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翻译的佛经错误(边疆时空朱冠明)

玄奘翻译的佛经错误(边疆时空朱冠明)(1)

朱冠明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历史语言学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词汇语法史和佛教汉语。

▲▲

提要:文殊师利是佛教中的重要人物,在历代汉译佛经中有很高的出现频率,且有多个译名,其中既有音译,也有意译。本文根据梵汉本《法华经》的对勘材料,一一分析了这些译名的来历。

关键词:汉译佛经 文殊师利 译名

佛教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如佛的重要弟子等,在历代汉译佛经中会有很高的出现频率,而且往往会有多个译名。历代经疏、音义及相关研究对这些译名的来历有所注解,但对其中有些译名的来历语焉不详,有些解释甚至是错误的。本文拟以梵汉本《法华经》所提供的梵汉对照材料为依据,讨论佛弟子文殊师利的译名问题。

一、文殊师利的诸种译名

文殊师利是辅佐释迦牟尼佛弘法的上首弟子,在大乘佛教中以智慧著称,时时伴在佛侧,在佛教东传中影响很大。文殊师利在汉译佛经中经常出现,且有多个译名,如法藏《华严经探玄记》载:

(1)其文殊名义略叙五义:一名者,文殊师利,或云尸利,或云漫殊室利,或翻为敬首,或云溥首,又云濡首,又云妙德,又云妙吉祥。此中十菩萨依梵本同名“室利”,《兜沙经》中亦同名“师利”。又梵语唤“头”为“室利”,“吉祥”“德”等亦为“室利”,故致翻译不同也。二出处者……(唐·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卷四,35/169c)

此处即记有除文殊师利外的7个别译名。又如近人丁福保所编《佛学大辞典》“文殊”条:

(2)文殊:文殊师利之略,旧称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新称曼殊室利。新旧有六译:《无量寿经》《涅槃经》曰妙德,《无行经》曰妙首,《观察三昧经》《大净法门经》曰普首,《阿目佉经》《普超经》曰濡首,《无量门微密经》《金刚璎珞经》曰敬首(已上旧译);《大日经》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义;“师利”或“室利”,是“头”之义、“德”之义、“吉祥”之义也。(页664)

丁福保也列有文殊师利的8个别译名,与法藏略同。从丁所示的译名出处看,似亦参考了南宋法云所编《翻译名义集》卷一“菩萨别名篇”(见于《大正藏》54/1061b)。这些译名中的“妙德”“妙首”“妙吉祥”又被称为“文殊三名”。

(3)今人慈怡主编《佛光大辞典》:

文殊师利又作满殊尸利、曼殊室利。意译作妙德、妙首、妙吉祥,故称文殊三名。即:(一)文殊师利(妙德),谓具不可思议种种微妙功德,故称妙德。(二)满殊尸利(妙首),谓具不可思议微妙功德,在诸菩萨之上,故称妙首。(三)曼殊室利(妙吉祥),谓具不可思议微妙功德,最胜吉祥,故称妙吉祥。(页1424)

慈怡对“文殊三名”的解释完全取自明代一如等编集之《大明三藏法数》卷七(见于CBETA所收《永乐北藏》181册631页上栏),这种解释是出于赞颂文殊功德而“望文生义”的附会之说,实为通常所说的“俗词源”,科学意义上并不可取。相比之下,法藏、丁福保从梵汉翻译的角度来解释其得名之由,更直接简明。但是,文殊师利这些译名与其梵文原名的对应关系如何?法藏、丁福保的解释是否准确?他们未提及的译名中的“溥”“普”“濡”“敬”这几个翻译用字是何来历?我们拟用《法华经》梵汉对勘的材料来探讨这几个问题。

二、梵汉本《法华经》中的文殊师利

梵文本《法华经》中文殊师利出现多次,且有好几个不同的词形,这些不同的梵文词在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中一概译为“文殊”或“文殊师利”,而在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中则出现了4个不同的译名,这4个译名及其对应的梵文词如下:

文殊师利:mañjuśrī(P7:31)

溥首:mañjuśrī kumārabhūta(P7:24);mañjughoṣa(P9:11);mañjusvara(P14:5);mañjuśrī(P222:8)

溥首童真:mañjuśirī(P10:11);mañjuśrī kumārabhūta(P220:24)

溥柔软音:mañjughoṣa(P13:7)

