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绛的个人简介(亲自送走女儿和丈夫)

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她能伴君走天涯,也能打造自己的一片天。

大家好,今天给你带来的是梅子的《杨绛传》。

北京出生,随父不停搬迁

1911年7月17日,辛亥革命那年,杨绛出生于北京,父亲为她取名杨季康,小名阿季。

关于杨绛的个人简介(亲自送走女儿和丈夫)(1)

两个月大,就开始随父不停搬迁。小学曾就先后读于北京女师大附属小学和无锡大王庙小学,小时候的阿季快乐活泼,惹人怜爱。

12岁就读上海教会学校启明女校,三年后,阿季求知若渴的青葱岁月在苏州振华女中度过,她的文学积累基本在这里完成。

父亲对她的教育是充满爱的宽松教育,鼓励她广泛阅读 ,为她在文学创作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振华女中,阿季的英文水平,越来越好,她开始阅读英文小说。

无字的笔记

不做弄虚作假的事,不说虚情假意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装腔作势,做事大大方方。

关于杨绛的个人简介(亲自送走女儿和丈夫)(2)

有一次学校请章太炎来讲掌故,让阿季记录,谁知她一句也听不懂他的一口杭州官话,但是总不能装模作样地乱写吧,阿季做不到,就一字未记,后来这事还上了苏州报纸:说章太炎先生谈掌故,有个女孩子上台记录,却一字没记。

曾经被同学们嘲笑,很尴尬的事,老年时的阿季已经释怀。

大学铸就芳华

阿季在振华女中不但能力强,成绩也是名列第一。原本想考清华的她,无奈那年清华不到南方招生,南京金陵女子大学以第一名的成绩录取了她。

1928年,17岁的杨季康最终选择了男女同校的东吴大学。

在选择专业时,父亲建议:涉世太深的女子未必能够拥有平凡的心境和快乐的生活,我不希望你看到这世间太多的不平,你只需要拥抱最有诗意的生活,度过云淡风轻的一生就好。这个世界没什么该不该,喜欢什么就学什么。”

在东吴大学她多才多艺,成绩最好,为她奠定了才女的地位。

关于杨绛的个人简介(亲自送走女儿和丈夫)(3)

除了学习专业课,她大量阅读中外名著,又学习了法语。

1932,学校因学潮停课,杨季康去了北平,借读清华,心想才能事成,这次她圆了自己的清华梦,去研修自己喜欢的外国文学。

年少时的梦想使她在这里露出了美丽的笑颜。

清华大学是杨季康久存于心的圣地,清华研究院的外国语文学系任课老师,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为杨季康的剧本创作和文学翻译奠定了基础。

1933年杨季康考入清华研修院,她和清华图书馆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很多年后 ,她还能回忆起图书馆的点点滴滴,所经历过的乐趣。

爱书的人总能在墨香之中找到知己与快乐,这种感觉只有自己体会。

一切都是最好的遇见

在清华研修院,杨季康选修中文写作课,授课老师是朱自清,从此开启了文学创作的大门,再也没有停下,朱自清发掘了杨季康文学创作的潜质,她的第一篇文章《收脚印》,虽然阅历尚浅但思想深刻,让朱自清赞不绝口,随即推荐给《大公报》的沈从文,很快发表了。

人生最好的遇见就是才华互相吸引。朱自清因她的才华将她推荐给沈从文,然后结识林徽因,所有的遇见,都是最好的安排。

邂逅白马王子

在清华,风华正茂的杨季康只是默默地在读书,直到在古月堂的门口她见到了钱钟书,一眼万年,四目相对两人便有了情愫,这一眼让他们忘记了世界的存在,好像认识了好久,一场浪漫的邂逅,注定了一场旷世奇缘。

关于杨绛的个人简介(亲自送走女儿和丈夫)(4)

