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海底冷泉探秘海底生命绿洲(人海之间移形换位)
杨斌
为什么造船不用铁钉?
上一篇我们介绍了阿拉伯的无钉之船, 这是一艘最早航行于波斯湾、阿拉伯海经过东南亚达到中国的海船。那么,为什么阿拉伯船不使用铁钉呢?
唐宋时期的中国人,已经习惯了铁器和铁钉的使用,因而对于无钉之船相当诧异。唐代博学的僧人慧琳就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解释,认为无钉之船不用铁钉的原因在于“恐铁热火生”, “恐相磨火出”。这个说法听起来似乎有理有据,因为船上的人最怕火灾。可是,实际情况当然不是这样的。
其实,造船不用铁钉,既是人类在进入铁器时代之前的普遍状况,也和人类进入铁器时代后某地的资源和传统有关。如果某地没有铁矿,冶铁业不发达,或者输入的铁器昂贵,人们必然会寻求其它的材料或方法来代替对铁器的需要。这就是宋代周去非谈到的广西的状况。因为没有铁钉,广西当地造船就用藤条捆绑而成所谓藤舟。可以想见,岛屿社会和游牧部落,一般而言,比较缺乏铁器,因而会寻求其它材料或者工艺来填补缺乏铁器的空白,或者用贸易的方式来获得铁器。如孟加拉湾的尼科巴群岛,中西文献都记载了岛上的居民最喜欢的外来商品便是铁器。“南海一号”宋代沉船上发现了许多铁器,就是用来交换东南亚岛屿的商品。阿拉伯的无钉之船其起源大致如此。等到有了铁钉,它被引入造船也需要一段时间,因为某个传统的消失,也并非在一夜之间可以实现。
拥有“有钉之船”的社会自然觉得无钉之船异常,因而对其起源加以揣测。慧琳认为“无钉之船”克服了铁钉摩擦起火的弱点,而在西方则流传了另外一个逻辑相似但内容不同的传说来解释“无钉之船”的来源及其合理性,那就是海底磁山。
马尔代夫的“海底磁山”
所谓“海底磁山”的传说,就是指海底有磁铁形成的山脉或海床,使得航行经过此地的船只,因为船只使用的铁钉、铁锚和其它铁器被磁铁吸住,无法前行,甚至沉没。这当然是子虚乌有的事。即使海底有磁石,能够吸引船上的铁器,但也无法将整个海船吸住。毕竟,海船的主要材料是木材,铁器只占了其中非常少的一部分, 但海底磁山的传说为“无钉之船”的出现、存在和流行提供了一个合情合理几乎令人无法拒绝的理由。
海底磁山的传说,不但流传时间很长,流传地理空间也很广阔,这似乎从另一方面旁证了阿拉伯“无钉之船”航海的优势。在某些方面,如伊本白图泰所言,“无钉之船”可能确实有其优势,“因为印度洋充满岩礁,铁钉钉成的船只如果碰上岩石,就会破碎,而椰索连接的船只,有一定的弹性,即使撞到岩石,也不会碎裂”。或许因为没有铁钉,所以阿拉伯的海舶可以在印度洋上驰骋纵横,直至抵达让西方垂涎三尺的盛产丝绸和瓷器的中国?如此说来,无钉之船和海底磁山,一个是事实,一个是流言,两者虚实相衬正反相辅,同时流传于海洋亚洲的广阔水域,实在有点意思。更有意思的是,印度洋的马尔代夫几乎从一开始就是约两千年前即开始流传的“海底磁山”的所在之处,不能不令人惊诧。
公元二世纪的托勒密(Ptolemy)在其《地理志》中就把海底磁山定在了马尔代夫群岛附近。他说,“一共存在有十个相互毗连的岛屿,统称为马尼奥莱群岛 (Maniolai),装有铁钉的船只都被吸住,无法前行,也许是由于岛屿中出产大磁石( Pierre d’Héraklès)的缘故。所以那里的人们要在滑道中造船。这些岛屿中居住有一些被称为马尼奥莱人(Maniolai)的食人生番。”
马尼奥莱群岛大致就是现在的马尔代夫群岛。为什么托勒密认为马尔代夫是海底磁山所在之处呢?这其实是由马尔代夫所处的航海战略位置所决定的。马尔代夫处在斯里兰卡的西南向,从南到北一竖排开,正是东西方海洋贸易的必经之处。从红海、阿拉伯海或者波斯湾出发的海船,如果继续东航,往往要经历此处;孟加拉湾、东南亚乃至东亚的海船向西前往印度西岸、波斯湾、阿拉伯海或者东非,也往往要经历此处。季节交替之际的风暴也会将一些计划去印度半岛东南岸或者斯里兰卡(以及马来半岛或者东南亚)的船吹到马尔代夫。此外,马尔代夫群岛岛屿众多,礁石林立,在西方世界早就有万岛之称;加上群岛海峡众多,季风变化和洋流复杂,很容易导致外来船只失事。这样,作为海洋亚洲交通要道的马尔代夫是不熟悉季风和当地航道的外来船只的高危海域,于是托勒密等人就将磁石吸铁导致船只停滞不前乃至沉没的传说安在了马尔代夫。
