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品知府一年收入(七品知县年俸禄有多少)

二品知府一年收入(七品知县年俸禄有多少)(1)

古代莘莘学子,十年寒窗苦读,只为有朝一日考取功名,能够为了自己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这是往大的层面来说,可要是回归到个人,那就是为了改变自己以及家庭的命运,最重要的是获取利禄,毕竟人生在世为的就是混口饭吃,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得赚钱养家。

那你可知道古代地方的知县一年的俸禄是多少,其真实的收入又是怎样的,要知道地方远离京城,皇权等统治力衰微,地方长官就是当地的“王”,自然也就有着不为人知的一些隐秘收入,就拿七品知县来说,民间有句俗语概括的很好,那就是“不贪不滥,一年三万”,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二品知府一年收入(七品知县年俸禄有多少)(2)

知县官位虽小,任职规定却不少

古代的官员是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的,大致是沿用了自汉魏六朝以来的“九品十八级”基本制度,同时每一级别还有正品和从品之分,也就是正副级的概念。

而自一品往下,官阶越小,官员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呈现一种“金字塔”的层级模式,因为等级尊卑制度严明,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可以面见皇帝,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以上朝,四品以下基本上没有什么机会见到皇帝,平日里只会在自己的管辖的地区待着。

二品知府一年收入(七品知县年俸禄有多少)(3)

当然,官阶越往下越小,手中的职权和管理的地方也越来越小,看似是不太重要的官位,孰不知也不是谁都能当的,即便是不大不小的七品知县也得经过严格的筛选以及各项能力的考核才行,之所以会这么要求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治理国家,也是对百姓负责。

试想一下,如果选拔出来的官员是通过科举制度,或者是学识的考核,只能证明他学习能力比较强,有着一定的头脑和知识水平,但是这并不能完全代表个人的处事能力,很可能会出现空有学识,但是应有的处理问题的能力跟不上的情况。

二品知府一年收入(七品知县年俸禄有多少)(4)

在历史上也是没少出现类似的事,所以唐朝时期,唐玄宗就下令知县的选拔不但要有学识,还得经历过一定的锻炼和培养,要不然不能胜任。

除此之外,知县的上任也不能自己选择地方,而是中央分配,尤其是不能回到知县自己的家乡,为的就是避免出现官府和地方地主豪绅勾结,出现沆瀣一气的情况,同时知县身边的官吏也不能和自己有亲戚关系,防止知县滥用职权,扶植自己的家族,在地方形成割据一方的家族势力,所以别看知县官不大,规定倒是不少。

二品知府一年收入(七品知县年俸禄有多少)(5)

七品知县的官方收入有多少?

那七品知县作为地方父母官,朝廷每年会给这些官员多少俸禄呢?其实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的薪资标准,也有不同的福利待遇,虽然有所差距,但是还不至于那么大。

就比如唐太宗执政时期,因为有“开元盛世”,国家经济繁荣,所以官员俸禄种类较多,福利待遇很好,而七品知县每年有二十五两,粮食七十五石,还有其他的补助二十多两,这些银两换算到现在大概是四五十万的薪资,这样的俸禄属实的不少了。

二品知府一年收入(七品知县年俸禄有多少)(6)

而要是官员俸禄最低的应该是明朝了,原因是朱元璋等皇帝都进行高压反腐,严格压制官员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毕竟朱元璋当年举兵起义就是因为官府的压榨和剥削,还有朝廷下令要缴纳的沉重赋税,他可不想重蹈覆辙,所以不允许官员贪污,也尽量压低官员工资,当时七品知县每月的俸禄仅有7.5石,相当于的五千块钱左右。

等到了清朝就发生很多的转变,经过了康乾盛世,再加上时代的发展,经济条件已是今时不同往日,物价水平升高,官员的俸禄也随之增加,清朝官员的年俸禄有白银60两左右,看似是不怎么多,但是当时清朝统治者为了避免官员中饱私囊,贪污受贿,特地颁布养廉银制度,每一级的官员都可以领一份相对应的补贴。

二品知府一年收入(七品知县年俸禄有多少)(7)

而这份补贴要远高于工资,据记载清朝七品县令的的养廉银大概能有400到2000两,要不然老百姓常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民间俗语:“不贪不滥,一年三万”还是说的保守了,就算是最苛刻的明朝,一年俸禄也得超过五万,也难怪古代学长都想当官,确实是一个旱涝保收的铁饭碗。

潜在的灰色收入

这些官方的数据正常情况下是七品知县可以拿到的,可是除了这些朝廷给的,他们还是会在私底下存在潜在的灰色收入的,就比如会有地方的地主豪强送礼贿赂,也会有其他的官员送礼等。

二品知府一年收入(七品知县年俸禄有多少)(8)

就算是清廉正直的好官,碍于人情世故,有时候也不得不收一些,而这随便一笔收入就有可能顶一年甚至是十年的工资,要知道这些地主可是很有钱的,如果他们要想结交七品知县,肯定得送拿得出手的银两,没有个几十上百两怎么能让人心动。

除此之外,知县还可以以权谋私,就比如地方官府每年都要征收税银,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到朝廷,而在收税银的过程中,百姓缴纳的赋税肯定是比较零散的碎银子,这样的碎银子肯定不能就这样交上去,必须要熔炼之后制作成官银才可以。

二品知府一年收入(七品知县年俸禄有多少)(9)

可在熔炼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损耗,这损耗总不能官府出,所以还是在百姓身上榨取,一般地方官府都会多收一部分损耗的银两,这样就可以避免亏损,自己还能私吞一部分。

再就是征收粮食的时候也会或多或少的克扣,亦或者是在征收的时候多要一点点,表面上是看不出什么的,朝廷也不会严查到这一地步,但是要知道一个县成百上千的人口,哪怕是一人贪污一斗,那最后所得的粮食也绝对是一笔巨款,而这些灰色收入足以要地方知县富得流油。

二品知府一年收入(七品知县年俸禄有多少)(10)

结语

不得不说,在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少有人不会心动,也难怪自古以来贪官污吏怎么也无法根除,而像包拯这样的真正清廉正直的好官又有几人,当然,归根结底来看这也是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下的一种必然现象,中央统治力量薄弱,地方官府一手遮天,自治权力过大,也就难免会出现这些情况。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