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的四种规律(易经里有1条基本规律)

在学习传统文化智慧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诸如“亢龙有悔”、“至柔也刚”、“愚公移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等,看似矛盾,却在现实生活中如同真理般存在的规律。

亢龙有悔,出自《周易》,乾卦上九,描述的是飞翔达到极点的龙,反而产生“悔”的心理。原因在于,物极必反,矛盾对立统一,阴阳之间一直在变化。现实中的例子,比如马云曾经说过“我有生以来最大的错误就是创建阿里巴巴。”这句话,看上去似乎是个段子,但是从传统文化讲述的道理来说,我更愿意相信马云是在说自己的真实感受。

易经中的四种规律(易经里有1条基本规律)(1)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比如我们买东西时,在购买之前很想要,等待的过程也很开心,但真正得到了,内心未必如此,反而有些失落。

“至柔也刚”出自《周易》坤卦的文言部分;“福和祸”,“刚与柔”、“智和愚”,是对立统一的,在现实中,一直处于相互转化之中。柔到极点,就转化为刚;福到极点,可能隐藏着祸事。人们常说的,至柔至刚,大智若愚,“风险与机遇”并存等等,所说的都是同样的道理和规律,那就是:矛盾的对立转化、渐变。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所有的事情都在慢慢的发生变化。当然,佛学里有个词叫做“无常”。掌握了这条规律,再读《易经》就很简单了。

在此,我们用这条规律读一下泰卦和否卦。

我们日常生活中,都知道“否极泰来”的道理,其中的“泰”和“否”,就是来自《易经》的卦象。我们都知道,在传统文化古文中,很多语言的意思与今天的意思是有差异的。那么,在《易经》中的否和泰,又做何解呢?

易经中的四种规律(易经里有1条基本规律)(2)

泰。小往大来。吉亨

泰,我们平时都知道,是安泰之意。《易经》中取象自乾坤,天在上,地在下。意味着正常的秩序,很平稳的状态。小往大来,意味着吉祥、亨通。

但是到泰的上六,却写到: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也就是说,从初九的大吉,演变为“乱其成命”。

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安逸中中其实存在着风险,好与坏之间一直在不停的发生转化。

易经中的四种规律(易经里有1条基本规律)(3)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来小往。

而否卦,《易经》中同样取象自乾坤,与泰卦相反,地在下,天在上。意味着反常的秩序。

但是到否的上九,却写到: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意思是说,世界上没有长长久久的道理。虽然以“不利君子”的状态开始,却以喜做终结,终得吉祥。

从上述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在《易》中,我们的祖先已经把这个世界的发展运行规律摸透了。举个例子来说,自然界的植物,春生秋收冬藏。春天生发,我们看到了春光盎然。到了秋天虽然落叶纷飞,但是却收获了珍贵的种子。冬天,表面上看上去似乎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却蕴藏了来年的强大生命力。

这样的自然规律,同样适用于我们生存的人类社会,不管这个世界如何发展。比如一个人做官,终有一天要退休,要老去。这种变化,是不变的真理。而一个刚入职懵懂的大学毕业生,也必将获得人生中的历练和成绩。

我上中学的时候,有个男生在班级里一直是前几名,但是高考那年他父亲去世了,母亲又身体不好,还有个幼小的妹妹。他家,穷到什么程度呢?他和妹妹、母亲穿的衣服,都是同学们接济的旧衣服,要不是几个要好的朋友经常给他米面,吃饭都很难。

易经中的四种规律(易经里有1条基本规律)(4)

后来,在高考前几个月,他放弃了高考,并跟我们一个同学的父亲借了一笔钱去学驾驶本。当时,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都特别惋惜。他说了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我的妹妹,我自己养,一定让她上大学!”。

后来,仅仅短短三、四年时间,等我们大学毕业时,他已经有了自己的运输车队,虽然辛苦,也有些贷款。我们再去他家,已经大变样了,还盖上了新房子。在我们忙着找工作的时候,他已经注册公司,成了老板。直到现在,也一直发展的非常好,他的妹妹也考上了北京最好的大学。

提起当年的情形,老同学用了一个词,就是“否极泰来”。

我想,他应该也是一个悟性很高的人,并没有纠结于一时的得失。

所以,《易经》的卦象、卦辞、数理看似复杂,其实如果领会了其中的道理,掌握了规律,而不是停留在文字的解读上,就能够灵活运用。悟性高的人,一点就透,《易经》的道理运用于生活,也很简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