深陷爱河,迎来旷世姻缘

钱钟书经常写信给杨季康,大才子还把动人心弦的情诗刊登在了《国风》半月刊上。

生在动荡的年代,接受过最好的教育,爱上最好的对方,他们很幸运,也令人艳羡。

杨季康清华大学毕业回苏州一个小学教书,分开的日子,思念如杏花雨,杨柳风,有苦涩也有甜蜜。

幽默有才又深情的钱钟书终得杨季康芳心,1933年初,一段珠联璧合的爱情终定姻缘。

订婚后不久,钱钟书毕业到上海光华大学教书,杨季康考上了清华大学研修院。两人分开两地,钱钟书更是文思泉涌,写了无数表达相思之情的情诗,两人只能靠书信解相思之苦。

结识叶公超

在清华任教的叶公超让杨季康翻译了《共产主义是不可避免的吗?》这篇译稿,很快在《新月》上刊登了出来。这是杨季康第一篇译稿,后面又陆续翻译了一些作品。

成长的过程中,如遇到高人指点,可以少走很多坎坷路。

分别后,书信是岁月里那一抹希望,在浮华的世间相互温暖。“自是欢娱常苦短,仙游七日已千年”,钱钟书去北京看望杨季康后,曾作诗留念见证情真。

他是她要嫁的人,她也正是他想一生陪伴的人,这是最好的婚姻生活。

1935年,为了能陪钱钟书出国留学,杨季康休学和钱钟书举行了婚礼,两人的结合,被人称为双剑合璧,一段旷世好姻缘。钱钟书英气流动,杨绛则青光含藏。

英国逐梦

杨季康和钱钟书从无锡出发,在海上漂泊了一个月,到达了英国,这一趟旅行,杨季康发现了钱钟书生活不能自理,很多生活小事他都做不来。

但爱一个人,就会爱他的一切,有时也包括缺点,就如杨季康,她像照顾一个孩子一样照顾着钱钟书,无怨无悔,一路相随。

关于杨绛的个人简介(亲自送走女儿和丈夫)(5)

在牛津,饱览群书

在英国牛津大学,钱钟书由官方办理入学,而杨季康只能作为旁听生选读自己喜欢的课程。

在牛津世界一流的博德利图书馆,他俩嗜书如命,书海遨游,读书做笔记,乐此不疲,令人艳羡。

杨季康没有功课,有更多的时间大量阅读,储备知识,提高英语水平。

读书,交友,探险,就是他们在牛津的生活。所谓探险,就是去一些没去过的新奇的地方。

刚到牛津,他们租住在当地一个叫阿金的人家,后来伙食越来越不好。为了让钱钟书能吃饱吃好,杨季康决定自己租房子,自己烧饭。

这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柔弱女子为爱打造了一个温馨的家,愿意为最爱的他做一切家务活。

笨手笨脚的钱钟书会为杨季康做早餐,杨季康也一次次的实践,终于让钱钟书吃上了家乡的红烧肉,异国生活不易,但他们相知相伴,互相体谅。

永远灿烂的妻子

因为爱,杨季康陪钱钟书山高水长无怨无悔,也接受他的不足与孩子气。杨季康克服困难,为最爱的人在国外营造了一个家,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

在牛津借读,杨季康有大量时间无忧无虑地遨游书海,就没有继续争取学位,这也是杨季康淡泊名利的地方。

巴黎伦敦探险

杨季康陪钱钟书牛津求学,钱钟书也愿意陪杨季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关于杨绛的个人简介(亲自送走女儿和丈夫)(6)

放暑假时,钱钟书陪她游巴黎游伦敦。

风华正茂的杨季康是一个既现实又浪漫的人。优雅从容,胸怀宽阔,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想象,在当时的时代,这样一个见多识广,博览群书的女子实属少见。

陪读虽然自由自在,但谁都渴望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正如杨季康所言: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

杨季康喜欢文学巨著,外面的世界对她更有吸引力。

虽身陷柴米油盐,她身上那种由内向外散发的书香气息书卷之气,是一般女子无法企及的。

在巴黎游玩期间,杨季康偶遇清华的同学盛澄华,决定听从他的建议去巴黎读书,并委托他注册巴黎大学的入学手续。

在牛津诞下爱女

回到牛津,杨季康怀孕生下女儿钱瑗,这也耽误了杨季康的读书计划。

钱钟书提前找最好的医生和病房,不让她受委屈。在杨季康生产这天,总是迷路的钱钟书来来回回跑来医院四趟。

在杨季康做月子期间,钱钟书一个人频频在家里闯祸,总来向杨季康求救,杨季康像呵护一个大孩子一样,不厌其烦地安慰他她会处理麻烦,这可能是我们常人无法理解的爱。

关于杨绛的个人简介(亲自送走女儿和丈夫)(7)

变身“我们仨”

