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客家阿婆近照(还记得江阴棉鞋阿婆)

现代快报讯(记者 陈敏/文 见习记者 张园昀/摄)女儿意外车祸,作为母亲的她不能倒下,这是母爱;16年如一日,除了睡觉就是做鞋,这是坚持;不要捐款,就想靠做鞋、卖鞋养活女儿,这是自强……去年12月,现代快报报道了江阴“棉鞋阿婆”赵六宝,她做鞋16年,养活残疾女儿赵阿婆的故事感动了无数读者和网友,很多人求购棉鞋,想帮助她们母女,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梅州客家阿婆近照?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梅州客家阿婆近照(还记得江阴棉鞋阿婆)

梅州客家阿婆近照

现代快报讯(记者 陈敏/文 见习记者 张园昀/摄)女儿意外车祸,作为母亲的她不能倒下,这是母爱;16年如一日,除了睡觉就是做鞋,这是坚持;不要捐款,就想靠做鞋、卖鞋养活女儿,这是自强……去年12月,现代快报报道了江阴“棉鞋阿婆”赵六宝,她做鞋16年,养活残疾女儿。赵阿婆的故事感动了无数读者和网友,很多人求购棉鞋,想帮助她们母女。

一年过去了,“棉鞋阿婆”生活有哪些变化?12月16日,现代快报记者再次来到江阴市月城镇水芝苑小区赵阿婆的家。

第一句就感谢好心人

下午1点,记者走进小区,在35栋楼下,恰好碰上了赵阿婆的老伴周进良,他推着电动车,刚卖鞋回来,冲记者笑着打了个招呼。

赵阿婆的家在6楼,一进门,就看到堆放的布料和棉料。听到声音,赵阿婆快步走了出来:“你们来啦,去年谢谢你们帮我们报道,也感谢那么多好心人,南京、上海、北京好多地方的人都通过网上来买鞋,我代表我女儿感谢你们和好心人!”

赵阿婆穿着去年的绿色棉袄,家里也还是老样子,除了一张八仙桌、一张床、一台电视机、几个旧木箱子和两台电动缝纫机,能看到的几乎全是棉鞋和做鞋的料子。“去年买鞋的多,我今年手脚加快多做了些,想多赚点钱给女儿存着。”赵阿婆笑着说。

“去年鞋子卖得好,多赚了一两万,很感谢好心人。生活还是老样子,忙着做鞋、卖鞋,女儿也是老样子,现在在午睡,老伴儿要出去卖鞋,今年冬天天热,卖得不是很好,今天5点就出门了,就卖了两三双鞋,50块钱。”赵阿婆表示,只要努力,总会好起来的。

爱心车队队长一年帮卖出4千多双棉鞋

“对了,今年还多了一个弟弟,就是红豆爱心车队队长包龙标包队长,要特别感谢他,他真是个好人。”赵阿婆向记者特别提起了一个人名,“去年报道了之后,包队长没几天就找上了门,一下子订了1000多双棉鞋,还给我们送来了双面尼大衣。”

之后,赵阿婆就跟包队长互认了“姐弟”。“这一年里,包队长来了有三四次,粗粗算一下,今年从我这里拿了有四千多双棉鞋了,帮我们在无锡卖,还帮我们去学校卖,他人热心,帮了我们很多。”

现代快报记者跟包龙标也是微信好友。这几天,他的朋友圈在忙着卖“爱心棉鞋”。得知记者去看“棉鞋阿婆”,包龙标说,“是的,我现在是她弟弟,弟弟帮姐姐,应该的。我们爱心车队也会给山里孩子送棉鞋,姐姐的爱心棉鞋质量好,还蛮受欢迎的。”

正是有了包龙标和很多好心人的帮助,赵阿婆做起鞋来更有劲儿,“我现在从早5点做到晚上10点,再加上老伴儿和女儿帮帮忙,一天能做二三十双,只要能卖出去,我就能多赚点钱,这些钱可以让女儿生活有个保障。”

感恩:买鞋就是帮我们,成本上涨棉鞋不涨价

“我今年还出了一趟远门,去宜兴送了两坛酒给一个姓卢的老板。”赵阿婆还想到了一件事,“我们很少出门,出门就是开着电瓶车出去卖棉鞋。今年有了弟弟,走得也更远了,他开着车带我们去了一趟宜兴,我买了两坛烧酒给之前资助过我们的卢老板。”

卢老板在宜兴开公司,之前赵阿婆的女儿出车祸后,卢老板就开始默默资助,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想着,什么时候有机会一定要当面去感谢下这位好心人。我也是问了身边的邻居,他们都说这个烧酒好,我想着就买了两坛给人家送去,表达我们全家的感谢。”

“棉鞋姐姐是个感恩的人。”包龙标告诉记者,“去年得知集中采购的棉鞋是送给山区的孩子,姐姐还特意做了批童鞋,大约两蛇皮袋,不收钱,也表达下她的心意。我当时也很感动,阿婆赚钱不容易,但说到帮助别人,她还是义不容辞,特别大方”。

“真的感谢好心人对我的帮助,如果可以,我也希望可以帮到别人。”面对着家里堆成山的棉鞋,赵阿婆坦言,“先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做好棉鞋就是我能做的。今年棉鞋的原材料其实也上涨了一些,但我的棉鞋不涨价,别人买鞋就是帮我们了,我们已经很感激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