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用什么征服了车臣(为普京充当马前卒的车臣)

如果还有一个车臣人活着,这里就不可能有安定。

——1818年耶尔马洛夫写给沙皇的奏折

(文章较长,请耐心读完)

时间拨回2月24日,当天普京在进行电视直播讲话时表示,他已经决定在顿巴斯地区进行特别军事行动。虽然普京一直表示这次行动没有“侵略”乌克兰的计划,但明眼人都清楚。这次行动,将俄乌局势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隔了两天,一个小共和国动用万人加入战团。这个小共和国,就是俄罗斯的小弟车臣。别看这个小共和国只有1.73万平方公里,但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他们的人民,就是虎。在西方的舆论界,关于车臣有这么一句话:车臣出征,寸草不生。

为什么车臣会让西方人感到胆寒?也许看看他的发展历程,就清楚了。

车臣共和国,主要是由车臣族构成。车臣这个名字,来源于一个村庄。他是出自阿尔贡河边的一个名为“大车臣”的村庄,因为名称使用得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广,人们就以车臣来当做族名。

车臣是族名,但早期的车臣人自己不这么叫,他们称自己为“纳赫乔人”,翻译成汉语,就是平民百姓,或者平静生活的百姓。这个名字起得看似人畜无害,但他们的生活习惯,可以说和这个名字基本不沾边。

早期的车臣人势力较弱,他们受到来自顿河一带阿兰人的压力,整体迁入山区,居住在高加索山北部地区的山毛榉树林里。在丛林中,他们的生活以游牧为主。因为生产力低下,所以他们更多的时候,选择劫掠。也许是长期过着“刀尖舔血”的生活,所以他们的性格更为剽悍。在他们的世界观中,只要自己的家庭、氏族或者部落的人被杀害,那么他们一定要杀死凶手家族的一个成员来为死者复仇。这种复仇的性格,刻入了车臣人的DNA中,让之后和他们打交道的国家吃尽了苦头。

从地理位置上看,车臣属于北高加索地区。高加索地区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他位于欧亚连接处、扼黑海和里海要道,北边是俄罗斯,西南边是土耳其,东南边是伊朗。这个地理位置太重要了,所以历史上自然就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普京用什么征服了车臣(为普京充当马前卒的车臣)(1)

高加索地区示意图

率先打破这个地区生活的是罗马人。公元前66年,古罗马政治家庞培曾经成功地率领大军穿过高加索地区,打败当地人的反抗。公元114年,罗马帝国皇帝图拉真扩大了罗马帝国的疆域,在位期间征服高加索地区并建立罗马的统治。

一百多年之后,公元226年,阿尔达希尔一世建立波斯萨珊王朝,波斯的势力渗入高加索地区,与罗马人之间产生争夺。从3世纪到7世纪,波斯人和罗马人对这个地区的争夺就没有停止过。西罗马帝国结束,东罗马帝国续上。在这期间,还有西来的突厥人也插上一脚,他们侵占了北高加索大片土地。当然突厥人的占领只是昙花一现。6世纪中叶,被阿瓦人打败。

650年,阿拉伯帝国崛起,并推翻萨珊王朝。紧接着,他们又打败了东罗马帝国。之后,他们开始染指高加索地区。

在这一时期,高加索地区也有自己的政权建立。公元7世纪,哈扎尔人建立了哈扎尔帝国。根据拜占庭帝国的记载,哈扎尔人就是突厥的远方同族。他们在公元2世纪的时候就来到了高加索山脉地区,与高加索山民、阿兰人、匈人等族群混血融合。因为处在从君士坦丁堡到长安的北线商路上,所以哈扎尔王国靠着做生意,使自己国家不断壮大。

普京用什么征服了车臣(为普京充当马前卒的车臣)(2)

哈扎尔骑兵复原图

经济上的强大和富足,也开始影响到哈扎尔人的国家文化建设。在公元8世纪中叶,鉴于哈扎尔骑兵多次扰边,阿拉伯人的阿巴斯王朝和拜占庭帝国同时派出了圣人前往当地传教。双方都希望这个北方帝国能加入到自己的阵营中来。在双方进行辩论之后,当时哈扎尔帝国的首领布兰克汗却给出了另外一个答案:

信奉犹太教。

这就是布兰克汗聪明的地方。因为哈扎尔位于两大势力之间,只有同时不讨好任何一方,才能既维持贸易又并避免被双方攻打。因为当时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水火不容的两大宗教。信仰这两大宗教的国家,也是“相攻击如仇雠”。所以避免加入他们战团的最好办法,就是不站队。与此同时,可汗也知道犹太人善于经商。如果能吸引他们,那就更能促进国内的经济发展。加之拜占庭和阿拉伯人都无法否认《圣经》旧约,便容易与两者同时打交道。哈扎尔人也就此创造了在历史上非常罕见的犹太教帝国。

