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学习也得休息(孔子说Just)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孔子说学习也得休息?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孔子说学习也得休息(孔子说Just)

孔子说学习也得休息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

这三句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放在开篇这么重要的位置,显然不应该只做字面理解。通常理解为这是开宗明义讲如何做学问,如何学做人。宋代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夫子这么天马行空吗?

我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三句话看起来毫无逻辑连贯性?最近看到过一个蛮有逻辑的解释。

说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

Just Do It!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习作为对学习的操练、实践,学完了找机会实践,在实践中再加深理解和继续深挖。甚至,在需要“习”的时候,再去学。在互联网时代,很多知识不再难以获得,缺的是开始的勇气。这时候立即着手去做一个项目,开始行动,反而是学习的捷径。

从“成就”到“喜爱”

这里的“悦”,如果理解成“成就感”,对应“习”,我觉得也很恰当。学习多数时候是枯燥的,通过“习”的验证,就可以获得一种可以让学习持续下去的成就感。有天然自发的兴趣很好,但很多事情往往是因为成就感而从无趣变有趣,也很好。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君子的标准这么低吗?看来古人如果有微博、朋友圈之类的,那骂战互喷也是少不了的。当然,“割席”更不可避免,毕竟这个词是他们创造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