马尔代夫
到了公元四五世纪的时候,海底磁山的传说就发展成为“无钉之船”。根据曾经到过印度和赛里斯国(指中国)的修士阿杜利斯(Adulis)的引述,圣—安布卢瓦兹 (Saint-Ambroise, 340-397)说:“他还介绍说(如果我们相信他的介绍的话),在阿拉伯海和波斯海中有上千个岛屿,马尼奥莱群岛服从于锡兰。在这后一个群岛之中,人们还发现过一种所谓磁石,它用本身所具有的力量吸住所有的铁制品。所以,如果一艘安装有铁钉的船只在这些岛屿靠岸,立即就会被吸住,这种石头中所蕴藏的力量会阻止船只由此返归。所以人称此地的船只均是以木楔制造的。” 因此,人们不仅相信马尔代夫群岛有巨大的磁石吸引了带有铁钉的船只,造成这些船只无法通行;而且还指出了当地因此而建造了没有铁钉的船只,以躲避马尔代夫的磁石,所以“此地的船只均是以木楔制造的”。稍后的巴拉迪尤斯(Palladius, 365-430)复述说:“如果人们所介绍的一切均系确切的话,那末在这一岛屿(锡兰)附近还有成千的其它岛屿,均被厄立特里亚海所环抱。因为被称为马尼奥莱的岛屿出产磁铁,具有吸铁的特性。如果带有铁钉的船只航行至这些岛屿时,就会被磁石的这种磁性所吸住再也无法重新离开了。所以,到达这个大岛的船只都是特制的,完全不使用铁,而只用木楔。” 简而言之,马尔代夫海底磁石的传说给阿拉伯的 “无钉之船”的起源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如果不是完美的——解释。
以上的记录只是强调“无钉之船”没有铁钉,只是用木楔,并没有提到其它情况,尤其是椰索的关键作用。十世纪初阿拉伯旅行家马苏第的《黃金草原》一书则是第一次具体记载无钉之船是由椰索捆绑而成的这个关键情节的非汉文文献。他说:“在地中海的克里特岛附近,曾发现用椰子树纤维系在一起的有洞的柚木板,这些木板是从被海浪冲击而遇难的船只上脱落下来的。这种结构的船只有在阿比西尼亚海沿岸地区才使用。在地中海航行的船只和大食人的船只均为钉子结构;而在阿比西尼亚海,因为海水的腐蚀,铁钉变得易碎,容易断裂,极不牢靠,故迫使船只制造商用涂有油脂和柏油的纤维绳代替铁钉连结船板。”阿比西尼亚就是东非的埃塞俄比亚,因此,马苏第是说东非附近也就是印度洋西部地区的船只是无钉之船,似乎是因为那里的海水腐蚀特别严重,所以“铁钉变得易碎,容易断裂,极不牢靠,故迫使船只制造商用涂有油脂和柏油的纤维绳代替铁钉连结船板”;而在地中海的船只,无论是希腊的埃及的还是阿拉伯的船只,“均为钉子结构”。
马苏第的记录有一点值得格外关注。他说,无钉之船的残骸是在地中海的克里特岛附近发现的, 而当时红海和地中海并无运河沟通,所以他用这个例子来推断,“海洋是相通的,而且是从中国和新罗绕突厥地区运动,通过来自大洋的某一渠道流向马格里布”。他的推论当然是正确的。在他千年之前,腓尼基人就完成了环非航行。不过,马苏第说,大食也就是阿拉伯在地中海的船只是有钉子的,可是,他似乎不知道,无钉之船其实是阿拉伯人的发明。我们也可以推断,其实阿拉伯人后来也学会了制造“有钉之船”。
“无钉之船”的历史事实和“海底磁山”的流言蜚语,这两者在马尔代夫的结合,实在是海洋亚洲的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插曲,令人不得不瞩目马尔代夫在海洋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从航海历史追溯,读者可以推断,一般先有“船(无钉之船)”,使得人们到达某地成为可能,而后人们才会认识到某地航海的危险,并广为宣扬。因此,马尔代夫的重要性(地理位置和出口商品)以及凶险在印度洋世界广为人知。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事实和传闻,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也早有记录。特别是中国文献逐渐认识到马尔代夫海域的凶险乃至认为它就是上古传说中的“弱水”,同时也逐渐把印度洋的“海底磁山”移到了中国。