哈扎尔王朝发展的同时,另一群人的势力也在随之壮大。这群人,就是罗斯人。10世纪是罗斯人野蛮生长的时期。刚开始被哈扎尔人压着打,但到了后期,实力崛起,于10世纪末,消灭了盛极一时的哈扎尔王国。

他们的梁子,也算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结下了。

虽然哈扎尔王国倒下了,但高加索地区的权力并没有出现长时间的真空。10世纪末,另一个王国悄然兴起。这个王国,就是阿兰王国。阿兰王国主要是阿兰人和北高加索各民族的人民。据说“阿兰”这个词就出自车臣语,是“贵族或自由人”的意思。他们原是雅利安人的一支,7世纪左右定居于高加索地区。9世纪左右,建立了阿兰王国。与哈扎尔王国不同,阿兰王国信奉的是基督教。车臣人在阿兰王国时期,社会文化经济各方面都有显著发展。

但阿兰王国的美好生活,被一支部队打破了。这支部队,就是让欧洲人闻风丧胆的蒙古铁骑。成吉思汗及拔都时期,蒙古帝国的势力到达北高加索,并横穿车臣大草原。阿兰王国想阻挡蒙古大军的脚步,但犹如螳臂当车。阿兰王国也随之被灭。阿兰王国被灭,车臣人也跟着遭殃。他们的房屋被烧毁,大部分人被残杀或者被卖为奴隶,一些人被迫逃往山区。

估计是受到了血与火的刺激,车臣人血液中复仇的特性被激活了。逃往山区的车臣人,被蒙古大军围攻。但围攻了12年,没有任何效果。相反,蒙古大军还有不少损伤。山区的车臣人,就过上了和蒙古人对抗的生活。

车臣大约对抗了蒙古人一百年左右,对手就换了。这次换成了突厥人。1369年,突厥人建立帖木儿帝国。在打败了金帐汗国后,继续北进,侵犯车臣地区。车臣人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实在是没打过。于是他们又迁往高加索山脉中更偏僻的地区避难。

这难一避,就是500年左右。随着帖木儿帝国分崩离析,一些车臣人逐渐从山中迁徙到平原一带。随着16世纪全球气温变暖,迫使更多的车臣人往南方平原地区迁移。因为车臣人一直没有独立发展,自身实力也不够强大,所以他们长久以来没有成立自己的国家,一直依附于高加索地区的相继建立起来的王国。

在他们下山的这个时期,还是在被人欺负。这一阶段,有两个国家逐渐发展起来,一个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一个是波斯的萨法维王朝。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车臣人接受了伊斯兰教,属于逊尼派。

同时,也在这一时期,一群人走进了车臣人的视野。这群人,就是哥萨克人。这群人是支撑沙俄帝国扩张的主要力量。但现在的他们,还披着乖宝宝的外衣,与车臣人所在的北高加索地区的人们合作。

当时北高加索地区,是波斯和土耳其争夺的势力范围,初来乍到的沙俄既不是这两个国家的对手,又没法征服当地彪悍的民族。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合作。他们以反抗压迫的盟友的身份自居。

沙俄人的伪装,赢得了高加索地区人们的好感。为寻求保护,包括车臣人在内的很多高加索人允许沙俄人在捷列克河岸建筑要塞。他们不会想到,这些要塞会在50多年之后,成为蚕食他们势力的跳板。

1604年,沙皇鲍里斯戈东诺夫从喀山、阿斯特拉罕地区调集军队前往高加索,企图将北高加索地区建成进攻波斯的跳板。但他的如意算盘,被高加索人挫败了。在这之后,历代沙皇都以拿下高加索地区作为国家的头等大事处理。

但当时的沙俄实力不是很强,如果强硬用兵,那很可能是两败俱伤。所以当时的沙俄帝国选择猥琐发育,没有急于吞下眼前这个烫嘴的山芋。

时间来到18世纪。随着历代沙皇的治理,沙俄国力逐渐增强。他们准备拿下高加索地区,并将自己的势力向南方拓展一下。他们利用之前修筑的要塞步步为营,仍旧通过大修碉堡的方式,准备将黑海和里海连接起来对高加索形成包围之势。到18世纪中后期,沙俄的势力已经渗透到高加索地区中部了。

沙俄渗透的脚步,已经严重威胁了奥斯曼帝国的利益。所以在18世纪后期,沙俄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爆发了第五次和第六次俄土战争。结果不意外,沙俄帝国获胜。北高加索地区,完全处于沙俄的军事控制之下。

普京用什么征服了车臣(为普京充当马前卒的车臣)(3)

俄土争夺大致示意图

19世纪初期,沙俄势力进一步扩张,分别爆发了俄波战争和俄土战争,驱逐了波斯和土耳其在高加索地区的势力。虽然没有完全占据高加索地区,但这一区域也基本成为了沙俄帝国的囊中之物了。