有困难找爱妻,钱钟书就像一个单纯的孩子,很依赖杨季康,也很信任她,杨季康的智慧就是只给他分享甜蜜。

杨季康用爱与包容为他撑起一片爱的天空,充满智慧的女人是人世间的尤物。

1936年钱钟书拿到牛津文学学士文凭,阿瑗三个月时,他们到达巴黎。在巴黎他们带着孩子发奋读书的一年,收益匪浅,他们大量读书,钱钟书的法文也超过了杨季康。

杨季康从书本之外深入了解欧洲的风土人情、语言特性、文化习俗,对她以后掌握多种欧洲语言提供了帮助。

夫妇俩把言传身教做到了极致,成就了后来与众不同的女儿。

在此期间杨季康还写出了很多优美的文章。

杨季康做妈妈半年后,她的母亲去世,在异国他乡,除了悲痛,她更加担心父亲,想念家人。

身在巴黎心系故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响,日军侵华,国难当头,家人颠沛流离,1938年8月,夫妇二人放弃了学位,选择回国。

钱钟书在1937年写了《哀望》一诗,抒发了对抗争与希望的期待。

到香港后,钱钟书为了养家,先下船离去,到西南联大教书。

杨季康辗转到钱家,为了安全,钱家现在花高价租住在公共租界内。那时,国民党已经撤军,上海随时会沦陷。

关于杨绛的个人简介(亲自送走女儿和丈夫)(8)

父亲的病在看到杨季康后竟然好了,看来亲情也能点燃生命的火焰。

钱钟书回到上海度暑假,碰到上海沦陷,无法出去,只好到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教书,这一教就到了抗战结束。

崭露头角的戏剧家

在上海沦陷区,杨季康结识了陈麟瑞和李建吾,在他们的鼓励下,杨季康开始写剧本。

所以说人生这盘棋,遭遇什么人就有可能和什么人一起改变。他们是不幸的,他们是幸运的,在不幸的时代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为三斗米折腰

上海沦陷后,杨季康到小学代课,每月工资是三斗米,杨季康乐此不疲。

关于杨绛的个人简介(亲自送走女儿和丈夫)(9)

一家三口挤居在拉斐德路8年,为嘴忙碌,也不忘填补心灵的空虚,小学代课期间,她的剧本《称心如意》上演。

在沦陷区,杨季康虽为一个弱女子,面对日本人的无礼,她敢和他们对抗。

日本人接管了那座小学后,杨季康就失业了,为了民族大义,她宁愿挨饿,也不愿为日本人做事。

面对艰苦的沦陷区生活,钱钟书发愿以后他们只有死别,没有生离。这句话最终成为箴言,他们除了死别,确实没有生离。

杨季康曾回忆说,她去代课,写剧本都是为了柴和米,战乱时期,活着就是最好的事情,艰苦的环境,也影响不了他们乐观的情绪。

《称心如意》的上演

杨季康的第一部话剧《称心如意》终于在1943年春天正式公演,得到一致好评。海报上署上了杨绛这个笔名,因为有人总把季康读成绛。

关于杨绛的个人简介(亲自送走女儿和丈夫)(10)

杨绛紧接着创作喜剧《弄假成真》,反响依然很好,因为有了杨绛的作品,中国话剧舞台从此告别改编国外戏剧的历史,有了自己的剧本、自己的天下!

如果说《称心如意》完成了从杨季康到杨绛的转变,那么《弄假成真》才是杨绛跨时代的意义,杨绛的名字代表了中国话剧剧本的崛起。

之后她又创作了《游戏人间》和悲剧《风絮》。《风絮》剧情虽是悲剧,隐含的寓意是昂扬向上的,给予观众的心灵震撼不逊于前两部喜剧。

杨绛的成功源于她深厚的文字功底,一双洞悉万事万物的眼睛,一颗通透清澈的心灵。

译本《堂吉柯德》的“被俘”与问世

新中国成立,钱钟书和杨绛受邀去清华大学任教,因夫妻不能在同校一起当专职教授,杨绛就按课时兼职,她幽默地为自己起名散工。

杨绛还是最喜欢翻译的工作,她利用课余时间翻译了《小癞子》。

没事还是喜欢穿上旗袍,在校园散步,她以为从此安心的教书育人就可以了。

短暂的好时光转瞬即逝 ,人心开始浮躁。杨绛慢慢知道了,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不能以自我为中心。

