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应该如何挽回败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崇祯皇帝应该如何挽回败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1)

崇祯帝影视剧照

1644年既明崇祯十七年,这年的三月让这位明朝第十六位皇帝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十七年的帝王生涯,铲阉党,勤政事,生活节俭,六下罪己诏,自以为无愧于万民。却也无法拯救陷于内忧外患中的大明王朝了,最终还是让他画上了这个统治华夏大地276年明王朝的覆灭的句号。

后世的人们也曾不止一次地设想大明王朝如若南迁会如何?又或者帝国覆灭前的那几年崇祯就没想过南迁吗?根据史料记载关于迁都确实是有过的,曾有官员建议南迁南京,并且直言不讳地分析迁都南京和留守京城的利弊。义军逼近京师,北方战事接连失利,此时迁都南京确实是唯一的生存之路了。可一心立志想做一位名垂千古圣明之君的崇祯却有另一番心思,弃地而南迁。必然会落下一个丧失国土的千古罪人,于他自我人设不符,他自然不愿意背上这个千古骂名。但又不甘心坐以待亡,背上亡国之君的骂名。关于南迁也曾数次交于朝堂议会,只是此时的朝堂已无能和崇祯推心置腹的大臣了。朝堂上的激烈争执,始终无法统一,心累的崇祯最希望的此时满朝文武大臣能一致提出南迁计划,这样他再按下象征总裁决的同意书。这样即可上告慰列祖列宗,下抚慰黎明百姓,中间又可宽慰他自己的圣明仁君之心。

崇祯皇帝应该如何挽回败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2)

闯王军

就是这样的一个心愿却不能在朝堂按照他内心的想法走,因为生性多疑的崇祯还是一位妥妥的甩锅皇帝。杀忠臣,罢良相这事他没少干,哪回没人反对,可哪回他听了。身为后世者的我们试问如果他能拿定主心骨南迁,谁又能拦得住。对于1344年的崇祯帝来说机会稍纵即逝,可偏偏他总是在生死存亡之际缺乏决断,举棋不定。其实崇祯在历代亡国的末代帝王中算得上是有绝对权利的帝王之一,十七年的帝王生涯更换五十相,这更是恒古未见的。内阁对他制衡有限,文官集团更是被他压制的只求自保,不敢发一言,献一策。所以导致最终的崇祯在南迁还是固守京师的问题上失去了战略决断,从而葬送了大明王朝续命的唯一机会。

从种种迹象上看大明王朝的覆灭皆因崇祯皇帝缺乏领导者的果敢决绝,生性多疑,对权利过于看重。如果危机来临之时大明能够君臣一心,彼此多些真诚,少些猜忌。如果真的南迁回南京,南边抚军江南,北边放清军入关同大顺军打斗,自己坐拥江南围山观虎斗,再伺机北伐,很大可能的结果会再现南宋和金的对峙局面。可惜,一切只是我辈的假设,历史不会给你第二次的选择。顾及脸面的崇祯还是走上了煤山,走向那棵歪脖树,实现了他“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宏愿。

崇祯皇帝应该如何挽回败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