在驱逐其他国家势力的同时,沙俄也需要面临另一个问题,就是对当地的治理。伟大的导师列宁曾经这样评价沙俄的民族政策:

“沙皇俄国是各族人民的地狱……数百年来,沙皇政府比其他专制魔王掠夺和压迫了更多的民族,它不仅压迫了大俄罗斯民族,而且站污和腐蚀了大俄罗斯民族,使它变为屠杀其它民族的刽子手。”

沙俄在高加索地区实行殖民地式的统治。1827年,尼古拉一世给高加索殖民军总司令下达指示:“一劳永逸地征服山区各族人民,彻底消灭一切不愿臣服的人。”

沙俄的殖民统治总共是三招:一是不停修建碉堡,并且设有士兵把守、巡逻。二是军事移民,让骁勇善战的哥萨特人移往当地,强占富饶的土地,同时把当地人往贫瘠的山上驱赶。第三招就是烧毁村庄,屠杀村民。

沙俄政府的高压民族政策,激起了爱好自由的车臣人的强烈反抗。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车臣人不断进行反抗。正如马克思所言:“他们的枪声正在向世界证明:‘高加索决不……属于俄国’。”

车臣人民的反抗,迎来了希望。1917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统治。同年的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更多受压迫的民族带来了希望。1917年年11月15日,列宁和斯大林以人民委员会主席与民族事务人民委员的身份联合署名,发表了《俄罗斯各族人民权利宣言》。宣言中提到:

1.俄罗斯各族人民的平等和独立自主;

2.俄罗斯各族人民的自由自决乃至分立并组织国家的权利;

3.废除任何民族的和民族宗教的一切特权和限制;

4.居住在俄罗斯领土上的各少数民族与民族集团的自由发展。

这一宣言给了北高加索地区人民鼓舞。长期被强权压制,他们早想尝尝自由的滋味了。于是在1917年年底,印古什、车臣和达吉斯坦宣布从苏俄政权中独立,建立北高加索山民共和国。该共和国于1918年5月11日宣告独立。该政权与土耳其签定同盟条约,并获协约国、德国和奥匈帝国等国承认。但唯独,没被苏维埃政权承认。

普京用什么征服了车臣(为普京充当马前卒的车臣)(4)

列宁

这确实就尴尬了,没被主家承认,相当于是吐了一半的肥肉,随时可能一吸溜,又给吞回去。

十月革命胜利没多久,俄国内部就陷入了三年内战时期。当时的内战双方主要是苏俄势力为代表的的红军和以沙俄为代表的白军。双方的战争自然波及到了北高加索地区。他们都盯上了这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最开始,高加索山民共和国和白军合作,联合起来反对苏俄红军。但白军目的不是让共和国独立,而是想沙俄帝国时期的统治。所以没过多久,双方就打了起来。虽然把沙俄白军放在整个欧洲大陆,水平是末流。但对抗山民共和国,他们还是极具优势的。所以1919年8月,白军就全面控制了北高加索。山民共和国第一次尝试独立,失败了。

山民共和国被白军打垮了,转而投向了红军。因为苏俄政府一定程度上是同意共和国独立的。请注意我的措辞,是一定程度上。为什么会这样说,咱们看后面的发展您就明白了。之前的共和国名义不能用了,北高加索人民建立起了新的政权。9月,在谢赫·乌孙-哈吉领导下的“北高加索埃米尔”成立。“埃米尔”在阿拉伯语中是酋长、统治者的意思。所属的民族包括卡巴尔达人、奥塞梯人、车臣人和达吉斯坦人。

在山民和红军的共同努力下,白军的势力逐渐被驱逐。1920年初红军占据了主动地位,占领了北高加索大部分土地。之后,他们开进了当时车臣地区唯一的城市格罗兹尼,这座城市还是沙皇时期为了便于统治车臣地区而建立的,同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对,您没看错,是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其实苏俄政府和白军一样,不希望北高加索地区独立。毕竟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苏俄想要发展,势必会经过北高加索。正因为这个无法调和的矛盾,所以随着白军势力的逐渐退却,北高加索人民和苏俄政府的蜜月期,也到头了。

1921年底,成立不到两年的北高加索埃米尔政权被废除,旋即成立山民自治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统辖车臣人、印古什人、卡巴尔达人和奥塞梯人等民族。对于这个共和国,苏俄政府没有采用高压的民族政策,而是承诺高加索山民在其政治框架中享受完全的政治上和文化上的自治权。

不过相对开放民族政策,并没有让这个新生的共和国稳定发展。在受到入侵的时候,这些民族可以团结起来。但现在相对和平了,内部的民族矛盾显现出来。各个民族希望自己独立出来,组成各自的民族自治州。1922年11月30日,车臣脱离山民苏维埃共和国,改建为车臣自治州。1924年7月7日,随着印古什自治州和北奥塞梯自治州的成立,山民自治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被废止。这些独立的自治州隶属于俄罗斯联邦的北高加索边疆区。