杨绛的旗袍不见了,变成了略显臃肿的深色棉服。她的修炼,从中年才开始,人们也尊称她为先生。

著名的翻译家柳九鸣曾回忆:杨绛是一个文静轻柔,衣着讲究,透着坚毅又平和谦逊的人,几年间夫妻二人接济他等10几个生活拮据的年轻人,工资大部分都雪中送炭了。

为支持钱钟书的工作,杨绛独自承担起生活的担子。她没有高攀的心,只想保其天真,做自己喜欢的事。

距离剧本创作高峰期过去十几年后,杨绛迎来翻译的全盛时期。

美学家兼翻译泰斗朱光潜也曾高度评价:中国散文,小说翻译杨绛是最好的。

1961年,杨绛翻译了5年的唐吉诃德还没完成,就遇上了文革,堂吉诃德被当做黑稿子,被“俘虏”了,杨绛悲痛欲绝。

还有人围着她家里逼她交出没发表的创作稿,甚至给她剃了光头,她都没有交出来。

1967年杨绛得到自由后,本来以为太平了,谁知节外生枝,因为杨绛做笔记,可能精神不济,把四个大跃进写成了四个大妖精,又被逼反复写检查。事后,杨绛回忆可能那时心里总被堂吉柯德闹得才发生手误。

杨绛趁着打扫厕所的工作,苦苦寻找到了堂吉柯德译稿的下落。

关于杨绛的个人简介(亲自送走女儿和丈夫)(11)

1978年,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出版,此译本读起来幽默风趣,人物活灵活现,语言流利酣畅 ,填补了我国西班牙语文学翻译译本这一领域的空白,堪称完美。

因为翻译著作被国王颁了奖,又被再三邀请去西班牙,这是杨绛的荣耀。

女儿钱瑗走了

1972年,钱钟书杨绛夫妇在周总理的关照下,回到北京,暂时住在钱瑗的大学寝室。冷飕飕的房子吹不凉他们滚烫的心,一家三口终于团聚。

关于杨绛的个人简介(亲自送走女儿和丈夫)(12)

后来借了一套房,房子里堆积的灰尘还引发了钱钟书的哮喘。

两年多后又搬去办公室住,因烟囱堵塞,差点煤气中毒,钱钟书吸入煤气摔倒后,脑门上一直留个疤。

在苦难的岁月里,他们隐忍,不怕委屈,为了文学、为了教书育人。

钱钟书杨绛的家风,还有他们的求学态度,培养出了优秀的学者钱瑗。

钱瑗和父母一样,爱读书,淡泊名利,拥有正直不阿坚强不屈的秉性。北师大毕业后,钱瑗留校任教,每天像一架上紧发条的机器,她说她要尽心竭力当尖兵。

杨绛说钱瑗是她的生平杰作。

1978年之后四年,钱瑗先后到英国进修和攻研,对文学有独到的见解,编写了《英语文体学教程》《英语言语节奏与英诗格律》等。

她主审的《英语精读课本》逐字逐句,从头至尾留下了她密密麻麻的批注。优秀的钱瑗是杨绛的生平杰作。

从小和钱钟书一样有着惊人的记忆力,能做到过目不忘,她讲的课总能运用自如,口吐莲花。

钱瑗治学严谨,勇于担当,也因为头衔很多,总把她压得喘不过气来。

永远的钱瑗

杨绛以钱瑗为骄傲,但钱瑗由于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已病入膏肓,检查结果出来已是肺癌晚期。

关于杨绛的个人简介(亲自送走女儿和丈夫)(13)

钱瑗心里明白她的病,在医院还是坚持定期给博士生、硕士生指导,还在坚持写研讨提纲,为杂志写稿子。

此时的杨绛,86岁,要照顾两个病人,钱钟书也在住院,钱瑗怕母亲看到自己的样子,不让她来看自己,每天晚上会电话报平安,杨绛就会给他们父女俩传递信息。

病到最后,钱瑗下身已瘫痪,无法进食,全身静脉已扎烂,无法注射,只能在左肩胛骨下打个孔。当她的同窗来看她,她还在以玩笑掩盖痛苦:在身上随便打洞,真残酷啊。

在钱瑗生命的最后,杨绛痛不欲生,她把钱瑗搂在怀中,就像小时候一样,她强忍泪水,温柔地对女儿说:“安心睡觉,我和爸爸都祝你睡好。”