印度洋的“弱水”
马尔代夫群岛附近海域的凶险一直为印度和阿拉伯人所知。十世纪左右的《<印度珍异记> 述要》中写道:“据说,〔大洋里〕有一万二千八百个岛屿。那里漩涡翻动,海浪滚滚。当船只来到这里,便原地旋转,直至沉没。”“原地旋转,直至沉没”这句话和海底磁石吸引“有钉之船”以至沉没的情节实在太相像了。而这种洋流、风暴和礁石交织的险恶,很快就被前来的中国人注意到了。
元代商人汪大渊对此就深有体会。他说,“舶往西洋,过僧伽剌傍,潮流迅急,更值风逆,辄漂此国。候次年夏东南风,舶仍上溜之北。水中有石槎中牙,利如锋刃,盖已不完舟矣。”也就是说,船舶经过僧伽剌(也就是斯里兰卡)附近,那里洋流迅急,如果碰上逆风的话,船很容易被风吹漂到马尔代夫附近;这样,也只能等到第二年夏天西南季风起来的时候,才能从马尔代夫向北行驶。而汪大渊的“潮流迅急,更值风逆”和上文所述的“漩涡翻动,海浪滚滚”完全吻合。汪大渊还提到了马尔代夫的暗礁,它们“利如锋刃”,失事的船很容易被扎得四处破裂。而“原地旋转,直至沉没”实际上描述的是汪大渊所指的船只碰到了暗礁而沉没的情形。
汪大渊著《岛夷志略》
此后郑和宝船上的马欢、巩珍和费信都谈到马尔代夫的风暴、暗流和礁石对外来船只的危害。马欢指出:“设遇风水不便,舟师失钉舵船过其溜,落潟水,渐无力而沉没,大概船行谨防此也”。巩珍大致抄录马欢的记录,云:“行舡者或遇风水不顺,舟师针舵有失,一落其溜,遂不能出。大概行舡,谨防此也”;费信则简洁地说:“若商船因风落溜,人船不得复矣”,又作诗一首强调了马尔代夫航路的危险,其中有“盘针能指侣,商船虑狂风”和“虽云瀛海外,难过石门中” 两句。马欢的“落潟水,渐无力而沉没”,巩珍的“一落其溜,遂不能出”,费信的“因风落溜,人船不得复”,和《<印度珍异记> 述要》所说的“当船只来到这里,便原地旋转,直至沉没”,都是船只触礁而沉没的意思。
和汪大渊相比,马欢等人对马尔代夫的了解详细多了。以地理而论,马欢他们不但知道了马尔代夫将近两千个岛屿组成了几个大的岛屿群(atoll),也就是所谓的八溜;他们也观察到,除了八溜之外,马尔代夫“再有小窄之溜, 传云三千有余”。 “小窄之溜”,以后的中文文献称“小窄溜”或“小溜”。马尔代夫群岛为南北走向的两组平行狭长的珊瑚礁岛群,其中较大的岛屿都在东边一线上, 所谓“八溜”或“九溜” 都分布在东边;西边还有一系列环礁,面积更小, 其数量更多, 这就是“小窄溜”。这些小岛,比邻丛生, 暗礁林立,外来船只,或不熟悉水道礁石,或因风暴失控,非常容易触礁沉没,因此臭名远扬。马欢等人就以弱水称之,声称“所谓弱水三千,正此处也”。1879年11月,后来成为斯里兰卡考古之父的贝尔(Harry Charles Purvis Bell ,l851-1937) 在去斯里兰卡途中,就在马尔代夫北部触礁,不得不在马尔代夫停留了几天,这或许是他后来也成为马尔代夫考古、语言和历史研究开山鼻祖的一个契机。可见,马尔代夫附近的海流/海域,因其险恶,在中古时代就在海洋亚洲为人熟知,故马欢认为它就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弱水。
关于弱水,从先秦的《山海经》到《史记》和《后汉书》都有记载,其地理位置或在西北(往往和流沙相提并论),或在东北,并非专指某条河流;“弱水”其得名源于水“羸弱”不能浮舟,往往称其“其力不能胜芥”,故人们无法渡河,后来的文献则想像更多。成书于明代中后期的《西游记》第二十二回就讲述了唐僧、孙悟空和猪八戒途经“流沙河”收服了沙僧的故事。其中描述流沙河的情况为“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则流沙河即为“弱水”, 此前加以“三千”这个数量词,言其无边无垠也。后人往往以为“三千弱水”首见于《西游记》,其实不然,明初的马欢(十五世纪初)已经把“三千弱水”加诸于万里之遥的溜山国(马尔代夫)了。