别看表面上车臣地区归苏联政府管理,但内部并不太平。“北高加索埃米尔”的残余势力在车臣和达吉斯坦共同的“教长”戈钦斯基的率领下与苏联对抗,发展的武装有上万人。1922年到1924年,北高加索军区对车臣的围剿没有取得成效。

1925年,随着苏联政府逐渐稳固,他们着手处理车臣地区的问题了。7月,边疆区委员会与司令部及国家政治保卫总局全权代表决定,实施解除车臣武装的战役。战役开始时间定为8月23日。这次战役不是明面上宣战,而是和原定的北高加索军“解除武装及清除盗匪”的军事演习结合在一起。这就特别有隐蔽性和突击性。整个车臣地区被划分为6个区域。以有准备打无准备,效果自不必说。

原本战役只限于山区,但后来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平原地区,几乎整个车臣都笼罩在战争的火焰中。许多山村居民试图进行武装反抗。在不少场合,军队因为居民的顽强抵抗而使用了炮火和轰炸。在有一些抵抗顽强的地方几乎一直需要动用炮火,而炮火和轰炸都造成了伤亡。

9月11日,解除车臣武装的战役基本结束。车臣反苏维埃活动的所有原先的重要领导人悉数被擒。在伴随着军事打击的同时,各级苏维埃政权也逐步在车臣地区建立。但他们接下来的民族政策,执行的并不是很友好。在文化方面,苏联当局掀起了反伊斯兰教运动。区域内绝大多数清真寺被关闭,朝见伊斯兰教圣城麦加和麦地那的活动也被严格禁止。经济方面,强行向山民推行农业集体化。在车臣地区,没收车臣人的土地、将个人财产收归集体农庄、禁止佩带匕首、没收马匹等措施触犯了车臣人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习惯。

这些政策引起了车臣人民的不满。除了日常的消极怠工之外,还时不时的有武装袭击政府的情况。据不完全统计,1929年—1935年,仅在车臣就爆发了286次反抗事件。苏联政府虽然进行了全面镇压,但还是会有小股武装活动进行。

这个局面一直持续到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入侵苏联的时候,为了拉拢北高加索地区,德间谍机关曾分批向该地区空降破坏小分队,利用山民对苏维埃政权的不满,煽动他们起来造反。历史再一次重演。一些人民认为这是独立的好机会,所以大约有5000名志愿者加入了反苏联的德军行列。“高加索兄弟特别党”等车臣地下组织协助德军,在1942年下半叶,德军曾经占领北高加索西部的一些区域。

随着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苏联逐渐扭转在苏德战场中的劣势地位。1943年苏军进行反攻。不久,入侵的德军全部被肃清。但仍有少数非法武装在活动。据统计,从1941年战争爆发到1945年1月,在北高加索区域内一共消灭土匪团伙232个,共计约3000名匪徒。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全部车臣人都反对苏联。在战争期间,还是有不少车臣人加入红军,并且作战英勇,涌现出不少战斗英雄。据不完全统计,从1941年战争开始到1942年10月5日,车臣人在红军队伍中获得44枚战斗勋章,比一些人数多的民族获得的还要多。

虽然有不少车臣人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但苏联政府还是决定对车臣等民族进行惩罚。在1944年1月全面控制北高加索地区后,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关于将车臣人、印古什人迁移到哈萨克和吉尔吉斯共和国的决议》,2月21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发布《关于迁移车臣人和印古什人的命令》。苏联这样做,也是希望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些民族独立的问题。但这个命令的颁布,却让车臣人开始了国破家亡十三年的惨痛经历。

整个迁移过程是由苏联内务人民委员贝利亚亲自指挥的。1944年2月20日,贝利亚抵达格罗兹尼做准备工作。为了防止居民在迁移时逃跑,他做了详细而周密的计划:首先封锁车臣-印古什共和国,并解除居民武装。其次,为保证顺利运输移民过程,苏联当局调集了节封闭式车厢和节敞蓬货车厢。

迁移从1944年2月23日凌晨开始,贝利亚动用大批工作人员,采取一系列欺骗手段把人数众多的车臣人押上了原用于装货物的闷罐车皮,一批批地运往目的地,也就是哈萨克和吉尔吉斯两个共和国。

将近50万人挤在闷热的铁皮车厢中,颠沛流离,长途跋涉,缺衣少食,让不少体弱多病的车臣人民死在路上。除了死在路上的,还有一部分被“屠杀”的。屠杀的原因让人惊骇——转移困难。

秉承着不漏掉一人的指示,连前线作战的车臣士兵也没有放过。为了稳定军心,他们没有在迁徙的行列中。他们的亲属也可以避免迁徙。但相应的,他们也无法再回到自己的家园。所以他们虽然不用经历颠沛流离的迁徙生活,但还是逃不掉背井离乡的命运。

