行模式,是让工作事半功倍的关键法宝——日本管理学家·桦泽紫苑

越是没有干劲,越应该先行动起来

职场上,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呢?

遇到一个非常复杂的任务,我们虽然有心去做,却一直鼓不起干劲,拖着不想动。但如果咬咬牙先行动起来,从第一步的方案做起,做着做着发现工作其实也没那么麻烦,而且还挺有趣,最后竟然忘我地干个不停。

开始行动之后,干劲会逐渐涌现出来,越干越想干。

著名心理学家克雷珀林把这种现象称为——“工作兴奋”

运动对乙酰胆碱的影响(乙酰胆碱工作术)(1)

假如我们大脑中有一个“干劲开关”的话,那这个时候,开关处于开启的状态。

当缺乏干劲的时候,很多人选择等待,心想等到干劲来了再开始行动,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干劲不是等来的。

“越是没有干劲,越应该先行动起来”,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讲,这才是激发干劲的正确方法

那么,到底怎么做才能让这种“工作兴奋”的状态持续呢?或者说,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让我们的“干劲开关”一直处于打开的状态呢?

运动对乙酰胆碱的影响(乙酰胆碱工作术)(2)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种全新的工作方法——“乙酰胆碱工作术”。

首先,什么是“乙酰胆碱工作术”?

要想了解这种工作方法,先得看看什么是乙酰胆碱。

乙酰胆碱是“副交感神经”的节前、节后纤维(副交感神经的兴奋),“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交感神经的抑制),以及运动神经的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会从前脑基底部(迈内特基底核、内侧中隔核等)投射到大脑皮质、大脑边缘系统、丘脑等部位,担负着认知功能(思考、记忆、学习、注意力、集中力)、清醒与睡眠(特别是快速眼球运动睡眠)、产生θ波、情感记忆等重要功能。

运动对乙酰胆碱的影响(乙酰胆碱工作术)(3)

“乙酰胆碱工作术”是日本管理学家桦泽紫苑基于乙酰胆碱的作用,在《为什么精英这样用脑不会累》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工作方法,意思是:通过控制乙酰胆碱这种脑内物质,来改变我们的认知功能、灵感闪现、工作效率、创造力、想象力等来提高工作效率,迸发出崭新的创意的工作方法。

桦泽紫苑给出了“乙酰胆碱工作术”调节模型:

运动对乙酰胆碱的影响(乙酰胆碱工作术)(4)

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利用“乙酰胆碱工作术”的时候应该把握的重点内容。

①充足的睡眠,让大脑回复元气

②能够运用θ波,找到自己的灵感周期

③根据大脑规律,科学安排工作时间

运动对乙酰胆碱的影响(乙酰胆碱工作术)(5)

那么,职场上的我们,如何利用“乙酰胆碱工作术”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创意水平呢?

在这里给你4种方法:

第一:养成午睡习惯,让大脑尽快回复元气,保证乙酰胆碱数量

有午睡习惯的人可能都体验过午睡对身体和大脑的超强恢复作用。

实际上,很多脑科学研究也证实了午睡对提高大脑机能的功用,因此很多科学家建议大家中午都应该小睡一会儿。

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麦克·罗兹卡因德曾经在对宇航员午睡的研究中取得显著的研究成果。他曾说:“员工只需26分钟的午睡,就可以将工作能力提高34%,还有比这更了不起的经营策略吗?

运动对乙酰胆碱的影响(乙酰胆碱工作术)(6)

Spine-health网站的调查:有63%的民众每天睡眠时间约6小时或更少,比正常需要的睡眠少约1.5小时

上班族要维持好的工作状态,中午小睡约20分钟是很好的办法。 午睡可以让你的身体和精神重新充电,让你整天充满活力完成工作。对个人和公司来说正是双赢。

仅仅30分钟左右的午睡,就可以使大脑的机能提高30%以上!

二次大战期间,击败希特勒的英国首相邱吉尔,在炸弹如雨点般落向英国本土时,他照常打盹,结果赢得了这场艰困的战争。

邱吉尔在他的回忆录提到:“自然界没有要人类从早上8点钟忙到半夜。即使只有20分钟也足以让你活力十足,焕然一新!”

