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折箭训子(国学成语故事67不)
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
杀父仇人的儿子自投罗网,是趁机复仇,还是放他一马?
春秋时代的郧公辛和他的弟弟怀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不“乘人之危”,并帮助仇人逃亡。
这个被仇家饶恕的幸运儿是楚昭王,楚平王的儿子——熊珍(又名壬)。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郧公和弟弟的选择,笔者不作评判。但个人以为,对那些毫无道德底线的坏人,必须予以严惩,否则等于变相作恶。
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上)父债子还,昭王成了“苦孩子”
公元前516年9月,楚平王去世。
太子珍还是个不满10岁的毛孩子,令尹子常觉得平王的庶弟子西年长且仁义,希望子西继位。
不料子西非常生气,认为这是取乱之道,并说要杀了子常。
子常害怕了,就立太子珍为国君,是为楚昭王。
楚昭王有个好叔叔,却有一个可怕的邻居——吴王阖闾(一作阖庐)。
所谓主幼国疑,自昭王即位后,吴国没有一年消停,数次攻打楚国(楚自昭王即位,无岁不有吴师)。
其实,这些兵祸都是昭王的父亲平王作下的,因为平王重用了一个“国妖”——费无极(无忌)。
前文提到,楚平王因为采信费无极的谗言,逼死了太子建,杀害了伍奢及其大儿子伍尚,逼走了伍子胥。
此后费无极还不消停,又盯上了正直和善、国人皆喜的大夫郤宛一家。
朋友们或许还记得前几期成语故事《盗憎主人》,文中伯宗的妻子告诉他说“盗憎主人”。
或许伯宗的妻子万万没有想到,这话成了她家族的“魔咒”。
当年为了让儿子避祸,夫妻二人提早布局,最终使儿子伯州犁免遭“三郤”毒手,逃亡到了楚国。
来到楚国后,伯州犁被委任为大夫,但最终也没有逃脱被杀戮的命运,死在了楚灵王之手。
楚昭王即位后,感念伯州犁的功劳,起用他的儿子郤宛担任了左尹。
郤宛一心为国,深受昭王信任,却引来了小人的嫉恨和暗算,再次遭受“盗憎主人”的魔咒。
所谓的小人是“国妖”费无极和右领鄢将师,暗算方法是借刀杀人。而“鬼头刀”是令尹子常。
子常贪婪而轻信谗言,结果被小人利用。
这次费无极用的是“连环计”。
一天,费无极跑到子常家说:“郤宛想请您喝酒,让我先向您请示。”
然后又对郤宛说:“子常很器重您,想来您家喝酒。”
堂堂令尹大人能主动到自家喝酒,郤宛很激动就说:“我是下贱之人,令尹要来家喝酒,这恩惠太大了,可是我没有什么像样的礼物回敬啊。”
费无极笑眯眯地说:“这好办,咱们令尹喜欢武器盔甲,您拿出些来,我替您挑选。然后您放在大门口,令尹来了肯定能看到,您趁机给他就成。”郤宛一一照办。
转眼到了约定的日子,子常即将出发赴宴,费无极却慌慌张张跑来说:“我差点害死您啊。郤宛这家伙要谋害您,武器和盔甲就放在门口,您可千万不要去。还有,前些日子咱们和吴国打仗,本来要取胜了,可是郤宛却收了吴国贿赂,说趁着人家举丧期间进攻人家不仁义,让咱们退兵,可当初吴国也是这样啊。”
子常一听,将信将疑,派人偷偷去郤宛家看个究竟,下人来到郤宛家门口,果然摆放着武器盔甲。子常一听勃然大怒,命令鄢将师攻灭郤宛一家。
闻听噩耗的郤宛知道被人算计了,愤而自杀,子常下令诛杀了郤宛全族,并放起了大火。
这么善良正直的大臣竟如此惨遭毒手,国人议论纷纷,怨气冲天。
后来为了平息国人的怒火,子常下令将费无极和鄢将师全部灭族。
费无极终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国人的怒火平息了,但是这个贼子造成的恶劣后果却仍在不断发酵。
郤宛之难中,他的儿子伯嚭侥幸逃到了吴国,并做了吴国的宰相,是为太宰嚭。
就这样,与楚国有血海深仇的伍子胥和伯嚭同仇敌忾,对楚国发动了连绵不断的复仇之战。
出来混早晚要还的。
(中)国都沦陷,昭王出逃
公元前506年,楚昭王十年春天,酝酿多年的暴风骤雨终于来了。
这一年,在蔡国的请求下,在周王室代表刘文公的召集下,晋国联合齐国、鲁国等17个诸侯国决定联合伐楚。
这厢18个诸侯国还在为会盟细节吵闹。那厢吴国早已按捺不住,联合蔡昭侯和唐成公组成联军,由伍子胥、孙武子指挥,溯淮水而上,后又弃舟登岸,从陆路自豫章气势汹汹向汉阳逼近。
楚军则在令尹子常的带领下渡过汉水迎击吴军。