普京用什么征服了车臣(为普京充当马前卒的车臣)(5)

车臣大迁徙照片

40余万车臣人到达哈萨克和吉尔吉斯两个共和国之后,又要面临生存问题了。虽然在此之前,中央已经下令要准备好接受特殊移民的事宜,但当时尚处于战争时期,物资凋敝,哪儿可能一下子安排这么多的移民?衣食住行都无法满足最低生活保障,死亡几乎成了车臣人每天都会面对的事情。据不完全统计,从1945年到1950年,车臣人民的死亡率接近25%。

此刻的车臣人心中,已经埋下了对苏联政府不信任的种子,以及燃起仇恨的火苗。

这种耻辱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957年。随着赫鲁晓夫上台,斯大林的一些政策逐步被调整甚至是废除。1957年1月9日,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了包括《关于在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恢复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在内的四个重要的民族政策文件。看标题其实就能清楚,要恢复原有的车臣-印古共和国,这个共和国曾在1946年6月被撤销,并且恢复该共和国1944年的领土。

与此同时,取消了对于他们的一切限制。在他们迁移的这13年中,车臣人政治权利被剥夺,行动范围被限定,还时时刻刻有移民局的特别警卫所进行监视。这种打压,和被流放没啥区别。现在这些扣在车臣人头顶的帽子全部被摘了,极大鼓舞了车臣人民,他们中的多数人选择变卖家产,回到家乡。

但回乡的过程以及回到家乡的情况和当年被迫迁徙的时候一样混乱。原计划在1957年安排450户车臣家庭返回格罗兹尼,但没想到实际回来了2692户。没有座上返程列车的人,就选择扒车回到家乡。

因为实际人数远超规定人数,所以后续善后工作也是一团混乱。尤其是在当地已经有“新的居民”居住了。在车臣人被集体迁徙走之后,从各共和国和各州迁来了其他的民族,比如阿瓦尔人、达尔金人、俄罗斯人等。他们对于这里原来的主人表达出歧视。他们称车臣人为“强盗来到共和国”、“不能把他们放进来或者必须离开此地”。车臣人也对他们有仇视心态,不愿意与当地人合作。

因为双方互不接纳,所以不少车臣人没有正经工作。这些“无所事事”的人就成了当地最大的安全隐患。据统计,从1958年到1972年,因各种犯罪行为被内务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车臣人有11万之多,占了城市居民总人数的六分之一。

面对这样的情况,苏联领导人似乎选择“视而不见”。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通过的苏共纲领在谈到苏联民族关系的状况时这样写道:“在各苏维埃共和国里属于许多民族的人们共同生活着,和谐的劳动着……各族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需要都得到同等满足。”但透过车臣地区一隅我们可以看到,事实并非如此。按照苏联问题专家埃莱娜·卡·唐科斯的话说:“民族问题在勃列日涅夫的高压政策下虽然蛰伏着,但犹如地火在涌动。”

这一切,在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发生了改变。

普京用什么征服了车臣(为普京充当马前卒的车臣)(6)

戈尔巴乔夫

1987年1月27日,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做的报告中特别指出:

“某些领导人在解决民族关系有关的问题时缺乏应有的责任心……我们的理论界欠了民族关系的实践很大一笔债……应该承认,在民族关系方面所犯的错误及其各种表现被忽视了,而且也不愿意谈到这些问题。这产生了一些消极后果。目前,我们不得不同这些消极后果打交道。”

他指出的在民族方面的问题,确实很中肯。但实行的“新思维”改革,却引发了民族分离主义浪潮。在这特殊的历史时机,车臣人独立的欲望也更加“膨胀”。1990年11月,在格罗兹尼召开了第一次车臣人民代表大会,自行宣告脱离车臣一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退役的苏军上将焦·杜达耶夫被选为车臣人民全国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也就是车臣共和国第一位一把手。

在1991年著名的“八一九事变”中,杜达耶夫公开宣称反对“暴乱者”,拒绝执行“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命令。为此,俄罗斯高层一度错误地认为杜达耶夫是叶利钦坚定的的支持者。但杜达耶夫只是利用这件事为引子,将车臣共和国“扶正”。所以从8月22日起,车臣武装人员开始封锁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市中心的街道和广场,他们抢占了最高苏维埃会议大楼、广播电视中心和格罗兹尼机场大楼,全面控制车臣局面。强迫车臣一印古什最高苏维埃第一书记扎夫格耶夫辞职、要求最高苏维埃解散。

然而苏联方面,对于杜达耶夫的行为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对于这种“暴乱”行为,当时苏联的领导人叶利钦,只是发一封《告车臣人人民书》,呼吁车臣人民要“克制”,让他们用文明的谈判手段解决问题,不要将问题进一步扩大化。

