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里神奇的供品(非遗广东地藏王菩萨祭典)

七月三十装路香是珠海市斗门区群众祭祀佛教地藏王菩萨的传统民俗活动相传,过去当地群众为祈求地藏菩萨庇佑,曾于农历七月二十九前往当地龙归寺祭祀,并立下例规将七月三十定为装路香舞火龙日,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寺庙里神奇的供品?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寺庙里神奇的供品(非遗广东地藏王菩萨祭典)

寺庙里神奇的供品

七月三十装路香是珠海市斗门区群众祭祀佛教地藏王菩萨的传统民俗活动。相传,过去当地群众为祈求地藏菩萨庇佑,曾于农历七月二十九前往当地龙归寺祭祀,并立下例规将七月三十定为装路香舞火龙日,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

农历七月三十日是地藏王菩萨成道日,傍晚时分,当地村民便在自家房屋四周及门前小路上安放自制的香墩,每个香墩间隔1尺,上插三支香,沿路至禾塘和村社等地,然后各家进行祭拜仪式,寓意五谷丰登、一路兴旺、人寿年丰、国泰民安。祭祀之后,全村成员在村街集中,在特制的龙身上插满点燃的香枝,并在锣鼓声中,一人舞动龙珠、一人舞动龙头,之后上百人手持龙身和龙尾,沿着村街舞动前行。整支队伍行走、舞动之间,仿佛一条翻腾舞动的火龙,负责舞龙头的人还适时做出躬拜地面的动作,寓意向地藏王菩萨鞠躬行礼。舞火龙仪式过程中,孩子们唱起传统的童谣,“细佬仔,小儿童,七月三十舞火龙,希望神灵多保佑,太平盛世乐无穷”。

七月三十装路香活动的香枝和火龙均为当地人家所特制,如香枝是以粉丹竹、广宁竹的竹枝经裁截、破削香骨、蘸染香脚、搓粘香肉、晾晒而制成的;香墩多用蕉树头或番薯、芋头、南瓜、萝卜、冬瓜等切成,或以粘土捏制而成;而火龙制作,除了头尾以铁丝等塑形以外,龙珠由整个南瓜充当,而龙身架分由各家自行准备,多用蕉梗并排而成,以方便插香枝。为祈求地藏王恩赐鸿运福气,村中家家户户都制作一段或几段龙身架参与舞火龙活动。

七月三十装路香的传统习俗表达了民间祈求太平盛世,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体现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群众朴实无华的性格特征,在当地民间具有广泛的参与性;七月三十装路香活动具有独特的形式与内容,为研究岭南地区民间信仰的形成、发展与衍变提供了有力证据。

目前七月三十装路香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