钱瑗听母亲的话,微笑着、静静地睡着了,再也没有醒来。生,母亲把她带到这个世界;死,母亲握着她的手温柔地送别。她如婴儿、如天使一样安详……。

他也走了

钱钟书从1944年到1946年,创作完成长篇小说《围城》,引起了很大轰动,创作期间,杨绛为了支持他,甘做灶下婢,夫妻俩在文学天地间携手潇洒前行。

当黄蜀芹要把围城拍成电视剧时,杨绛对于如何突出主题,写了几句话:“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这几句话至今依然为经典,也作为旁白出现在电视剧的片头。

在钱钟书的生命里,杨绛是他的妻子、他的朋友、他的知己、他的情人、也是他生命的另一半。

在钱钟书心中,杨绛永远是那个“最贤的妻和最才的女”,不管是做学问还是照顾家庭,她都是最出色的。

1994年,钱钟书患膀胱癌,杨绛日夜照顾,有人劝她换个人来,她说,钟书在哪,哪儿就是她的家,何等的深情,这种感情与依赖,已经融入彼此的生命中。

后来钱钟书病情恶化,肾功能衰竭,只能靠透析维持,靠鼻饲进食,在医院一住就是四年,杨绛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他,希望相互陪伴久一点,她力求自己能比他多活一年,生怕乱了次序,事情就糟糕了。

杨绛为病中的钱钟书精疲力竭地忙碌的时候,她不知道钱瑗已被急救车送进了医院。

钱瑗去世四个月后,杨绛告诉了钱钟书女儿去世的消息。

钱钟书不久便持续高烧,这次,杨绛知道他们真的要分开了,她安慰他不要害怕,杨绛说“你倦了,闭上眼,睡吧!”在他的额头上轻轻地吻了一下。这一吻就告别了63年的美好岁月,从此一吻天荒。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病逝。

关于杨绛的个人简介(亲自送走女儿和丈夫)(14)

看着这个她爱了半个多世纪,躺在那里一动不动的旷世才子,目送他进入火化间,从这个世界消失,这是杨绛最后的告别。

北望百年隧道

做一个有趣的人,就算独处,也不会寂寞。

送走女儿和丈夫,杨绛留在人世间,带着他俩的爱去生活,梳理他们的痕迹与记忆。

看着钱钟书的书桌,杨绛想起钱钟书向朋友炫耀她的三件事:当年《称心如意》她一夜成名后,依然为他烧火做饭,没有一点改变。被日本人带到宪兵司令部讯问都很镇定。家里失火,杨绛也能冷静处理。

打扫战场

钱钟书走后,90多岁的杨绛不敢停歇,为他整理出7万多页的书稿,让深爱的他离去多年,仍有作品源源不断问世。

《钱钟书手稿集》的出版,能全面展现他对西方学术的阅读视野及深度思考,为全面评价他的学术成就提供了参考,弥补了他没有完成的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研究的著作的遗憾。

《我们仨》这本书,是钱瑗晚期后,忍痛列出的大纲,写好了她和爸爸玩耍的快乐场景,书没写完,钱瑗走了,钱钟书爱女心切,一年后也走了,留下杨绛在记忆的长河中慢慢打捞他们仨的记忆,杨绛92岁时,《我们仨》问世,这是替女儿完成的书。

笔耕不止

心碎了,血也流了,还得继续活着。

96岁的杨绛用两年半的时间,写好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在这本书里面,杨绛开始探讨人生的价值。

杨绛在2014年又为《洗澡》撰写《洗澡之后》,收入《杨绛全集》中。

百岁老人的脸上没有留下岁月的沧桑,她把一切都看淡了,杨绛用他们仨72万元的稿酬,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赠予母校,希望更多的年轻人热爱读书。

关于杨绛的个人简介(亲自送走女儿和丈夫)(15)

像杨绛这样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人,又能有几个。

停在那一刻,不再前行

走过百年风雨的杨绛一直没有停笔,她还在想着创作,没有物质上的要求,政府想为她修一下破旧的房子,她都拒绝了。

钱钟书和钱瑗走后,家里的摆设一直未动 。不管身心多么痛苦,她留给大家的印象永远是淡定的。

如她所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2016年5月25日,杨绛走完了她105岁的人生。如她所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她配得上钱钟书送给她的八个字: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用一生诠释了这八个字,让德与才达到极致。

l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