马欢首倡马尔代夫“弱水”之说,遂为他人因袭,从而把想象中位于中国北部或西北的内河“弱水”移植到了印度洋当中。巩珍说:“其余小溜尚有三千余处,水皆缓散无力,舟至彼处而沉,故行船谨避,不敢近此经过。古传弱水三千,正此处也。” 费信也概论曰:“传闻有三万八千余溜山,即弱水三千之言也。”黄省曾在其《西洋朝贡典录》(完成于1520年)大致抄录了上述诸书,说,马尔代夫“又西有小窄溜,是有三千,是皆弱水,即所谓‘弱水三千’者焉。”这并不值得奇怪,值得注意的是他后面的一句话。他说:“《山海经》诸古书及郦道元所引论弱水多矣。虽通人辨士,莫之能明也。兹复知有溜山弱水矣。见览虽益广远,而天地之大,终不能穷焉。”以马尔代夫为弱水,黄省曾因此赞叹天地之无穷,故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可见,明代以马尔代夫海域为弱水,并非沿袭古说,而是宋元明以来中国和印度洋世界深入交流的结果。马尔代夫海域的险恶,导致了它在西方世界以“海底磁山”闻名,而在中国则博得了“弱水”的大名。
其实,海底磁山的传说,在中国也流传颇广,只是古代中国没有明确其地理位置,而是先泛称南海而后指向西洋。
中国的“海底磁山”
海底磁山的传说,早在晋代就传到了中国。关于磁石,《太平御览》卷988引用《南州异物志》曰:“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外徼人乘大舶,皆以铁鍱鍱之。至此关,以磁石不得过。”也就是说,南海某处陆地附近,有磁石,所以外国人的有钉之船就被海底磁山所吸住,不能通航,也就不能到达中国。这其实是托勒密传说的简明的中国版。
中国进入印度洋的时间相对较晚,以《汉书》《地理志》的记载,黄门使者辗转到达黄支(今印度南部)在汉武帝的时代或者之后,也就是公元前后。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海底磁山的传说应当是自西向东流传的。而《南州异物志》是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吴国丹阳太守万震对南海诸岛进行的记载,以此论之,则磁石之山的传说在托勒密后不久就乘船到了中国。
那么,磁石之处大致在什么地方呢? 《太平御览》卷790引用《南州异物志》说:“句稚,去典游八百里,有江口,西南向,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浅而多石。”则勾稚国为海底磁山。比《南州异物志》稍晚的《太清金液神丹经》就基本照录上述所引《太平御览》两条,云:“句稚国去典逊八百里,有江日(按应作口),西南向,东北入,正东北行。大崎头出涨海中,水浅而多慈石。外徼人乘舶船皆以铁叶,至此崎头,磁石不得过, 皆止勾稚,货易而还也。”饶宗颐经过考证,认为勾稚国当在马来半岛。以当时航海实情,印度洋之来贸易,止于马来半岛,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故云“皆止勾稚,货易而还也”。
《太平御览》之后,海底磁山的传说在中文文献中鲜见。惟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关于 “藤舟”的记录,同样显示了托勒密传说的影响。他解释藤舟制作之所以不用铁钉时说,“而或谓要过磁石山而然,未之详尔”。虽然说不知道真假,但周去非知道这个传说则一目了然。 此外,周去非还把磁山的传说从海洋引入到了四川的内河,他说:“今蜀舟底以柘木为钉,盖其江多石,不可用铁钉,而亦谓蜀江有磁石山,得非传闻之误?”
