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发展史(从大哥大到智能机)
与朋友相约的下午茶你随手发送了一条微信给朋友,告诉他你正在赶来的路上,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智能机发展史?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智能机发展史
与朋友相约的下午茶
你随手发送了一条微信给朋友,告诉他你正在赶来的路上。
朋友问你在哪儿,他可以过来接你。
你嫌打字麻烦,发送一条语音消息给他,告诉他不用,你认识这条路,可以自己找到位置。
朋友说你是路痴,偏不相信。
你和朋友打赌,赌十分钟后如果到不了目的地,就给他发个红包。
朋友哈哈大笑,说他赢定了!
你立即拍了一张路边街景照片传给他,力证自己找到路的信心。
朋友逗你,该不是上次拍好的吧?
你二话不说,发送了自己的实时定位,心里已经做好打算,如果再不相信,视频通话,马上视频!
你随手完成了这一系列操作,没有借助任何人的帮助,当然也没有造成什么过大声势引起围观,只是轻轻动了动手指。
这一切,普通得像路边花,林中树,空中浮云,脚下尘土。
反倒在家中偶然翻到一封40年前的泛黄信封,一边惊叹一边吐槽:
“妈,你们原来这么老土的吗?”
你出生在湖北,只隐约记得小时候家中有一台固定电话。书信这种东西,虽然曾在学校学习过写法,但没有一次实用的机会。你想象不到,曾经你的父辈们,全是靠它互通往来......
书信:纸短情长
道不尽太多涟漪
家住汉口的李爷爷年近七旬,家里珍藏着一些老书信,他说,小时候,人们通讯主要靠书信、电报和两条腿。谁家要办个大事儿、喜事儿,都是骑上自行车挨家挨户通知。如果是外地,就得写信或发电报。“那时候,中学生通过书信交笔友,是很流行的事。”
李爷爷说,每次给朋友写信都是改了又改,然后誊抄在印有风景的彩色信纸上,贴上邮票,郑重地投入绿色的邮筒。然后每日期盼着来自远方的回信。
电报:指尖的跳跃
汉口电报局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武汉三镇开始铺装电报等电讯设备和网络。“去电报局拍电报”是很多市民生活中一件大事,“家有急事速归”是几十年前大多数电报的标准内容。
李爷爷六十年代参加工作,他回忆起40年前的一次出差,因突发急事必须要跟工厂联系,迫不得已使用了加急电报,但因为要说的事情牵涉到英语的专有名词,反反复复地发了四封加急电报,花了两天时间才把事情说清楚,“那时候的通信啊,实在太难了”。
固定电话:一圈又一圈的思念
你还记得你家
第一部座机的号码吗?
20世纪80年代,个人家庭安装固定电话还是个新鲜事儿。因为安装固定电话不仅价格高,还需要经过电信部门领导的审批,所以那时候,在武汉安装电话的家庭屈指可数。
刘先生小时候家里有幸安装了电话,他说,那时候人们没有什么隐私概念,谁家安了电话,都会被印在电信部门当年出版的通讯录上。
他还记得装电话那几天,家里就像办喜事一样,邻居都会借故来看看,或是打个电话。
BP机、大哥大
大哥大:
黑如乌鸦,笨如石头
1999年大学毕业后,刘先生应聘到一家电脑公司做销售。第一个月的工资,他用来买了部BP机。有了BP机,工作就方便多了。有人呼他,他就找公用电话打回去。
20世纪90年代,虽然已经有了“大哥大”,但人们的工资水平每月二三百元,一部大哥大要上万元,加上数千元的号码费,“大哥大”成了身价的体现,多少人曾以拥有一部“大哥大”为荣。
QQ、MSN
进入21世纪,互联网逐渐发展起来,人们通过网络实现通讯成为可能。最初,人们上网都是去网吧,1小时要七八元。刘先生回忆到,那时QQ还没有出现,大家都是通过聊天室认识同城的网友。
2003年,QQ的出现开启了网络通讯的新天地,人们通过QQ联系同学、亲友,认识网友。刘先生的第一个女朋友就是通过QQ认识的。
智能手机:指尖的世界
21世纪,黑白屏数字手机出现,相对亲民的价格加上易于携带,很快便取代了“大哥大”,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而电信用户也在那些年飞速增长。时代催生了很多手机发烧友,移动通讯的普及带来的另一个明显变化就是,公用电话亭逐渐减少,直至成为历史。
一机在手
天下我有
如今,随着湖北经济的迅速发展
智能手机的普及率逐年增长
几乎已做到人手一机
你能想象的出
没有手机的一天要怎样生活吗
改革开放40年来
“通讯”二字的意义
早已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
更是人们对现代生活的一种诉求
你无法想象的
不仅是没有手机的生活
还有现代通讯科技
是怎样以其巨大的力量
改变人类的社会生活
并推动着时代发展的步伐
毫不夸张地说
通讯业的发展为人类开启了
新世界的大门
我们也期待着未来世界的更多惊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