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养生常识(大暑节养生保健方法)

小暑节气过后15天左右“大暑”登场,2017年在阳历7月22日交节。大暑是黄历的六月中气,也是夏季最后的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所说大热就是“大暑”。

2017年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宋代尤袤《大暑留召伯埭》诗吟大暑:“清风不肯来,烈日不肯暮”,在这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今人闻此诗当心有戚戚焉!同样是宋代诗人的孔平仲有《大暑》诗云:“飞鸟不敢度,鸣蝉应自焦”,以动物反映人心炙热的焦态,现代人看来,应得苦夏中会心之笑。

大暑养生常识(大暑节养生保健方法)(1)

蝉鸣的夏日

大暑至万物荣华 三伏热五谷结

古书《逸周书.时训解》中记载大暑时节的物候:“大暑之日,腐草化为萤。又五日,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在暑热郁郁的时节常伴着猛烈的雷阵雨,大雨时行、土润溽暑,这带给喜温的农作物迅猛窜长的契机。俗谚云:“大暑热不透,收成就不够”,表示大暑不热乃是气候不顺的现象,当年的收成会不好。中国许多地区有“三伏不热,五谷不结”的农谚;《管子》说:“大暑至,万物荣华”。所以说,炎热、大雨让人难当,不热、缺水又让人犯难,世事难两全,要得就要付出代价嘛!

冬病夏治契机 大暑三伏日养生

大暑节气在三伏天之中,也是掌握“冬病夏治”的时机。从五行学说来看“伏日”是潜藏之日,静心调养身体正是时候。中国养生文化中善于掌握调理身心的时机,并且善于利用天地阴阳之气来补强身体。若身体虚弱或畏寒的慢性病可以在阳气旺兴的“三伏日”进行调理。2017年三伏日是 7月12日、7月22日和8月11日,前后共一个月时间。大暑日7月22日刚好遇到“中伏”起点,年中最热的时点,不妨悠活养生防溽暑,掌握这段时期增强身体的阳气、增强身心的活力。这里介绍一些常见的大暑节气中民俗保健方法。

大暑排湿热圣品

大暑虽然天候湿热难耐,然而这时也是清除体内湿热、浊热的好时节。清除湿热不用冰品、冷饮,医家都说,冰品、冷饮过量反而导致燥热危害身体健康。大暑天排湿热的养生作法采“清补”,食用清热、解毒、退火的食品,如苦瓜、冬瓜、丝瓜、西瓜、绿豆这些夏季当令的食材,还有红豆、薏苡仁等等都是“清补”的良品,有祛湿防燥的效用。

“仙草”也是常见凉补圣品。有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是一种药食两用植物,具有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

伏姜、姜枣茶 补脾胃去寒气

三伏天是吃姜补调理身心的好时机。热天时体表热,吃冰喝凉使得脾胃反而比较虚寒,尤其是长时间呆在冷气房中的人寒气更重。带皮的姜可以暖脾胃去寒气,加上天然维他命C圣品的大枣作成热的“姜枣茶”,补脾胃、宣发肺气,也是治冬病的食疗良方。每年喝姜枣茶最适合的时期是从立夏开始一直到三伏的前一天为止。

带皮生姜加红枣煮成姜枣茶是三伏天冬病夏治”良饮,温补脾胃去寒气。

山西、河南等地区,三伏天的传统保养品是“伏姜”。把带皮的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拌上红糖(黑糖),然后装入容器中盖上纱布放置在太阳下晾晒吸收更多的阳气,等到它充分融合后食用。据传伏姜有暖身保健的功效,尤其是对一般常见的老寒胃、伤风咳嗽等症状有奇效。

吃粥 生津清暑

粥能生津补气养生。古代神医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之四》说:“粥能畅胃气,生津液也。大抵养生求安乐,亦无深远难知之事,不过寝食之间尔。”他引用张耒《粥记》说︰“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良。”粥生津治脏腑燥涸,夏天上选,也是适宜终年食用的养生保健食物。只是食粥时糖的吸收快速,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注意。

《本草纲目.谷之四》记载:“粳、粟、粱米作粥,治病甚多。”又说粳米、粟米、粱米粥主治利小便,止烦渴,养脾胃。其中集录有常用的粥品效用提供后人参考,比如常食用的赤小豆粥利小便、消水肿、辟邪疠;绿豆粥解热毒、止烦渴;薏苡仁粥除湿热、利肠胃。其他例如:胡萝卜粥宽中下气; 菜粥健胃益脾;生姜粥温中辟恶;荠菜粥明目利肝;枸杞子粥补精血、益肾气;芹菜粥去伏热,利大小肠。可见米搭配其他食材可作成各式各样的粥,适应各人所需,补身健身妙用无穷。

菜粥健胃益脾。

大暑悠活揽寰宇

大暑时节,宜潜伏深居、悠悠舒活。敞开心怀揽寰宇,伴随着炎热的大暑,有莲花的丰姿,有萤火虫的幽灿。莲花的劲节丰姿从宋朝周敦颐咏莲以来成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标竿,自古更是佛供前虔诚素心的代言,萤火虫点亮一盏萤灯、闪亮一方世界,不可胜数的萤火虫岂不点亮十方世界?大暑,丰藏不可尽数;洁净身心,送瘟疫自然远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