宋元时代中国和印度洋海上交通极为发达,加上明初郑和下西洋,使得中国对于印度洋世界的了解达到了空前的高峰。郑和下西洋之后,由于海禁政策等因素,到了十六世纪后,几乎没有中国船只进入印度洋,中国和印度洋的联系反而不如宋元和明初这段时期频繁和深入。不过,中国的印度洋知识仍然在民间流传。成书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的《西洋记》,是以郑和下西洋这一事件为本而创作的章回体小说, 其中包含着许多海洋知识,可以说是民间对于西洋的想像和观念,颇值得注意。其中记录的“吸铁岭”,便是“海底磁山”详尽的中国版本,读者或可体会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文化交流。
“吸铁岭”
《西洋记》全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又是明代罗懋登所著的长篇神魔小说,受《封神榜》和《西游记》影响很深,可是艺术水平远远没有前二者成功。《西洋记》关于“西洋”的描述和艺术创作,有很多直接源自于汪大渊、马欢和黄省曾等人,也有一些间接杂糅了不知出处的素材。罗懋登对于“西洋”海中“吸铁岭”的大写特写,可以说是自托勒密以来的“海底磁山”传说最晚也最详尽的版本,是印度洋知识在中国的糅合和发挥,颇值得玩味。
《西洋记》全书以燃灯古佛下凡辅助郑和下西洋的情节为其开始,提到“吸铁岭” 多处。第2回中西海龙王介绍吸铁岭时说:“小神海中有五百里吸铁岭,那五百里的海底,堆堆砌砌,密密层层,尽都是些吸铁石,一遇铁器,即沉到底。舟船浮海,用它垂在船头之下,把那些吸铁石子儿如金熔在型,了无滓渣,致令慈航直登彼岸。”
此处西海龙王敖顺把吸铁岭说得明明白白。吸铁岭位于“西海”海底,长达五百里,“堆堆砌砌,密密层层,尽都是些吸铁石,一遇铁器,即沉到底”。 这里所谓的“西海”虽然是神话中的“西海”,不能和郑和的“西洋”直接对应。不过,从罗懋登的选择和方位而言,“西海”和西洋吻合。因此,《西洋记》的“西海” 和郑和的西洋以及现在的印度洋虽然不是一一对应,但也表明了罗懋登吸铁岭的地理位置和托勒密的海底磁山大致相符。
其次,吸铁岭和海底磁山的关键因素也完全吻合,一是位于海底,二是吸附铁器,导致船只不能前行,乃至沉没。这样,敖顺所说的船只是“有钉之船”也就昭然若揭了。如果是“无钉之船”,吸铁岭自然毫无威胁了。无庸明言,三宝太监的中国宝船就是“有钉之船”。
以海底磁山和弱水为例,我们发现中西文献收录保留吸收和改编了许多海洋亚洲的传统知识。它们仿佛武侠小说描述的“移形换位”,西方的“海底磁山”可以移诸于中国的“吸铁岭”,中国的“弱水”可以加诸于西洋的“马尔代夫”,表明了中国和印度洋包括阿拉伯世界的贸易往来也带来了密切的文化交流。这些文化交流,长期以来逐渐被本土化掩盖了其本源,因而难以溯源。不过,仔细斟酌,其雪泥鸿爪有时亦可稍窥。
责任编辑:彭珊珊
校对:徐亦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