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找到你的灵魂了吗(阑夕在Soul里)
文丨阑夕
我们大概已经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年的5月20日逐渐成为中文互联网的正统「数字情人节」了。
与场面堪比「黑色星期五」的618、双11一样,「520」是数字时代里经由用户发明并推崇的产物,它并不关乎到公元3世纪西方罗马的瓦伦丁,也跟七夕里东方牛郎织女的典故没有半分牵连,但这个属于当代中文互联网的独有节日,却又切实地愈发受到年轻人追捧。
5月19日晚,在司仪的催促声中,数对新郎新娘相继入席,在这天举办了一场集体婚礼,只是与传统婚礼不同的是,这些均是通过社交应用Soul相识的新人,在现实中领证后决定再回到Soul举行一场「云婚礼」,来为自己的爱情划下一个别样的节点。
Soul为用户打造的「星球婚礼记」活动,到如今已经举办了第8期。而在此之前,早有Soul的用户自发举办类似的官宣仪式。这是一个极能体现Z世代个性与观念的行为,在传统理念中的「人生大事」,不仅剥去了约定俗成的父母之命,甚至连繁琐礼节都不再必要,只要双方真诚,在若干赛博好友与路人的见证下,便能完成以往需要招聚亲朋大动干戈的仪式。
这也同时意味着,连云婚礼都几乎成为了一个司空见惯的行为,可见数字社交正在全面、深刻地浸透到用户的生活中,人们试图用「元宇宙」概念来定义的虚拟世界,也变得愈发难以被定义。
有趣的是,当结婚延伸至数字场景,这些形式新颖的新世代婚礼需求的刺激下,也孕育了元宇宙婚礼策划师、云婚礼司仪等新职业诞生的可能。
3月10日,在「星球婚礼记」的首期婚礼上,作为主持人和司仪的小翼(化名)游刃有余地完成了数个小时的流程,这名来自Soul的普通用户在婚礼主持过程中熟练控场、金句频发,为围观的亲友和路人营造了不逊于线下的浓厚沉浸感。
就如社会学家滕尼斯所缔造的共同体与社会二元对立结构所说,社区的形成来自成员之间具有强烈的认同意识,他们共守传统价值、共享生活方式、共通社交联系。源于用户自发组织的云婚礼,便是这种说法的具象化体现,平台作为媒介并非关键所在,而用户的创造力,才是平台自始至终赖以为生的根本。
所以在云婚礼中,才诞生了小翼用爱好和兴趣创造更大价值的可能,在云婚礼结束后,发挥出色的小翼不仅受到了来自新人的感谢红包,还有不少用户来主动邀请小冀来主持这样的云婚礼,并愿意支付一定的报酬。
既已形成了一个市场,也代表了小翼绝非此领域中的个例。
另一个颇有时代感的案例是,此次集体云婚礼上为新人们打造“限定婚礼头像”的捏脸师。自QQ秀流行起来开始,虚拟道具的增值经济就已经得到过验证,对于在网络上表现得与众不同,中国网民向来拥有极高的文化热情和成本承受力。
从淘宝上月售千份的游戏人物造型数据,到微博上接稿卖设计的活跃画师,这是一个涉及领域和认同光谱极为宽泛,同时也难以被定义的市场。
只能用虚拟头像的Soul,其应运而生的「捏脸师」也曾因月入五万的新闻受到过外界的极大关注。2021年6月,Soul上线的「个性商城」功能,为这些在站内捏脸圈层颇具才华的头像创作者,提供了一个来自官方的正规交易渠道。
虽然领域天差地别,但如此多的虚拟形象创造行为,其背后都拥有一条相同的发展历程:由用户形成规模化诉求,解决诉求的用户出现进而形成市场。而这也意味着,它们都来自当代年轻人的主动选择。
据央视报道,如今中国选择灵活就业的人群规模已达2亿,而16-24岁青年群体则是灵活就业的主力军,这一数据本身并不奇怪,在生活与家庭压力相对较小的情况下,青年群体在职业选择上仍会以兴趣为主要导向,就职难度与流动性自然水涨船高。
自2016年上线至今,Soul的产品逻辑始终建立在用户的兴趣图谱之上,从注册时的标签选择,到星球的匹配度设定,再到后来兴趣群组与群聊派对等功能的出现,Soul所做的举措无一不在试图让产品达到恰如其名的高度,即不寻求浅显的泛泛之交,而是兴趣与灵魂的高度契合。
在疫情背景的催生下,Soul正为年轻人不断提供着新的就业机会与形态,而这一现象的驱动力,正是Soul一直在追求的兴趣社交。
于是便有了头像商品在市场中流通的可能,也应了那句经典台词「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Soul为用户打造的一个个数字社交圈层中,延伸出了虚拟世界里的种种商业行为,特别是共建机制下,创作者经济的发展,更是激发了用户的热情。
与此同时,这些也让Soul在不断学习和发掘着自身商业化的更多路径,这是一个十分合理的逻辑线条,将商品的构造权下放给用户而非捏在平台手里,任何商业化行为均建立在用户自发创造出来的需求上,既符合元宇宙追求高自由度的发展规律,又能在用户间建立起良好的口碑。
这是不是一个无心插柳的结果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并非所有社交产品都拥有相同的能力,这是Soul对UGC板块始终保持高度重视的成果,它不仅负责提供社交平台予以用户的功能性,更是与用户共同搭建起了浓厚的社区氛围,进而水到渠成地产生了交易上的信任制度。
而历史不止一次地证明了,在社交类别的产品里,用户的创造力与产品生命力始终都为正比关系。
