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哲学而死 观点为哲而学
撰稿:颂明
当下的学人有一个特点,喜欢杜撰“名言”,比如说“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积极态度。”“我的学习我做主。”“哲学就是想大问题。”云云。笔者也东施效颦撰一个词语“为哲而学”。这里的哲就是聪明、思辨的意思。读书是为了变聪明、有思辨能力,而不是变糊涂,变傻。
想必有人会反唇相讥:不是说开卷有益吗,读书怎么会使人变糊涂、变傻呢?
其实开卷有益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善读”,即有正确的学习目的、态度和方法。
我们这一代人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的就是学习的目的。目的不明就难免浑浑噩噩。你为名利而读书,为自我标榜而读书也是一种目的,只是这个目的太小了,局限性太大了,就很容易变傻;利令智昏也是一条规律。
读书的选择性也是“善读”的另一重要内容。信息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信息泛滥、鱼龙混杂,各种思潮汹涌而来。为避免被蛊惑,读经典就成了开卷有益的第一要义。读经典不仅仅能够增长知识,更有利于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锐利的目光,掌握“望远镜和显微镜”。
就学习方法而言,把读书与实践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才是根本。立足于做事而读书,其方法与技巧就在其中了,效率也是最高的。脱离了做事,脱离了实践而读书,就是再好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恐怕都只能是南辕北辙,事与愿违了。
单说道理很难说清楚,还是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比较好。笔者对当前文科教学的“不得法”深恶痛疾。照本宣科讲一些空洞理论,尤其是只迷恋一些洋理论,完全不顾中国的实际,不顾学生实际能力发展的实际,结果把学生培养成了眼高手低的空谈家,就连写文章也套路化了,从网上剪接拼凑甚至直接用“软件”写诗作文,先从精神上沦为了人工智能的“奴隶”,人也随之“退化”。
新中国老一辈文化教育人是怎样读书办教育的呢?拿一所水利学校为例。1950年,国家决定治理淮河,“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可那时候人才稀缺啊。水利部就把水利学校建在了治淮前线,一边干一边教学;很快就培养起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水利专家。再拿写作教学来说,让学生直接深入生活动手创作,作品出来了,书读成了,人也成长起来了。
现在有些人抽掉实践与做事而单单去鼓吹“仰望星空”,那就是把人变傻的一种最有效方法。泰勒斯仰望星空也是为了预测天气,有着明确的现实目的。现在有人故意抽掉泰勒斯的仰望星空的“唯物主义”哲学内核反而将其虚化,进而直接将哲学虚化,最著名的就是某教授的“哲学的意义是什么?就是疯子在提问,呆子在回答”,彻底否定了哲学的“工具性”即哲学的实践意义。
人类从火、石头、木棍、泥巴开始,在不断地寻求新工具的同时发展起了哲学。哲学也成了人类洞察事物本质的“望远镜和显微镜”,从观象台到宇宙飞船,人类仰望星空的工具在不断发展着,哲学也成为了人类自身解放的锐利武器。那些嘲笑哲学工具性的人貌似“伟大”,其实就是从本质上否定了哲学的本身。同时,他们也彻底否定了他们自己,使自己变得一文不值。
2022年5月4日星期三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今日头条·八公山视界”,欢迎评论留言!让我们一起在图文中内省于心,外察世界,感受生活,升华自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