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一开始也是个好姑娘(你不知道的潘金莲的另一面)

我问身边诸君,对潘氏印象如何?或不甚了解,自然无从评价;或直骂淫娃毒妇,与西门庆私通不说,竟还听王婆怂恿,谋杀亲夫,可恨!可恨!这自然是熟读《水浒》,为武大鸣不平者。除此之外,倒也还有几位神色可疑,面露羞怯,不知是否忆起了葡萄藤下假山洞中的事……

潘金莲一开始也是个好姑娘(你不知道的潘金莲的另一面)(1)

《水浒》中女性形象太单薄,潘金莲在其中不过是淫妇序列的一员,但兰陵笑笑生选择了她,以《水浒传》中本事为引子,敷演出了一部《金瓶梅》。在《金瓶梅》中,兰陵笑笑生把余下八分之七(海明威冰山原则)的潘金莲展现给了我们。

颇有情趣

列位莫要想歪,此处所讲乃是生活情趣。潘金莲身上有何生活情趣呢?我们先要谈谈什么是生活情趣。私以为,能成为情趣的,是那些在实用价值之外的东西,有点儿"无用之大用"的味道,譬如李清照赵明诚夫妇的赌书泼茶。潘金莲的情趣,在第三十八回雪夜弹琵琶处显露无疑,西门大官人今日又去到了李瓶儿处,金莲心内凄然,拨弄起琵琶簌簌落泪。每每读到此处,我都疑心,自己看的莫不是《甄嬛传》?可惜嬛嬛弹琴能引来果郡王的长相守,曲意相通,潘金莲却只能斯人独憔悴了。

能做诗文

潘金莲行事泼辣放荡,看她多了,只觉有几分凤姐的味道,看来说《金瓶梅》启发了《红楼梦》,也并非没有道理。潘金莲家世、地位、境遇都逊色于凤姐远矣,独一样占了先——识字。不仅识字,还会作些小词,第十二回里因西门庆流连在妓女李桂姐处多日不归,潘金莲让小厮去寻,还带去了一封"情书":黄昏想,白日思,盼杀人多情不至。因他为他憔悴死,可怜也绣衾独自!灯将残,人睡也,空留得半窗明月。眠心硬,浑似铁,这凄凉怎捱今夜?只可惜是送给了目不识丁的西门庆,自然是对牛弹琴了。后来得遇陈敬济,二人以纸传情你来我往的,倒也算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除此之外,潘金莲对生死的态度是最让我惊艳,第四十六回里讲到算命,金莲摇头直称不卜,"随他明日街死街埋,路死路埋,倒在洋沟里就是棺材",这比起红楼梦里"终须一个土馒头",又洒脱了不少。

说了潘金莲的另一面,我不是想要为她翻案为她正名,只是由她而起,能对古代女性生存有些思考。

《琵琶记》,元末高明的南戏剧目,故事的女主角赵五娘。蔡伯喈进京赶考高中状元,有孝有节的赵五娘在家中奉养双亲艰难度日,但这不是书生负心的戏码。蔡伯喈"全忠全孝",无法违背父母之命才离家赶考,上命不容推辞才娶高管之女,他内心也痛苦挣扎,但他的痛苦和赵五娘的经历相比,就恰如"你只不过是失去了一条腿,紫菱失去的可是她的爱情啊"(这里并没有贬损蔡之意,毕竟比起陈世美之流,他已经好太多了)。

《窦娥冤》,妇孺皆知的元代杂剧,关汉卿所著。窦娥的遭遇不消我赘述,同样是孝顺婆母,坚守节义。窦娥最终沉冤得雪了,可我们回想一下,是什么促使她沉冤得雪了。是她不放弃的一次又一次翻动案卷,是恰好窦天章是她的父亲,如果窦娥没有那么坚持,如果不是她的父亲甚至是个大贪官,那将会是什么结果。更令人细思恐极之处在于,后者的概率是不是比前者大得多。

潘金莲一开始也是个好姑娘(你不知道的潘金莲的另一面)(2)

《牡丹亭》,明代传奇,汤显祖著。杜丽娘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大胆的女性,她可以为情而死,又能慕色还魂,最终得以与有情人长相厮守,剧情有了个看似圆满的结尾。但汤显祖的高明之处在于,圆满的背后是虚幻在支撑,因至情得以死而复生自不必说,结尾皇帝证婚,若不是在故事中,哪里会有这样的事情?

潘金莲一开始也是个好姑娘(你不知道的潘金莲的另一面)(3)

潘金莲、赵五娘、窦娥、杜丽娘,这些文学史上女性形象的背后是当时一个个鲜活的女性生命,多少女性没有窦天章这样的父亲,没有花园里的奇遇,等不来皇帝的证婚,甚至连像潘金莲这样曾经绽放过都不可得,就这样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里蹉跎。我不知她们怎么熬过自己的一生,也不知自己若是生在那年月该当如何,只能用手中之笔,品读她们的悲喜,留下自己的哀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