···
2010年,Instagram的上线拉开了而后十年里的网红经济序幕,年轻群体趋之若鹜,其势头甚至一度撼动了Facebook、Twitter等巨头的地位,同类竞品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市场,一时间,用户都在试图通过精修照片、加以各种滤镜来「展现」自己的生活。
Facebook收购Instagram的初衷,毫无疑问是想要占领年轻群体的市场,但不尽如人意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Z世代开始成为主流年轻群体后,Instagram滤镜式的展现自我开始急停落幕。
2020年,一款在设计理念上完全与Instagram相反的社交应用Bereal上线,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随机的每日两分钟窗口,既是随机,便意味着在这两分钟时间里,用户几乎没有任何可以加以修饰自己的手段。
根据apptopia的数据,今年,「BeReal」的下载量增加了约315% ,第一季度下载量达到了320万次,并且Z世代是「BeReal」的核心用户群体,年轻人开始逐渐爱上了展现真实的自己,而非隐藏在重重滤镜和精修的照片下。
时代在变化,新星在崛起,「BeReal」给予用户足够的空间自我发挥,无滤镜对真实生活的展现让其饱受欢迎。这样看来,上线已经近六年的Soul早已算不得什么「新星」,但二者其实折射了相同的概念,「真实」。从Soul 诞生的那一刻至今,始终贯彻了'在社交中实现真实的自我, 而这也正是Soul 的Z世代用户群体身上最显而易见特性。
不同于外卖出行等关系到民生需求的行业,在社交领域以兴趣为基础发展的变现路径,则天生拥有着更为宽泛的优势。衣食住行解决的是人类的温饱诉求,而建立在这个金字塔底层之上的精神领域里,还存在一个亟待发掘的想象空间。
云婚礼未来是否能如捏脸一般演变成Soul上成熟的商业化场景还未可知。但从婚礼到捏脸经济,这些商品更加突出了消费品而非收藏品的性质,而这些由用户自发创造出来的商品满足的,恰恰正是他们自我认同的态度,实现自我认同,让数以千万计的年轻人将生活转移到了数字社交的世界里,组成了当下「元宇宙」盛行的局面。
在Soul上举办一场温馨的云婚礼或许只是一个开端,在未来,我们势必能看到更多数字社交衍生出来的新颖活动,如云聚餐、云K歌、云游戏等,而它们所带来的,也同样是更多形态各异的工作机会。
更重要的是,在当今多数互联网公司都在意图讨好年轻人的背景下,Soul用以往建立起来的自身优势,切实地在为新世代群体解决着一个又一个的现实问题,这无疑能极大程度上为Soul提供更多产品的生态活性。
在如今的年轻群体中,线上社交已然是重要性几乎等同于柴米油盐的必需品,尤其在疫情的催化下,线上社交更加顺理成章占据年轻人的时间和精力。而Soul正在逐渐从只关注于社交本身的「菜市场」进化到更为多元的「商业街」,在解决基本诉求后,用户仍然可以选择在午后的闲暇时光去猫咖撸猫,或是脱离现实烦恼,和线上朋友来场紧张刺激的桌面游戏。
而作为用户来说,在这个数字世界「商业街」里能够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用兴趣慰藉生活,更是能够体现出Soul的价值所在,当拥有了这些条件,Soul的商业化空间,则水到渠成地展现出更多可能。
在Soul的官方简介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Soul 致力于打造一个年轻人的社交元宇宙,最终愿景是让天下没有孤独的人」。
社交始于孤独,也将终于孤独。
···
在传统的现实世界中,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是这么说的:「这个世界上,生命与生命的融合是如此地容易,花朵即使在风中也能同其他的花朵相聚,连天鹅都彼此相识。只有人,时时刻刻搭建着属于人类的孤独。」
所以小王子、狐狸、玫瑰和蛇才会发生那么多故事,越是少年意气的世界,越有真挚唯美的感情。
过去我们常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因为真正找到所谓与自己灵魂契合的人,概率小到几乎每个人都不太相信这件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而数字社交的最大意义便在于,它虽然可能无法填平这每个孤岛间的沟壑,但却能架起精神上通往另一端的桥梁。而这正是大数据时代,线上社交的意义。
今年已经是Soul上线的第六个年头,它不再只是同品应用里活跃用户最高的那一个,更是有了打造一个崭新次元的能力,就像它一向自比为一颗星球,容纳着所有来自物理世界的年轻移民。
而Soul用兴趣作为社交驱动力的坚持,让它得以摆脱社交行业的油腻感,用户认真的生活和交际,兴趣火花碰撞下自然的价值转化,换来了对他们来说最友善且幸运的环境,或者说,一个世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