普京用什么征服了车臣(为普京充当马前卒的车臣)(7)

叶利钦

但车臣人民并不理会这封不痛不痒的文章,继续自己独立的脚步:

9月15日,俄罗斯联邦在车臣地区的最高权力机关—车臣一印古什自治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开会自行宣告解散。

10月27日,杜达耶夫被车臣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为总统。

11月1日,杜达耶夫发布《关于车臣共和国主权的命令》,宣布车臣为“独立主权国家”。

车臣的这一波操作,彻底把俄罗斯打懵了。就在杜达耶夫宣布独立的第二天,俄罗斯联邦代表大会宣布车臣总统选举非法、无效。随后宣布车臣进入军事紧急状态,并签署命令逮捕杜达耶夫。但逮捕行动并不顺利,被车臣人民直接打跑了。

叶利钦本想继续对车臣地区实行打击,但确实无暇顾及。一方面,俄罗斯方面强硬的态度让车臣人民更加抱团。另一方面,刚刚上台的叶利钦立足未稳,腾不出精力来应对车臣问题。所以俄罗斯联邦高层对车臣激进民族主义分子抱着隐忍的态度,这也就宣告了“车臣革命”的胜利。

但宣布独立并不代表一切事情的结束。杜达耶夫需要想办法稳固这个新生国家的统治,至少别被旁边的俄罗斯再次吞掉。所以他希望谋求外部的合作。杜达耶夫率先找到的,是和他们在宗教上有共鸣的土耳其、伊朗、阿拉伯国家等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但这些国家无一例外,全都拒绝公开承认车臣共和国的独立。虽然苏联巨人倒下了,但谁也不清楚新起来的俄罗斯到底有多少实力,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他们选择拒绝。

普京用什么征服了车臣(为普京充当马前卒的车臣)(8)

车臣首位总统杜达耶夫

既然得不到国际的援助,那就转而向区域内寻求合作。他号召印古什、达吉斯坦等脱离俄联邦、享受完全的独立。但这个举动也没成功。当时有一个反俄罗斯联邦的舆论组织,叫高加索山地民族同盟。这个同盟也是杜达耶夫自娱自乐的产物,几乎没有当地的地区领导者支持他。

既然区域内也没有人支持他,他就选择自求多福。早在1991年年底,车臣共和国通过一项《车臣防卫法令》:要求所有车臣男子都有服兵役的责任和义务。这无异于全民皆兵,准备随时应对与俄罗斯的冲突。

为了扩充军备,车臣人还不断偷袭俄罗斯联邦驻军。1992年1月-3月间,有记录的偷袭就有60多起。俄罗斯联邦无力处理这些事情,选择与杜达耶夫谈判。出乎意料的是,杜达耶夫同意俄罗斯驻军撤军,条件是要提供一批军用武器。当时的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丰厚遗产。别的没有,武器还是不少的。所以痛快地给了一些武器,然后部队井然有序地从车臣退出。

因为有了这批武器,车臣的军事实力大为增加。当时的车臣,兵力已经有约五千到六千人,如果再动员一下,全员兵力可以有一万五到两万人。再加上轻重武器,车臣的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此时,面对车臣问题,俄罗斯上层有两个不同意见。一派是希望和平谈判,让车臣继续留在俄罗斯联邦的体制内。当时是有先例可循的。鞑靼自治共和国之前也闹过独立,俄罗斯上层就是通过谈判,解决了问题。他们相信可以继续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车臣的问题。另一派就是武力解决。

最开始的时候,俄罗斯采用和平的方式,与杜达耶夫进行多次谈判。但双方的底线就是矛盾的,都是围绕着车臣地区的主权问题。所以谈判了两年,没有任何进展。

既然无法和平解决,那就诉诸武力。

1994年12月9日,叶利钦签署命令,命令俄罗斯政府要尽全力、全面解除车臣地区的非法团体武装。12月11日,俄联邦武装力量和内务部部队约万余人从西部、西北和东部三个方向车臣挺进:北部集团军从北奥塞梯的首府莫兹达克出发;西部集团军从印古什出发;东部集团军从达吉斯坦出发,对格罗兹尼形成包围圈。

12月31日,第一次车臣战争正式打响。但俄罗斯人对于车臣的了解明显不足。据亲历者特罗舍夫将军所言:“连以下的指挥员实际上都没有格罗兹尼的地图,即使有地图的也顶多是1980年版的,所以往往会失去方向。”

而且他们明显低估了车臣武装分子的实力。据俄国防部长格拉乔夫所言,在这一轮行动中有534名将士阵亡。而车臣武装分子总参谋长马斯哈多夫宣称有将近1000名俄军战士在这轮战斗中死亡,80余人被俘。

