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有爱朗诵稿(悠悠故乡情)

有家有爱朗诵稿(悠悠故乡情)(1)

一提起生我养我的故乡,我就会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故乡啊故乡,不论我到哪里,你永远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我来不及回家向母亲告别,就从涟水中学投奔到革命战场,后来又一直在外地工作,至今已七十三个春秋。虽然离开家乡很多年,但只要一提起“涟水”二字,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亲人身影,就会浮现出一幕幕亲切的情景。

春天,微风吹起袅袅炊烟,宁静的村庄从梦中苏醒,大人们赶着耕牛,肩扛锄头下田劳作。我们孩子背着书包迎着朝阳,一路嬉闹奔跑在麦浪翻滚的田间小路上……

夏日假期,我们爬到树上掏鸟蛋,跳到河里游泳。

秋收季节,田野里传来打花生到声响,吃着煮熟的新鲜花生,真是清香难忘。

冬天大雪纷飞,跟着大人去赶集,买年货,写春联。

……

儿时故乡的情景在脑海里难以忘怀,在这些美好的回忆中,也不时浮现那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岁月——直到来上海工作后,我还多次梦见日本鬼子杀人放火。

每当回到故乡,我就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感到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样的亲切。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已年过花甲,办理了离休手续,虽然受聘浦东开发公司顾问,但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而且故乡的庭院自从母亲去世后就已经荒芜。北京的弟弟和我商议,为了让旅居国内外的家人有个回乡探亲寻根之所,他准备对祖宅进行改建和装修,并在小院内为抗日牺牲的父亲建造一座纪念亭。

从此以后,我回去的次数就多了,除了参加母校涟中校庆、主编《烽火中的涟中》以及主持修订家谱外,近十余年来,每逢重大节日,我们兄弟都要相约回去小住十天半月,远离大城市的喧闹,呼吸着故乡的新鲜空气,享受故乡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品尝故乡新鲜果蔬,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在北京、济南和上海的子侄们也会利用假期驾车回到故乡,享受亲人团聚的快乐,品尝家乡风味,离开时总是满载新鲜的土特产品和深厚的乡情。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本世纪后,每次回去都深刻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回家,从上海出发,要先后乘坐火车、长江轮渡、淮扬汽车和盐河民船,再步行五六里路,中途还要住一宿。

现在高速公路与乡间道路四通八达,长江有大桥和隧道,早晨从上海乘汽车,午前就能到达涟水县城,再换乘乡间公交到村头下车,到家就能吃上外甥做的午饭。

家乡的生活条件也有巨大变化,当年回家住的是草房,点的是油灯,吃的是井水;现在住的是楼房,不仅实现了以前梦想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还有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

乡亲们有的买上小汽车,不少人家在城镇买了房子。涟水城区到处有现代化建筑,建在城郊的机场为家乡插上腾飞的翅膀。

面对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在外游子深感欣慰。祝愿家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