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什么时候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曾经,我与婆婆闲聊时说道,等小朋友们长大上班以后,我就回到村里,有地的话种点小菜,清清静静悠然度日......婆婆说:等你到那时候就不会那么想了,只会成天想娃、念叨娃......可能真的没到那种时候,难以理解那种念念不忘都是孩子们的心理。
我所谓的那种田园生活,大概是五六十岁时的美好愿景。自始至终,从不敢多想自己七老八十会如何。也许是生性带点悲观情绪,不免担忧,假如那时自己病痛缠身,如何度过身心俱痛的岁月,被牵绊的孩子会如何左右为难?假如那时自己行动自如,又能否有人常伴左右,漫漫长日谁能共叙春秋?
一想到这类问题,难免心塞。因此,近日西安这位独居酒店养老的老人,其实很令我心生羡慕,老太太九十岁高龄依然身体硬朗,独居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酒店养老的行为此前引发不少热议,应该有一部分人十分向往这样的养老模式。但是此种模式需要达到两个先决条件:一、经济基础良好;二、身体素质良好。
以西安为例,能够提供一日三餐且花样繁多的酒店,月度费用至少近万元,没有扎实的经济基础做支撑,如何体验这样便捷的养老服务?
此外,酒店经营对于风险的把控相当到位,针对独居酒店的老人,身体硬朗定然是接受入住的一项标准。当然,不排除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可能会推出特别的服务,但是难道酒店的服务就真的能比养老机构做得更到位吗?
更别说,酒店的房间大多二十平方左右,人员流动性颇高,老人住在酒店活动空间难免有限,可供日常交流沟通的人选更是少之又少,这些问题长久来看一时半会弊端不显,长此以往定然影响情绪。当然规格高的度假酒店另当别论,但是那需要更为坚实的经济实力做支撑。
关于养老,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目前普遍的还是居家养老。这种模式以家庭亲缘为纽带,满足中国家庭三代同堂、承欢膝下的美好夙愿,保留了传统的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是诸多老人喜欢的养老方式。
其乐融融的居家养老更得人心
但不可否认,由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子女为了生活而奔波,对于老人的照顾未必妥帖。老人精神上难以获得慰藉,健康上得不到及时得当的护理,这样的问题同样存在。
例如,那位每天搭60次电梯捡垃圾,被物管催缴费近3万元的7旬老人。老人称没有经济困难,捡垃圾是变废为宝。我想在她过往的8年岁月中,对她的行为表达不满的人不在少数,毕竟这8年里占用了公共区域,且对环境造成了影响。但是她依然坚持至今,以至于物业无计可施,试图以催缴电梯费的方式来劝退老人的拾荒行为。
假如,她能够有其他的业余爱好可供打发时间,能够通过别的途径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何必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才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呢?除了国家不断完善的养老保障制度外,个人又可以做些什么?
一、活到老,学到老。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培养一些兴趣爱好,通过兴趣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老年朋友。不要将视线全部局限在子子孙孙身上,操劳一生的人,该拥有自己的闲暇时光来愉悦自己。比如,我的婆婆近日爱上了拍摄戏曲类短视.频,对此儿女们的态度是她自己玩得开心就好。为此孩儿爹还给添置了拍摄支架,我更是会鼓励她走出去看看戏曲业余爱好者们的表演。
二、强身健体,保持健康体魄。老年人步入了老年期后,生理机能开始衰退,适当的运动和健康营养的饮食,则可以延缓这种衰退。人之老年,能够行动自如就是幸福,拥有健康的身体就是财富。
锻炼有助于健康哟!
三、改变观念,多种尝试。居家养老的模式虽然流行,但未必适合所有人,对于子女无力照顾,且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老人,机构养老亦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养老机构能够提供专业的生活和养护服务,以及供以消遣的文化娱乐设施,对于空巢老人而言,老年独居的风险可以大幅度降低。
四、趁着年轻,努力“搬砖”。经济基础决定养老生活愉悦程度,“养儿防老”不一定靠谱,还是需要靠自己去积累足够的养老资本。到时候想居家就居家,想住酒店就住,成年人的选择可以是“我都要”。
《礼记·礼运篇》有曰:“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年幼的孩子可以健康成长,这些事关乎到每个人。惟愿未来众人皆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酒店养老会成为未来趋势吗##西安##金粉社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