这组梵汉对勘材料中出现了前文列举的汉译名中未包括的2个,即“溥首童真”和“溥柔软音”,同时提供了5个谓指文殊师利的梵文名。根据音义对应关系,我们可初步将所有提及的译名分为两类,即音译类:文殊师利、文殊尸利、漫殊室利、满殊尸利、曼殊室利。意译类:敬首、溥首、濡首、妙德、妙吉祥、妙首、普首、溥首童真、溥柔软音。

音译类译名对应的梵文词是mañjuśrī或mañjuśirī,根据Pulleyblank(1991),各音译名用字的中古拟音如下表:

玄奘翻译的佛经错误(边疆时空朱冠明)(2)

可以看出“文殊”“漫殊”“满殊”“曼殊”对应的都是梵文mañju(梵文字母j为舌面浊塞音,实际音值与ʥ相近),而“师利”“尸利”“室利”对应的都是śrī或śirī(二者关系见下文)。音译所选用的不同汉字只反映不同译师对该梵文词或汉字的发音存在细微差异,毋庸置疑,这些音译都是对应同一个梵文词mañjuśrī。因此如《佛光大辞典》和《大明三藏法数》将同一个梵文词的三个不同的音译形式“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曼殊室利”强为之解为“妙德”“妙首”“妙吉祥”,显然是没有根据的。

再看意译类译名。据Monier-Williams《梵英大词典》(以下简称《梵英》),上列《法华经》梵文名中的几个梵文词释义如下:

mañju:beautiful, lovely, charming, pleasant, sweet(妙)。(页774)

śrī:prosperity, welfare, good fortune, success(吉祥;德)。(页1098)

kumāra:child, boy, youth, son(童真)。(页292)

bhūta:√bhū(是、有)的过去被动分词形式,复合词kumāra-bhūta义为“拥有童子之身的”。

ghoṣa:indistinct noise, tumult, any cry or sound(音)。(页378)

svara:sound, noise(音)。(页1285)

śirī:即同śrī。据Edgerton(1953:30),佛教混合梵文(Buddhist Hybrid Sanskrit,区别于标准梵文Standard Sanskrit)中r之前常会插入元音i,如śirī=śrī,hirī=hrī。

根据这些梵文词释义,意译类译名及译名用字中的“妙德”“妙吉祥”“童真”“音”等,就有了明确的来历,它们都是各自对应的梵文词的意译。但是,另外一些如“溥首”“普首”“溥柔软”“敬”等,又从何而来呢?

三、“溥首”“敬首”的来历

mañjuśrī在梁代失译《佛名经》中又被音译作“满濡尸利”,在三国吴支谦译《维摩诘经》、西晋竺法护译《弘道广显三昧经》、姚秦竺佛念译《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等中被意译为“濡首”,这为我们探讨“溥首”的来历提供了线索。“满濡尸利”中的“濡”在Pulleyblank(1991:268)拟音作“ɲuә”,显然是对应其中的“ju”这一音节,ɲ为舌面鼻音,选它来对译j,当是j受前面鼻音ñ同化所致。但在“濡首”中的“濡”则是意译,因为“濡”有“柔软、柔弱”义,如:

(4)厉利剑者必以柔砥,击钟磬者必以濡木,毂强必以弱辐。(《淮南子·说山》)

而据朱庆之(1992:207-208),“柔软”在佛经中常常就是“清净美好”之义,如:

(5)太子被震越,柔软鲜且洁,顾视僧伽梨,过佛无差别。(东汉·竺大力共康孟详《修行本起经》,3/496b)

(6)水中生青莲华、红莲华、黄莲华、白莲花,甚柔软香好。(西晋·法立共法炬《大楼炭经》,1/296a)

又,梵本《法华经》中有三个词madhura(P8:26)、mañju(P13:7)、manojña(P101:22)在竺译《正法华经》中都被译作“柔软”,这三个梵文词是同义词,“美好、迷人”之义(分别见于《梵英》页781、页774、页785)。那么用“柔软”义的“濡”来对译mañju一词,就不难理解了。

mañju可被译为“濡”,又可进一步解释“溥首”这一译名的来历。《一切经音义》“满予”条:

(7)满予:梵言也,经中或作“满濡”,或作“文殊师利”,或言“曼殊尸利”,译云“妙德”,或言“敬首”,旧《维摩经》云“汉言濡首”,《放光经》作“哀雅”,咸皆讹也。正言“曼殊室利”,此云“妙吉祥”。经中有作“溥首”,案“溥”,此古文“普”字,疑为误也,应作“

玄奘翻译的佛经错误(边疆时空朱冠明)(3)

”,音而朱反,但字形相滥,人多惑耳也。(《一切经音义》卷九)