运动对乙酰胆碱的影响(乙酰胆碱工作术)(7)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白天都睡很少。人们在午后感到疲累,注意力很难集中,以至于很想睡觉是很自然的反应。

现在社会一天只给我们中午时间休息是有道理的。

著名的睡眠研究学者威廉迪门特(William Dement)在其书中提到:“顺应自然的规律,成人中午睡午觉也许是为了避开正午的太阳。

所以,当您因为高强度的工作疲惫不堪,感到困倦的时候,如果通过喝咖啡或功能性饮料强制性克服睡意继续工作的话,不仅难以高效推进工作,还会对身体和大脑造成一定的伤害。

这个时候,不如先放下手头的工作,小睡30分钟,然后再继续工作。睡醒之后,大脑的机能会得到极大程度的恢复,工作的质与量也会随之提高。

虽说午睡是个好习惯,但也不能睡太久。如果午睡超过60分钟,那么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反而会提高2.6倍。因为白天睡得太多,会影响晚上的睡眠,扰乱睡眠节奏。

运动对乙酰胆碱的影响(乙酰胆碱工作术)(8)

第二:时刻保持“θ波的4B”意识,学会在放松的场所寻找自己的灵感

人在精神放松的状态下,大脑会发出一种名叫“α波”的脑电波。

脑电波有很多种,除了α波之外,还有θ波。α波的频率在9~12赫兹,而θ波的频率在4~7赫兹。也就是说,θ波比α波稍微缓慢一些。人在昏昏欲睡的时候、深度冥想的时候、打盹的时候,大脑就会发出θ波。

θ波和乙酰胆碱的关系很紧密。乙酰胆碱能够刺激海马,使其发出θ波。

《瑞典式创意之书》(弗雷德里克·海伦著,钻石社出版)中提到:容易让人产生创意的场所有四个,分别是酒吧(Bar)、浴室(Bathroom)、公共汽车(Bus)、床(Bed)。这四个场所的英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都是B,所以作者将它们合称为“创造性的4B”

运动对乙酰胆碱的影响(乙酰胆碱工作术)(9)

创意这种东西,越是想得到它就越不容易得到。坐在办公桌前挖空心思冥思苦想,也往往想不到什么好的点子。倒是很放松的时候,或者发呆的时候,反而容易灵光闪现,头脑中迸发出天才般的好主意。“创造性的4B”就是可以让人精神放松的地方。

其实,“创造性的4B”,也可以换成另外的说法——“θ波的4B”或者“乙酰胆碱的4B”。因为这四个场所都是容易产生θ波的地方,也是容易让人分泌乙酰胆碱的地方。

当有一份策划书需要在短期内完成的时候,很多人会坐在办公桌前绞尽脑汁想策划案,或者一个团队把自己关在会议室里不停地开会讨论,那种氛围像在罐头里一样令人窒息。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样不仅难以想出好的创意,还会起到反作用,让人头脑麻木,运转迟钝。

运动对乙酰胆碱的影响(乙酰胆碱工作术)(10)

要想产生崭新创意的灵感,向脑中“输入”大量信息是必要的。除了平时大量的知识积累之外,在制作新的策划案时,还需要大量地阅读相关资料,和同伴开会进行讨论。但这只是基础工作,您一定要记住,好创意不是在会议室中产生的。在远离会议室(工作环境)的地方,反而容易产生好的灵感。

有一部很受欢迎的电视剧叫《跳跃大搜查线》,里面有一句著名台词:“案件不是发生在会议室里,而是在现场。”

用到创意上也同样适用:“创意不产生于会议室,而是在现场诞生!”

只要时刻保持“θ波4B”的意识,那么想出新点子、好主意就会成为一件简单而且愉快的事情。

运动对乙酰胆碱的影响(乙酰胆碱工作术)(11)

第三:利用“专注力时间图”和大脑黄金法则,在早晨做最需要专注力的工作

2016年上市的智能眼镜“JINS MEME”(晴姿牌)可以利用内置的传感器监测佩戴者眼球和眼皮的活动,从而判断出佩戴者疲劳、困倦等状态。这款眼镜提供的一组数据。

5000名JINS MEME佩戴者的平均数据显示:人在一天中专注度最高的时间段是早上6点到7点。过了上午9点以后,人的专注力就开始慢慢下降,到下午2点,接近最低点。下班前的4点到5点,人的专注度又会有所回升

