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繁东湖旅游景点(康庄大道40年四川成都)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成都,位于四川省中部,是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中心城市。成都是古蜀文明发祥地、中国十大古都之一,孕育了金沙遗址、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等众多名胜古迹。公元前四世纪,古蜀国王开明九世于“广都樊乡”(今双流境)“徙治成都”,以“周太王从梁止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名成都,相沿至今。
成都市下辖11区、4县,代管5县级市,总面积14335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1604.5万人。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
图说:成都国际铁路港。
川藏线的起点成都,是318国道的重要节点城市。
这几天,四川省美术馆正在举办摄影展,一楼展馆内的两张巨幅照片,从同一角度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成都市区变迁——
几十年前,入目皆是低矮平房,最高的不过十多层,府南河垃圾淤积,远处还有好几个烟囱正在“吞云吐雾”。
如今,锦江(府南河)宛如一条镶了翠边的蓝宝石缎带,从高楼间蜿蜒而过,好一番“锦江春色来天地”的都市盛景。
城不改址三千载。如果仅从时间维度而言,40年,不过是这座古都漫漫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小小浪花;然而,这些年掀起的变化之潮,尤其是在城市交通、旅游文化、先进制造业、扩大开放等方面的发展,却可谓波澜壮阔,重若千钧。
蜀都道
便捷通达 立体成网
1967年,成都市民黎志均想尽办法弄来一张紧俏的“车票”,花近半年工资,咬牙买了一辆上海永久牌自行车。从小伙子骑到老头子,从碎石路、泥土路骑到柏油路,这辆车陪伴了他整整51年。黎志均说,这曾是我们全家的交通工具。
上世纪90年代前,成都的大街上很少有汽车,人们主要靠自行车出行。早晚高峰,街头巷尾时常涌动着潮水般的单车“大军”。
图说:成都知名景点九眼桥。
“当时成都的公交车非常少,线路也少。”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谭继和回忆,从市区到龙泉驿,30公里也要花三四个小时;去都江堰,得花上6小时;想去看看国宝,即使一大早出发,赶到大熊猫基地也要下午了。
“改革开放后,成都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交通发展。”谭继和说。二环、三环、绕城高速……市区交通变迁,从线到网,立体成形。如今打开导航,到龙泉驿、都江堰、大熊猫基地,车程都不过一小时左右。
最为成都人津津乐道的,当属近十年间从无到有的地铁。2010年,成都有了第一条轨道交通,这也是西部地区的第一条地铁。目前,成都地铁开通运营线路6条,在建10条,不仅承载着重要的公共交通功能,也成为都市形象的“新名片”。
市区交通顺畅的同时,远距离出行也越来越便捷。
1995年9月,四川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全线建成通车。
2017年12月,西成高铁开通,原本十多个小时的路程缩短为3个半小时,标志着成都北上出川高铁大通道形成。
就在一周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跻身“全球5000万机场俱乐部”。与此同时,在城市的东南部,一座新空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宛如太阳神鸟驮日凌空,自信高昂地展翅腾飞。
公路、高速、高铁、空港……蜀道行,从难到易,交通系统立体成网,天涯也成咫尺。
宽窄巷
“网红”古都 旧城新颜
“和我到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喔……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一曲民谣,唱火了一座城。曾几何时,成都是不少人的旅途“中转站”,如今已成为游客青睐的“网红”目的地。
成都的名胜古迹蜚声中外,自然风光绮丽多姿。麻辣鲜香的四川美食,勾起无数“吃货”兴味;悠闲怡然的生活美学,更是让人心生向往。
图说: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成都著名地标之一,是老成都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的最后遗存。青黛砖瓦的四合院落,沧桑斑驳的墙体,古老的门头与拴马石,街檐下的老茶馆……冬日,金黄色银杏洋洋洒洒飘落在旧街巷间,引来不少游客“打卡”合影。
