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摆摊卖什么茶好(摆摊卖茶那些事儿)

冬天摆摊卖什么茶好(摆摊卖茶那些事儿)(1)

在我国经济因疫情而大受冲击的时候,地摊经济吹响了线下复苏的号角,总理称赞地摊经济是人间的烟火、中国的生机。

总理的一句话,让无数蛰居在家的地摊主喜出望外,纷纷开出了已经蒙尘的三轮车,轰轰烈烈地奔赴各个市场。

冬天摆摊卖什么茶好(摆摊卖茶那些事儿)(2)

“琴棋书画诗酒花”固然重要,“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最基本的民生考量。5月28日,总理回答如何促进就业时,就特意提到一段话:回想改革开放之初,大批知青返城,就一个“大碗茶”解决了多少人的就业。

冬天摆摊卖什么茶好(摆摊卖茶那些事儿)(3)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那些摆摊卖茶的日子。

01

中国最早的流动茶摊,在一千多年前的东晋就已经出现了,据《广陵耆老传》中记载:“晋元帝时有老妪,每日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

当然,那个时候还不能叫“摊儿”,因为连一张桌子,一个板凳都没有,只有一个颤颤巍巍的老太太,在街上拎着茶壶,方便大家喝茶。

至于什么时候有了“摊儿”,应该是五代时期江西婺源的方婆。

方婆家住在浙赣边界的浙岭山,这里常有贩夫走卒,商贾行人经过。于是,方婆就在路边的亭子里摆摊供茶,凡是穷儒担夫,分文不取。

方婆死后,大家感念她的恩德,路过她的坟墓时,都放一块小石子来纪念,后来坟冢竟高丈余,县志称“方婆冢”,人称“堆婆冢”。

冬天摆摊卖什么茶好(摆摊卖茶那些事儿)(4)

明代许仕叔《题浙岭堆婆石》云:“乃知一饮一滴水,恩至久远不可磨。”

之后,茶摊这一形式,就逐渐延续了下来。

02

唐朝时候,很多小商贩会摆摊卖煎茶,“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及至宋朝,物阜民丰,夜生活也极绚丽多彩,茶摊儿遍地开花。

冬天摆摊卖什么茶好(摆摊卖茶那些事儿)(5)

《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山子茶坊内仙洞桥,仕女夜游吃茶于彼。”说的就是开封府热闹的夜市景象。

想象一下,天色渐晚,女孩子们成群结队逛夜市,吃饱了,走累了,就歇歇脚,喝杯清茶,心旷神怡。

当时不仅固定的茶摊遍地都是,还出现了主动送茶上门的流动茶摊。如果你懒怠出门,或者家里来了朋友,就可以出门叫茶,茶主就会把茶送到家里来。

流动茶摊的摊主,不仅是卖茶人,同时还兼信息员及感情联络员,谁家婆媳闹矛盾了,谁家儿子不孝顺了,没有他不知道的。

明朝时期,商业形态发达。茶摊、茶铺、茶坊,不计其数。

从反映明朝社会百态的《金瓶梅》便可略窥其貌,这本书名为写宋,实则写明,里面常有去茶摊茶馆喝茶的情节,提到茶的地方多达629处,比红楼梦要多出两倍多。

03

到了清朝,出现了一个最大腕的摊主,他就是摆茶摊摆成了文学家,妖狐鬼怪全都写遍的——蒲松龄。

冬天摆摊卖什么茶好(摆摊卖茶那些事儿)(6)

蒲松龄喜欢搜集民间鬼怪故事,为了尽量多地搜集各地的故事,他想了一个招儿,那就是在路边摆茶摊,供过往路人免费品饮,但是前提是要讲一个精彩的鬼怪故事。

就这样,经年累月,他听到的故事越来越多,于是就写出了那本“牛鬼蛇神,倒比正人君子还可爱”的《聊斋志异》。

冬天摆摊卖什么茶好(摆摊卖茶那些事儿)(7)

片头的这个飘飘悠悠的灯笼以及惊悚的背景音乐相信是很多人童年的噩梦

蒲松龄摆茶摊的目的是为了搜集故事,而更多人摆摊的目的则是为了挣钱过日子。

清末时,摆茶摊最为成功的,应该就是张一元与吴裕泰了,他们均是自摆茶摊起家,之后形成了两大百年老字号茶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安徽人有多强?他们两个,垄断了北京的花茶市场》了解详情,兹不赘述。

对于更多现代人来说,对茶摊记忆最鲜明的,莫过于老北京的大碗茶。

大碗茶,顾名思义,必须要用大壶冲泡,大碗畅饮,没有繁琐礼仪,虽然较为粗野,但却也反映了这种饮茶方式的豪爽。

冬天摆摊卖什么茶好(摆摊卖茶那些事儿)(8)

大碗茶茶摊很简单,煤炉子上放一把大铁壶,吆喝声响彻街头巷尾:“俩子儿一碗大碗茶,滚开的水,上好的茶,上边漂着茉莉花……”

当时,大碗茶的主顾往往是拉洋车的、摆小摊的、做苦工的,总之是收入较低的贩夫走卒。

他们经常揣着干粮,冲茶摊儿的老板喊一声“来碗高沫!”高沫,就是茉莉花茶的茶叶碎,比茉莉花茶泡出的茶汤便宜,因此,旧时的人们多喝高沫。干粮就着大碗茶,那就是一顿饭。

04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支持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存在,鼓励个体经济的发展。

作为一个北京土著,住在大栅栏的尹盛喜听到这个消息后,开始寻找身边的商业机会。

那个时候,天安门广场的游客摩肩接踵,但是渴了累了,连个喝水的地方都没有,有需求的地方必有商机,于是尹盛喜想到了在天安门附近开茶摊。

冬天摆摊卖什么茶好(摆摊卖茶那些事儿)(9)

1979年,尹盛喜在前门摆的茶摊

于是,他在前门箭楼摆起了茶水摊,1979年6月,青年茶社开张了。他们主张薄利多销,每碗只卖两分钱,开张的第一天,尹盛喜就卖了足足3000多碗大碗茶!

看到他们取得了成功,很多人备受启发,纷纷摆起了茶摊儿,也就是总理说的“一个大碗茶解决了多少人的就业。”

冬天摆摊卖什么茶好(摆摊卖茶那些事儿)(10)

1981年,天安门前的茶摊

1984年3月16日,在尹盛喜率领下,北京大栅栏贸易公司诞生了。可尹盛喜还是对大碗茶情有独钟,于是在1987年11月21日,他干脆把公司改名叫北京大碗茶商贸集团公司。

在之后,茶摊上又多了些小零食,如瓜子花生之类,其中不可少的就是茶叶蛋,什么路人又渴又饿的时候,吃个茶叶蛋,喝一碗大茶碗,既能解渴又能饱腹。

直到现在,北京仍有很多卖大碗茶的茶摊。

冬天摆摊卖什么茶好(摆摊卖茶那些事儿)(11)

比如前门老舍茶馆的大碗茶,还保留着两分钱一碗的习俗,而在什刹海、北京的各个城门脸儿附近和天桥一带,有很多边走边吆喝的叫卖大碗茶的茶摊。这些茶摊既有生机勃勃的烟火气,也体现了北京人的好客与热情。

当然,以上只是摆摊儿卖茶的一些故事,并不是想鼓动您去摆摊卖茶,更不具备任何实际指导意义,如果您真的有摆摊卖茶的想法,一定要三思而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