但是由于子常贪婪不仁,楚国政令失常,楚军毫无斗志,双方自小别山战至大别山,楚军三战三败。
随后,吴楚两军又在柏举摆开战场。吴王阖庐的弟弟夫槩(gai)带领5000人率先向子常发起攻击,楚军一败涂地,子常狼狈逃亡,后死在郑国。
吴军则越战越勇,经过五次战斗,楚都郢被攻破,楚昭王带着妹妹季芈狼狈出逃。
在睢水边,为了击退尾随而至的吴军,昭王命令鍼(zhen)尹固在大象尾巴上点起火把,迫使象群冲击吴军,趁机逃之夭夭。
楚昭王渡过睢水和长江,进入云梦泽湖区。由于害怕吴军追捕,只好在荒郊野地里食宿。
一天夜里,昭王正在睡觉,忽然来了一伙强盗。混乱中,一名强盗用戈刺向昭王,危急时刻,王孙由于(人名)用背挡住昭王,结果被刺中肩膀,失去知觉。
趁着贼人争抢财宝之际,昭王夺命而逃,直奔郧国而去。大夫钟建背着季芈紧紧跟随,陷入昏迷的王孙由于清醒之后,也跟了上来。
由于钟建不离不弃,后来季芈自愿下嫁,做了他的妻子。这是后话。
所谓才出龙潭又入虎穴。闻听昭王落难来投,郧公辛的弟弟怀大喜过望,命人将昭王拿下,为父亲复仇。
郧怀告诉昭王:“当初一日,你的老爸平王杀了我的父亲,现在我要杀他的儿子,这叫一报还一报。”
危急时刻,幸运之神再次眷顾了昭王。
郧公辛阻止了磨刀霍霍的弟弟说:“平王杀我们的父亲是君命,君命代表着上天的意志。逃避强横、欺凌弱小,不是勇。乘人之危,不是仁。你如果一定这样做,我就先杀死你。”
郧公辛和弟弟怀没有杀害昭王,反倒派人保护着他跑到了随国。
紧追不舍的吴队闻讯而至,吴王阖闾以汉水以东的土地为诱饵,并以楚国全部消灭了周朝在汉水的所有子孙为由,让随国交出昭王。
这次,幸运之神再次光顾了昭王,随国没有答应,吴军无功而返。
昭王很幸运,但是都城郢却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郢都沦陷后,王宫的财宝和女人,大夫家的财产和女人全都成了吴人的战利品。
更惨的是楚平王。伍子胥为了报杀父之仇,命人刨坟掘墓,将平王尸身挖出,亲自手执铜鞭,将平王鞭尸三百,打了个稀巴烂。饶是如此,伍子胥还为平王早死,自己不能亲刃仇敌而痛哭不已。
按说与楚灵王相比,平王算不错的国君,却因为信任“国妖”费无极,给国家造成如此灾难,教训实在深刻。
(下)申包胥借兵复国
就在伍子胥在楚国快意恩仇的时候,他先前的楚国好友申包胥正逃难于山中。
当年,伍子胥出逃时,曾经和申包胥匆匆相见,当时伍子胥发誓说:“我一定会颠覆楚国。”
申包胥没有告发好友,只是说:“你努力去做吧,你能颠覆楚国,我就能复兴楚国。”
如今,昔日好友果真实现了誓言,但又太过疯狂。于是他写信给伍子胥说:“您这样报仇太过分了。我听说人多了可以胜天,但天定也能破人。你毕竟曾经是平王的臣子,这样侮辱一个死人,难道不是太伤天害理了吗?”
听到昔日好友责备,伍子胥对来人说:“我就不写信了,请你转告我的老朋友,就说我伍子胥是日暮途远之人,不得不倒行逆施。”
申包胥见说不动了伍子胥,就跑到秦国祈求发兵说:“吴国人贪得无厌,如果吞并了楚国,也一定会威胁秦国。”
秦哀公不为所动,派人出来说:“寡人知道了。您先去馆舍休息,我们商量好了就答复您。”
申包胥说:“我们国君逃亡在荒草丛林中,连个落脚地也没有,我怎么敢去休息。”
使者进宫回话,却再也不见人影。绝望中,申包胥靠着院墙放声大哭。
刚开始,哀公不以为然,以为他哭一会就灰溜溜走了。哪知道申包胥越哭越带劲,深更半夜了还在嚎。
整日沉湎于酒席之欢的哀公被哭得心烦,就派人劝他别哭了,哪知道申包胥就问一句“派不派兵”,回答说“不派”,申包胥接茬就哭。
谁也没有想到,申包胥这一哭就是七天七夜。《左传》记载说“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
终于秦哀公被感动了,决定发兵救楚,并赋诗《无衣》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后世军人以“袍泽”互称,即源于此。
秦人出兵,战场形势立刻为之一变。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吴国胜少败多,加上国内政局不稳,吴王阖闾只好班师回国。
楚昭王绝处逢生,大行封赏。申包胥坚辞不受,远逃他乡。
但吴国的灾难才刚刚开始。
国学经典欣赏:
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与子偕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