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控制不住的心理学(感觉自己总是提不起精神)

独家原创免费精品课程《快乐心理学》第一课

导读:为什么自己总是“丧丧”的,提不起精神?

“丧”在过去的一年里总是被人提起,甚至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意识形态。但真正只有体会过“丧”的人,才能明白其中的苦。

一个人控制不住的心理学(感觉自己总是提不起精神)(1)

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Erich Fromm。

作为《心理学简报》独家原创精品课程《快乐心理学》的第一课,我们将主要基于著名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Erich Fromm提出的五种人性需求理论来解析“丧”的心理动机和解决方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如何从“丧”中解脱出来,希望通过本文的科普,读者们能有所收获。

通过本文,读者们将了解到如下信息和知识:

  1. 如何判断自己提不起精神的根源;
  2. 如何从“丧”中解脱,摆脱精神低迷的心理学方法。

找到“丧”的根源:是你不爱自己,还是不爱别人眼中的自己?

一个人控制不住的心理学(感觉自己总是提不起精神)(2)

在分析这点之前,请读者们先做如下的简短心理评估测试,请在(XXX)的部分填写符合你现状的答案(如果没有相对应的答案,则不需要作答):

  1. 我最近的不快乐,是因为做(XXX)的时候失败了;
  2. 我很后悔,早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就不应该做(XXX);
  3. 我无能为力,我真希望我当初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会做(XXX);
  4. 在别人的眼中,他们会认为我是一个(XXX)样的人;
  5. 如果我能得到他人的夸奖,我认为原因是因为(XXX);
  6. 我感觉别人不喜欢我,我认为原因是(XXX)。

测试分析:

  • 在上述的6个问题中,如果在第1-3的问题中你有相对应的答案,则说明你正在责备你自己,你爱自己还不够多。而且你在完全接受自己时是存在障碍的,是有条件的,是苛刻的。
  • 如果在第4-6的问题中你有相对应的答案,说明你对自己的判断依赖于他人对你的评价。你对自我认知的评价标准是建立在他人对你的认知上。

Erich Fromm认为,一个真正快乐的人是能完全接受自己的,且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后才自我肯定[1]。

一个总是在寻求别人认可的人会活得很辛苦,讨好自己和讨好别人都不容易。真正快乐的人应该是完全接受自己的正面和负面,而不会将自己的品质放在他人的评判坐标系里对号入座。


如何走出“丧”的泥沼?

通过上述的简单测试,相信读者们已经对“丧”的根源有个大致了解了。找到根源后,我们就想知道,如何才能走出“丧”的泥沼呢?

一个人控制不住的心理学(感觉自己总是提不起精神)(3)

接下来,我们就将从心理学角度解析从“丧”中解脱出来的方法。

  • 个性认知:个性没有好坏,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

Erich Fromm指出:每一个人的个性都是独特的,个性并没有好坏之分[1]。

一个人控制不住的心理学(感觉自己总是提不起精神)(4)

很多人对个性的认知都存在偏差,认为某些个性比另一些个性更“好”,比如会认为外向比内向更好。实际上,这样的认知是片面的,不同的个性在不同的场合是具备不同优劣势的,外向的人可能更擅长社交,但并不如内向的人有更好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因此,不要对自己的个性做好坏之分的判断,接受自己的个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是拥有独特个性的独立个体。

  • 错误是有时效的:如今的错误在当初其实已经是最优选择

有一个客观事实常常被人们忽略:错误是存在时效性的

你是在什么时候才发现自己犯了错?只有当事情真正被实践之后才会意识到结果的好坏,虽然有些结果可以通过当时的信息进行推断和预测,但实际上,大多数的结果是在事情发生之前难以预测的。

一个人控制不住的心理学(感觉自己总是提不起精神)(5)

如今的错误决定其实已经是基于当初的条件和环境中的最优解了。我们之所以在事情发生后才意识到自己犯了错,是因为我们如今所处的环境和目前已经掌握的信息和当初不一样了。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如是说。

一切都在变化,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时间发生,我们的心境、掌握的信息量、客观条件和环境都不一样,而这些外部和内部条件将导致我们对当下作出不同判断,产生不同的选择,而这些选择,都是经过我们权衡之后产生的。

因此每一个选择都是在做选择时基于当时条件的最优选择,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在犯错之后过度自责自己,因为事情哪怕重新再发生一次,你还会再做同样的选择。

  • 学会忘记:你能原谅别人,为什么不能原谅自己?

别人犯错后,我们大多数情况会倾向于原谅他人。那为什么我们自己犯错后,却舍不得原谅自己呢?

一个人控制不住的心理学(感觉自己总是提不起精神)(6)

学会对自己宽容,学会忘记才能让新的东西进入到自己的记忆,让自己的意识中增加对新鲜事物的关注,不必揪着过去不放耿耿于怀。

  • 接受自己:其实在别人的眼中,你并没有那么重要

正如上文提到的,每一个人都是特别的,个性没有好坏之分。所以,既然生而如此,那就要学会接受自己,何必去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大部分人都是自私的,我们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在乎自己,所以别把他人对我们的看法看得过于重要,因为他人和我们一样,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而不是你。

一个人控制不住的心理学(感觉自己总是提不起精神)(7)

所以,在别人的眼中,其实你没有那么重要。既然不重要,就不要去在意,过好自己的生活,活出自己的人生。

写在最后:只有学会了爱自己,才能得到更多的爱

生活中,我们常常对别人很宽容,对自己很苛刻。对自己的过度苛刻,会让自己产生内疚感,从而打击自信,降低对自我的认知。但殊不知,这些内疚感的产生常常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或者对他人的误解,让自己白白遭受委屈。

一个人控制不住的心理学(感觉自己总是提不起精神)(8)

所以,在自责的时候,多爱自己一些,只有学会自爱,才能得到更多的爱!


参考文献

[1] Fromm, E. (1956). The art of loving. Harper & Row.


《心理学简报》原创|禁止转载

原创作者|《心理学简报》核心主创团队

一个人控制不住的心理学(感觉自己总是提不起精神)(9)

《心理学简报》核心主创团队

文章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欢迎关注@心理学简报|免费订阅独家原创免费精品课程《快乐心理学》

一个人控制不住的心理学(感觉自己总是提不起精神)(10)

独家原创免费精品课程《快乐心理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