“上海可贵的是新天地,成都可贵的是老天地。”谭继和曾是这片区域规划专家组成员,为宽窄巷子的保护性建设与开发花费不少心血。而今,“老天地”里保留历史文脉的同时,也翻出了新花样。映照在川西瓦檐窗花边的,除了皎洁月色,还有璀璨霓虹;茶水浸润滋养千年古都,也飘起袅袅咖啡香。巷陌深处的市井烟火犹在,现代都市的生活格调开始蔓延。
文化符号细致融入城市血脉,宽窄巷子不是成都跨越古今的唯一记忆。人潮熙攘的成都东站内,三星堆人面像成为设计元素,浪漫震撼;新地标太古里商圈,里弄纵横交织,汇聚古韵与时尚。
传统与现代,古老与年轻,慢生活与快节奏……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自然地融入千年历史积淀,不仅不显突兀,更赋予成都独特的神韵与魅力。
今年国庆黄金周,成都接待旅游1463.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5.75亿元,居全国城市第一位。“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内最热出行目的地”……盛名之下,成都的城市形象与影响力也不断提升。
黄田坝
国之重器 筑梦蓝天
“黄土桥过,水田旱地,飞机坝子”,从中各取一个字,黄田坝的名字就这样叫开了。昔日,这里还是成都西南的郊野荒地;而今,数千架“战鹰”从这里起飞,翱翔蓝天,数以万计的民机部件从这里起运,走向世界。
图说:歼-20英姿。
从1958年破土动工的国营132厂,到如今我国航空工业歼击机研制的重要基地——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无数航空人在黄田坝这片土地上奉献青春,挥洒汗水。
1988年进厂的铆装工人刘时勇就是其中之一。他需要将成千上万待组装成型的零部件,通过铆钉穿过制作的孔径铆接在一起,像拼图一样安装到战斗机身上。整个铆装过程中,最考验手艺的就是制孔。不过头发丝五分之一的孔径误差,却关乎装配质量与飞行安全。
头戴眼罩、手握铆枪,30年来,刘时勇夜以继日地与0.01毫米的操作精度较劲。歼-7、“枭龙”、歼-10、无人机……他参与组装的战机多达上千架,亲眼见证航空工业的跨越发展。
“以前厂区硬件设施比较简陋,机床陈旧;现在,不仅设备越来越先进,工作环境也越来越人性化了。”谈起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刘时勇感触颇深,“物质条件变好的同时,让我获益最多的是文化技能方面,我得到了许多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三十年前,他是从仪陇县偏僻山村走出来的普通工人;三十年后,他已成为全国劳模、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
正是因为无数像刘时勇这样的航空工匠的不懈努力,成飞实现了从模仿测绘、改进改型到自主研发,从亦步亦趋到跻身前沿,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扬的历史性跨越。
今天的成飞,产品谱系日益丰富。不仅战斗机更新迭代、无人机迎头赶上,在民航方面也先后参与ARJ21、C919和AG600等项目的研制,波音、空客、达索、以色列IAI等世界著名航空企业纷至沓来,成为国际知名的民机制造商和中国民机产业的中坚力量。
青白江
驶向欧洲 联通世界
2013年,第一列中欧班列(成都)从青白江启程,开往远在9826公里之外的波兰罗兹,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机务段司机仲俊斓是首发驾驶者。
之后的每年12月31日晚11时,无论身处何地,仲俊斓总会赶回位于青白江的城厢站——中欧班列(成都)的始发站。1月1日凌晨,新年第一辆中欧班列总是由他“掌舵”,满载货物,驶向远方。
“刚开行的那几年,运出去的商品大多是零配件和电子产品,拉回来的几乎都是葡萄酒。”仲俊斓说,当时中欧班列(成都)只到波兰罗兹,而现在已经连接境外23座城市、境内14座城市,打造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从国外拉回来的品类也变多了:咖啡、零食、化妆品、婴儿用品、保健品等应有尽有,阿根廷的红虾、白俄罗斯的牛肉,都能运回来。
仲俊斓爷爷是上海人,解放前在沪从事铁路工作,是修内燃机车的一把好手,为支援西南发展来到四川。仲父也从事铁路工作。身为不折不扣的“铁三代”,仲俊斓对铁路的发展变迁怀着很深的感情。
“铁路可以串联起城市与城市、国家与国家。”仲俊斓说,“从商品运输到文化交流,在我眼里,中欧班列就是一带一路的纽带。”
从第一列开出到现在,每年中欧班列的发车数量越来越多。今年6月28日,中欧班列(成都)成为全国首个累计开行量达2000列的班列,开行数量连续三年位列全国第一。这条通道已成为国内开行频率最稳定、开行速度最快捷、运输价格最经济的亚欧经贸物流国际通道网络。成都这座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城市,一跃成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桥头堡。