案,据《集韵·遇韵》、《字汇·子部》,“

玄奘翻译的佛经错误(边疆时空朱冠明)(4)

”即“孺”之俗字。《说文·子部》:“孺,乳子也。”则“孺”与“濡”音近义通,也有“柔弱”义。《一切经音义》认为“溥首”实为“

玄奘翻译的佛经错误(边疆时空朱冠明)(5)

首”之形近而误,“

玄奘翻译的佛经错误(边疆时空朱冠明)(6)

首”即“孺首”,亦同“濡首”。这样意译用字“溥”(包括“普”,“溥”“普”为古今字)的来历如下:

玄奘翻译的佛经错误(边疆时空朱冠明)(7)

我们认为《一切经音义》这个看法是可取的,译经中因字形相近而发生讹误的现象十分常见。另外我们对中古译经进行了广泛调查,“溥首”或“普首”这一译名仅出现在西晋竺法护的翻译中(见表2),因而这种形近而误的发生是极有可能的。这样“溥柔软音”对译mañjughoṣa的原因也就很好解释了:“溥”和“柔软”是同义并列关系,同时被用来翻译mañju。

既然“溥/普”对应的是mañju,那么“首”对应的就应该是śrī/śirī。问题是“吉祥”义的śrī/śirī何以能被译为“首”呢?据《梵英》,梵文词śira(=śiras)就是“head, skull”(头、头颅)的意思(页1072),而梵文中-a尾的名词在作复合词后一成分构成阴性复合词时可能会变成ī,如梵本《法华经》中śatāpadī(百足,P76:11)一词就来源于“śatā pada”。也就是说,有些译师可能会认为mañjuśirī这个形式来自“mañju śira”,所以将它译作了“溥首”。这个推测还能找到两个旁证:

1)梵文本《法华经》有śrīgarbha(P23:12)一词,竺法护译作“首藏”,而鸠摩罗什译作“德藏”。śrī有“德”义,garbha义为“the inside, having in the interior, containing”(《梵英》页349,汉译为“藏”),这说明竺法护的确是把śrī(=śirī)译成了“首”。

2)俞敏(1999:7)对照东汉支谶译《阿阇世王经》、西晋竺法护译《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和宋法天译《未曾有正法经》中“若那师利”的译名,三者分别意译为“慧首”“龙首”和“龙吉祥”,然后指出:“若那师利(谶公的原读应该是)jñānaśrī慧首……文殊师利也有人译成‘软首’‘濡首’。”这表明其他译师在其他译经中也将śrī译成了“首”。

另一个问题是意译名“敬首”中“敬”的来源。既然“敬首”是mañjuśrī的意译,那么“敬”所对译的应该也是mañju。为何“敬”能用以翻译mañju呢?我们推测很可能是译师将mañju当成了pūjana一词,此词义为“reverencing, honouring, worship, respect”(“尊敬”,《梵英》页641),原因在于:

首先,根据我们调查,“敬首”一词主要出现在安玄、支谦、竺佛念、筏提摩多、圣坚等译师的译经中(见表2),这些译师都是来自西域或久居汉地西北地区的人,而当时的汉语西北方音中鼻音很可能与其同部位的塞音相混,如“那”字即可用来对译梵文音节tu/da(储泰松 1998;王珊珊 2003),那么m和p相混也有可能。

其次,据Edgerton(1953:26),佛教混合梵文中u与ū常混,而u可以代替标准梵文的am/ām,也可以代替a。这样mañju一词在译师那里可能与pūja(na) 十分接近,从而被翻译为“敬”。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性的推测,毕竟mañju和pūjana词形相差较远,具体情况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玄奘翻译的佛经错误(边疆时空朱冠明)(8)

四、结语

以上我们梳理了汉译佛经中出现的mañjuśrī的各种译名,并以梵汉本《法华经》所提供的材料为依据,讨论了这些译名的来历。这些译名中有的是音译,有的是意译,音译名以及多数意译名同梵文词的音义对应关系较为明确。前文重点讨论了“溥/普首”和“敬首”这两个意译名,提出汉字字形讹误、佛教混合梵文语音流变、汉语方音特点等因素,是造成译师译出这两个译名的主要原因。

东汉后期开始的佛经翻译持续千年,历代译师众多,译出了数量庞大的佛经,同时也造成了无数纷繁复杂的翻译现象,包括本文讨论的文殊这类重要佛教人物的译名在内。无论从翻译学、语言接触的角度,还是从宗教学、文化史的角度,这些现象都值得认真地研究。

【注】文章原载于《民族语文》2015年第2期。

责编:曲晓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