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周边冷门小众打卡地(杭州这些古井变身网红打卡点)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詹程开 通讯员 夏衍 王蕾

杭州的水井,星罗棋布。它们散落在杭城的大街小巷,有人把这些水井比喻成“城市的眼睛”,见证着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

上城区紫阳街道以杭州独有的古井保护为抓手,在宋韵文化传承、工作机制创新、社会力量发动和集群化发展等方面深化探索,进一步理顺街道发展脉络、践行绿色生态理念、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

杭州周边冷门小众打卡地(杭州这些古井变身网红打卡点)(1)

目前,辖区23口古井水质基本达到了III类以上水体标准,治理效果显著。同时,定期对古井进行水质检测,并将结果公示上墙,确保居民放心用水。

杭州周边冷门小众打卡地(杭州这些古井变身网红打卡点)(2)

小时新闻记者了解到,自从成立古井保护协会,实行井长制度以来,23口古井有了“身份”。来这里寻找古迹、聆听古井故事的人也多了起来,紫阳泉、状元井纷纷成为了网红打卡点,这也带动了二十三坊巷一带的旅游业态。

“周边不少商家都说,人气旺了不少。这也成为治水带动共富的一种探索和实践。”紫阳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今年以来,街道税收收入累计完成17亿元,同比增长21.9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7.5亿元,同比增长17.51%,全区排名第4。规上企业发展态势良好,部分行业营收提升明显。主要行业增加值绝对值213.2亿元,增速7%;1-8月规上工业增加值绝对值243亿元,增速7.7%;服务业增加值绝对值达16.5亿元,增速8.7%;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绝对值5421万元,增速45.63%;货物出口总额13亿元,增速22.92%。

杭州周边冷门小众打卡地(杭州这些古井变身网红打卡点)(3)

接下来,街道将进一步促使工作向基层延伸,探索完善紫阳治水模式,扎实推进“五 水共治”工作。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