俄军痛定思痛,调整战略部署,同时调拨大批武器装备和兵力到格罗兹尼。1995年1月14日,俄军成功袭击了车臣总统府。2月3日,俄军南部集群的两个团从汉卡拉区方向向车臣首都的南部和东南部运动。3月6日,俄军取得了围攻格罗兹尼战役的军事胜利。4月上旬,俄罗斯基本掌控了车臣的局势。

但在这个时候,叶利钦没选择乘胜追击,而是签署《关于使车臣局势正常化的补充措施》命令,宣布暂停对车臣的一切军事行动。因为当时俄罗斯正准备庆祝卫国战争胜利周年并邀请了许多外国代表团抵达莫斯科。军事行动有损俄罗斯的国际形象。但是,车臣武装分子并不遵守停火协议,不断对俄军发动攻击,造成俄军一定损失,同时利用这个喘息机会重新调整部署。

普京用什么征服了车臣(为普京充当马前卒的车臣)(9)

第一次车臣战争图

6月中旬,车臣代表和俄罗斯代表坐在谈判桌前准备谈判。不管走向如何,这都是一次双方握手言和的机会。但没曾想,一个意外事件的发生,打乱了战争的走向。

6月14日,车臣武装分子的一个首领巴萨耶夫一行人从车臣的韦德诺出发,经由达吉斯坦中不知名的小路,一路奔袭到俄罗斯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的布琼诺夫斯克。在面对哨兵盘问的时候,宣称车上载的是联邦士兵的死尸,一脚油门加速,冲过关卡。在第二个关卡,他们被拦了下来。没有通关凭证并且拒绝让人检查,他们要求去当地的军事总部解释。

就在进入市中心之后,巴萨耶夫等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展开袭击,迅速占领了市内务部大楼,紧接着占领了银行、通讯局、医院等拥有制高点的建筑,并且绑架了大约1200名人质。巴萨耶夫要求俄军立即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并撤出车臣,否则将杀死全部人质。

这件事情已经超过了军事范畴,上升到恐怖事件。

面对突发事件,俄罗斯上层显然应变能力不足。6月17日,内务部决定武装解救人质。他们发动了两轮武装行动,但结果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并造成一百多名人质死亡。

普京用什么征服了车臣(为普京充当马前卒的车臣)(10)

被劫为人质的布琼诺夫斯克市立医院医护人员

为了防止事态更加严重,6月18日,俄罗斯联邦总理切尔诺梅尔金直接与巴萨耶夫通电话,并答应了巴萨耶夫的全部条件:

1.俄罗斯联邦军队在车臣境内全面停战;

2.和平谈判立即开始启动;

3.为武装分子安全返回目的地提供交通工具并保证他们路上的安全。

6月19日,在俄罗斯政府宫员代表和部分人质的“护送”下,巴萨耶夫率领武装分子回到了车臣的扎达克村。随后,他释放了所有人质。

布琼诺夫斯克事件迫使俄罗斯政府停火并与武装分子谈判,开创了车臣武装分子利用恐怖主义手段达到军事政治目的的先例。这也给了车臣武装分子新的启发,他们准备利用“恐怖主义”迫使俄罗斯承认车臣的独立。这也为之后的一系列的恐怖事件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后续谈判工作也是一波三折。最后的结果是,由叶利钦出面,和车臣的总统扬达尔比耶夫进行谈判。双方于1996年8月30日签署了象征着第一次车臣战争结束的《哈萨维尤尔特协议》。这份协议中,对于车臣的归属问题,双方一致同意搁置五年。

这份协议看似是一份和平协议,但实际上没有任何实质性效果。俄罗斯人质疑这份协议的合法性,这也为之后的第二次车臣战争埋下了伏笔。

在搁置争议这五年,车臣内部也挺热闹。1997年1月,车臣共和国总统大选,马斯哈多夫当选。马斯哈多夫并不是亲俄派,他也是希望车臣能够独立。只不过与杜达耶夫的武装对抗的方式不同,他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达到最终的目的。

但在这个时候,车臣内部已经出现了分裂势力。两个强硬派代表巴萨耶夫和派拉杜耶夫不认可马斯哈多夫方式,他们依旧活跃于政坛之上,宣传武装反抗的了理论。同时,车臣境内活跃起来一支伊斯兰极端势力,与马斯哈多夫的政敌结合起来成为强大的反对派。

面对这样的局面,马斯哈多夫已经无法掌控。1999年2月,马斯哈多夫宣布将车臣建设成为伊斯兰国家,并用一套伊斯兰教的法律治理国家。这样的政策,无形中为伊斯兰教极端势力的发展提供了温床。

普京用什么征服了车臣(为普京充当马前卒的车臣)(11)

