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表明美国通胀或正在放缓(美国通胀加速上升的影响及其应对)
摘要
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美国通胀进一步加速上升,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高通胀给美国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如消费者信心持续走弱、经济增速预期不断被下调、拜登支持率持续创出新低。目前这些影响还在不断加深。
美联储很可能会采取更加激进的货币紧缩政策。就其影响而言,首先,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大幅上升;其次,全球和中国受到的外溢影响将会增大。
对中国而言,一方面,应采取科学的防疫措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另一方面,加大稳经济政策的实施力度,从而进一步夯实中国经济基本面,抵御外部冲击带来的影响。
正文
1、美国通胀进一步加速上升
北京时间7月13日晚,引人关注的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最新数据出炉。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美国CPI同比上涨9.1%,创下自1981年以来的新高,增速较上月(8.6%)上升了0.5个百分点。虽然白宫在2天前曾打过“预防针”,表示6月通胀会比较高,但9.1%的数据依旧高于预期。在数据公布之前,市场一度预期该数值为8.8%。如图1所示,目前美国通胀依然保持着持续上升的趋势。
图1 美国CPI和核心CPI月度同比涨幅(%)
来源:美国劳工部、WIND,第一财经研究院
2、高通胀对美国产生的影响还在不断加深
2021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美国通胀不断创出新高,其对美国居民、经济、拜登支持率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目前来看,这些影响还在加深。
消费者信心持续走弱。6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进一步下降至50,创近年来新低(图2)。
图2 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
来源:密歇根大学、Wind,第一财经研究院
美国经济增长预期被不断下调。美国东部时间7月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再次下调美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测。IMF执行委员会将美国2022年GDP增速从6月预测的2.9%下调至最新的2.3%,较今年1月的预测(4%)下调了1.7个百分点。IMF警告称,通胀全面上升对美国和全球经济都构成“系统性风险”。
拜登支持率持续创出新低。美国独立性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7月14日公布的民调显示,拜登的最新支持率为37%,较今年3月下降6个百分点,更较去年7月同期的55%大幅下滑18个百分点。调查显示,物价上涨是民众在经济议题上的最主要担忧。高达96%的受访者表示担忧食品与消费品价格上涨,对汽油与能源价格上涨表示担忧的民众也有94%。
3、美联储加快货币政策紧缩步伐的可能性骤增
为应对高企的通胀,最近几个月美联储连续加息。具体来看, 3月加息25bp,5月加息50bp,6月加息75bp(自1994年以来最大幅度的加息),幅度一次比一次大。与此同时,美联储从6月1日开始缩表。
数据显示,随着通胀进一步上升,美联储7月加息100 bp的可能性大幅增加。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FedWatch工具,截至7月14日中午,美联储7月加息75bp的概率为17.9%,大幅低于一天前的92.4%,而7月加息100bp的概率则从一天前的7.6%飙升至82.1%。
4、货币政策加速紧缩对美国自身以及全球经济的影响不容小觑
首先,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上升。在6月通胀数据公布后,美国2年和10年期国债倒挂明显加剧。10年美债收益率一度降至2.935%,而对美联储政策调整更敏感的2年美债收益率升至3.148%,倒挂幅度从7月9日的1bp扩大到213 bp。从近20年的情况来看,2年与10年期美债期限利差出现过3次倒挂的情况,分别是在2000年2—12月、2006年2月—2007年3月和2019年8月。以上美债期限利差出现倒挂后,均伴随着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其次,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将增大。根据我们在《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分析》(以下简称“报告”)一文中的分析,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的外溢影响渠道可以分为直接(如资本外流)和间接两个渠道。
从直接影响来看,对于全球而言,美国货币政策加速紧缩将刺激资金加速向美国回流,加重有债务负担国家的债务偿付压力。特别是拉美地区的一些新兴经济体在面对美国货币紧缩时往往较为脆弱,历史上曾多次爆发危机。对中国而言,受到的影响不会太大(参见:报告)。
然而,货币政策加速紧缩带来的间接影响尤为值得警惕。正如我们在报告中指出的,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在货币政策加速紧缩的情况下如果出现经济衰退,将不可避免的对全球经济形成拖累,中国也不会例外。
5、建议
对中国来讲,毫无疑问,加强自身的抵抗力是抵御外来冲击最根本、最有效的手段。从最新公布的二季度经济数据来看,6月中国经济加快复苏,对于成功完成二季度GDP正向增长目标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中,消费反弹是经济回升的基础,出口和基建是复苏的重要动力来源。但与此同时,工业生产依然承压,房地产投资对于经济的拖累依然很大。总体来看,未来中国经济依然面临着一定的压力,一方面,应采取科学的防疫措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另一方面,加大稳经济政策的实施力度,从而进一步夯实中国经济基本面,抵御外部冲击带来的影响。
——
文 | 于明 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联系我们 | yicairi@yicai.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