这组数据显示:起床后的两个小时是大脑的黄金时间。

早上的大脑黄金时间适合做那些需要高度专注的工作,比如创作高质量的文章、理论性强的工作、学习外语、编辑整理难度高的文件等。我把这类工作称作“专注性工作”。

运动对乙酰胆碱的影响(乙酰胆碱工作术)(12)

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斯蒂芬·金,有很多佳作畅销全球,比如《魔女嘉丽》《肖申克的救赎》《绿里奇迹》《末日逼近》等。

他还曾写过一本书来介绍自己创作小说的方法,书名叫《写作之道》。在这本书中,斯蒂芬·金还介绍了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

我的每日安排其实很简单。上午写作,下午午休,然后写信。晚上主要是读书、和家人团聚,有时候通过电视看红袜队(棒球队队名)的比赛。实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在晚上修改稿子。就这么简单,我的大原则是,写作只在中午之前。”

日本曾有个“早上30分钟等于夜间2个小时”法则意思就是:早上的30分钟可以匹敌晚上的2个小时。

所以我们要把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放在这个时间段来做,那些需要高度专注力的关键性工作,尽量在早上的黄金时间内完成。

运动对乙酰胆碱的影响(乙酰胆碱工作术)(13)

第四:睡眠时间也是灵感创意时间,通过把握“乙酰胆碱”的周期来提高创意产生度

历史上很多重大发现都是在睡梦中诞生的:比如,发现苯分子环状结构的是德国化学家凯库勒。

一天晚上,凯库勒在打瞌睡,梦见了一条咬住自己尾巴并不停旋转的蛇(衔尾蛇)。他像触电一样醒来,想到了苯分子也可能具有环状结构。

像上面两个例子一样,在睡梦中得到启发,从而获得历史性发现苯环与衔尾蛇的人和事还有很多。

运动对乙酰胆碱的影响(乙酰胆碱工作术)(14)

现代脑科学研究显示:睡眠分为浅睡眠和深睡眠,浅睡眠也叫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深睡眠叫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

人在快速眼球运动睡眠状态会做梦。人在快速眼球运动睡眠状态时,脑电波中θ波占主导地位,换句话说,就是乙酰胆碱分泌旺盛并且活力强的状态。

在快速眼球运动睡眠状态,在各种脑内物质中,乙酰胆碱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血清素、多巴胺等胺类物质的分泌量则处于最低水平。我们的梦之所以可以荒诞离奇、天马行空,就是因为胺类物质的理性束缚变得最弱,乙酰胆碱激发了头脑的想象力、创造力。

运动对乙酰胆碱的影响(乙酰胆碱工作术)(15)

在乙酰胆碱分泌旺盛的状态下,记忆和记忆会发生连接,相关的记忆会被分类整理起来,这样才能使记忆在大脑中固定。所以,睡眠不充足的话,记忆就难以固定下来。

灵感,其实只不过是神经细胞发出的“火花”。打个简单的比方,就好像夜空中转瞬即逝的烟花。夜空中的烟花虽然非常漂亮,但只能存在几秒的时间,如果您没有及时按下照相机的快门,就无法记录下这美妙的瞬间。大脑中神经细胞的“火花”也是一样,很快就会消失。灵感不会在大脑中保留很久。

因此,当脑中闪现出好的灵感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把它记录下来。否则的话,多么了不起的创意,也很快会被忘记。所以我会随时、随身携带笔记本,一旦脑中出现好的点子,就立刻把它记录下来。

运动对乙酰胆碱的影响(乙酰胆碱工作术)(16)

今天,给大家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工作方法——“乙酰胆碱工作术”,并介绍了在职场上利用“乙酰胆碱工作术”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度的四个方法:

第一:养成午睡习惯,让大脑尽快回复元气,保证乙酰胆碱数量;

第二:时刻保持“θ波的4B”意识,学会在放松的场所寻找自己的灵感;

第三:利用“专注力时间图”和大脑黄金法则,在早晨做最需要专注力的工作;

第四:睡眠时间也是灵感创意时间,通过把握“乙酰胆碱”的周期来提高创意产生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