马斯哈多夫

1999年5月,巴萨耶夫等宗教极端人员开始在达吉斯坦不断制造事端、袭击俄罗斯军队,并且非法占领部分村庄。

面对车臣武装势力的挑衅,一位强硬派人物决定反击。这个人,就是时任俄罗斯总理的普京。8月底,俄军不仅收复了失地,还摧毁了极端宗教势力在达吉斯坦地区建立的基地。

这一次车臣的活动并不仅局限于达吉斯坦一带。9月初,在莫斯科和达吉斯坦境内发生了数起爆炸事件,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这些事件的操纵者,直指车臣的恐怖分子。对此,普京下令9月30日俄军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向车臣开进,并对车臣境内大坝、油田、桥梁进行空袭。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了。

普京用什么征服了车臣(为普京充当马前卒的车臣)(12)

普京

1999年12月,车臣境内大部分区域都被俄罗斯联邦军队控制,并形成了对首都格罗兹尼的包围。普京吸取了第一次失败的教训,这一次为了避免大规模伤亡,采取缓慢推进的战术、采取动用炮兵和空军对非法武装队伍的防御枢纽系统实施点状打击(这个战术是不是和俄乌冲突刚开始实施的战术差不多)。

2000年1月31日,联邦部队夺取了米努特卡广场,车臣武装分子的防卫被粉碎、主力被消灭。俄军在全城范围内围捕残余的武装分子。2月到3月,俄军主要在山区继续围剿车臣武装人员。3月12日,随着拉杜耶夫被擒,车臣地区局势基本得到稳定。2000年6月,车臣临时政府产生,卡德罗夫被任命为车臣地区领导人。

与第一次通过交战双方签署停火协议结束战争不同,第二次车臣战争是一场没有宣布结束日期的战争。这是普京态度强硬的结果。这次战争,为俄罗斯带来了实质性的利益:它摧毁了自1991年来的就实际存在的车臣“独立”政权,基本控制住了车臣局势、防止车臣从俄罗斯联邦内部分裂出去的危险。

但这次战争,也让一些车臣极端民族独立分子彻底走向了恐怖主义,专门从事恐怖袭击活动。最引人注目的,当属2004年5月,总统卡德罗夫被炸身亡。老总统去世,新总统暂时暂无人选。普京特别希望扶持老卡德罗夫的儿子小卡德罗夫当总统,但因为车臣法律规定,总统必须年满30周岁,而小卡德罗夫当时只有27岁。所以就选了另一位亲俄派的阿尔哈诺夫当了总统,小卡德罗夫为总理。

普京用什么征服了车臣(为普京充当马前卒的车臣)(13)

卡德罗夫

这小卡德罗夫和普京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好,可以说是普京的铁杆迷弟。对于小弟,普京也是尽全力支持。2007年,在小卡德罗夫年满30周岁时,他直接就把阿尔哈诺夫给免职了,任命小卡德罗夫为车臣共和国总统,从此开启了“车臣与俄罗斯政府”以及“小卡德罗夫和普京”之间的全新关系。这是从沙皇时代以来,车臣和俄罗斯基本没有过的关系形态。

不得不说,普京用人确实有一手。他明白车臣局势复杂,需要一个既听话又有雷霆手段的人去管理。小卡德罗夫是不二人选。曾经咱们国家一位记者去采访原总统阿尔哈诺夫,正好看着小卡德罗夫正带着一大批卫队,浩浩汤汤的去往总统大楼,找总统开会。俩人一见面,小卡德罗夫把枪一掏出来,“啪”一声就仍在桌子上。双方后面站着都是五大三粗的车臣人,这场面看着不像开会,而是火并。

这种自带匪气的总统,是能稳定车臣局势的不二人选。在小卡德罗夫在任的这十几年,逐步推广“再教育运动”,目的是让那些反俄情绪重的车臣人,慢慢改变对俄罗斯的态度,从抗俄到逐步适应和接受俄罗斯的统治。

不仅如此,小卡德罗夫也不会放过每一个可以对普京表忠心的机会,他曾发表公开讲话,“我对全世界宣布,我们是普京的卒子,母庸质疑,我将坚决执行总统下达的任何任务,我已经准备好他(普京)而死,履行他的任何命令。”

您不要以为小卡夫德罗只是单纯地崇拜普京,才愿意为他做这一切。普京对他的支持,也是不少。

首先,是经济扶持。据《纽约客》杂志报道,目前车臣超过8成的预算来自俄罗斯政府。以2017年为例,车臣当年的财政收入为592亿卢布,但是其中的485亿都是俄罗斯中央政府的补贴资金。经济命脉基本都在俄罗斯手里攥着,车臣能不听话吗?

其次,宗教支持。车臣信仰伊斯兰教。所以普京就不断扶持伊斯兰教首领,也就是卡夫德罗家族。这样的宗教政策,让车臣的穆斯林对俄罗斯、对普京更加信服。

物质和精神两手抓,车臣没有理由不老实了。

如今的俄乌冲突,车臣已经在第一时间入局。到底在这场拉锯战当中,车臣扮演了什么角色,我们拭目以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