从半封闭内陆腹地向全方位开放高地迈进,中欧班列是成都加速融入世界的缩影。改革开放40年来,成都与228个国家或地区建立经贸往来,外贸进出口总额近20年增长26.5倍。成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已经与全球89座城市缔结友好城市或友好合作关系。
新民晚报记者 杨洁 曹刚/文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图
【改革开放里程碑】
1987年9月,飞往加德满都的航班在双流机场起飞,成都拥有了第一条国际航线。
1988年8月,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始筹建;1990年获准成立;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5年9月,四川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全线建成通车,不仅缩短了成都到重庆的时间,也为沿线资阳、内江等地提供了便捷途径。
2014年10月,四川天府新区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是中国第11个国家级新区。成都片区规划范围1484平方公里,约占整个四川天府新区规划面积的94%。
2016年5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开工建设。这是我国“十三五”规划中计划建设的最大民用运输枢纽机场项目,定位为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等级最高的航空港。
2017年4月,“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成都自贸区密集出台了制度创新和改革举措,包括发行全国首单银行间市场“双创债”、率先推出中欧班列物权化多式联运提单“第一票”、“中国—欧洲中心”项目全面投运等。
2017年12月,西成高铁全线通车,重庆、成都、西安三城之间的铁路行程被缩短到1至5小时,“西部黄金三角”从概念走向现实。
【我的成都故事】
“我在川藏线上跑了30多年”
王春雄
王春雄年近50,是土生土长的邛崃人。邛崃属于成都市,是318国道从市区通往雅安必经的第一站。他从16岁开始学车,在这条川藏线上跑了30多年。
都说川藏线危险,弯多、路窄、海拔高,以前更是状况不断。大冬天,积水在路面结冰,轮胎上必须挂链条才能不打滑。
二三十年前,这里路况还很差,如果遇到塌方或事故,经常要堵上十天半个月。这时,我就把车交给当地的“守车人”,让他们帮忙看着,再回县城或老家等消息。等路修通了,再过去,上世纪90年代还经常这样。
有一年腊月二十八,我从拉萨运货回来,身边还带着1岁多的小侄女。原本第二天就该回成都了,谁知正遇上二郎山有路段塌方。我只好把车留在那儿,自己爬山回来。山路紧挨悬崖,危险得很,同行的司机带了一只过年用的公鸡,一不小心还掉下了山。我用军大衣把娃娃裹紧,背在身上,朋友背着行李,天寒地冻的,我们就一路走到天全县,走了整整一天,才搭上车回到邛崃。等在家过完正月十五,路才修通,我再去取车。那时候走二郎山真难,“上山半天,下山半天”。后来打了“洞子”(隧道),只需要10分钟了。
以前我跑趟拉萨,来回至少要半个月。那时候治安不好,有时还会遇到路霸把大石头放在路中间,拦路打劫,我十多年前也被抢过。晚上不能跑车,就找个“鸡毛店”休息一下,第二天再早早地走。
现在时间缩短了一半,治安也好多了。我们基本上都在车里自带的卧铺睡觉,随便停在路边的服务站就能睡,一点也不担心有人来偷来抢。
以前的318是土路,大部分路段只够一辆车过。前面的车一开,扬尘漫天,跟在后面什么都看不见。后来修了好几次,“黄路”成了“黑路”,基本上都是两车道宽,好开多了。
现在,我经常能看到公路边有自驾游的小车、摩托车、自行车……来看沿途美景的人也多了,这条路愈发热闹起来。
【旅途札记】
两座桥 一块碑
在成都下属县级市邛崃,有一座“川南第一桥”,已有180多年历史,连接老318国道,是昔日出川进藏的唯一通道。几十年前,货车就在这里排起长龙,翻过桥,去拉萨,去远方。
图说:本报记者在318国道2564公里处。
我们也驱车开过老南桥,驶上老318。路上基本保留原貌,窄处仅供一辆车通过,泥路两边种着绿油油的青菜,尽管翻修过,还是有些颠簸。当地人说,这条路已经基本废弃,老南桥也早已冷清;在不远处修了一座平坦宽敞的新桥,那是新318的所在地。
318国道2564公里处,是距离两座桥最近的一块里程碑。我们兜兜转转一下午,几番错认因道路合并而“鸠占鹊巢”的108里程碑,才终于找到了它。当地人说,随着城市建设发展,318国道几次修整拓宽,成都境内的不少碑也随之消失了。
从老318到新318,两座桥,一块碑。寻碑,亦寻找历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