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鸟的画法入门(轻松学画几种写意鸟)

喜鹊
喜鹊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是好运与福气的象征。“喜鹊登梅”是中国画中非常常见的题材,喜鹊还经常出现在中国传统诗歌、对联中。
喜鹊画法步骤示范之一
1.先用浓墨画出喜鹊的嘴和眼睛。
2.接着用浓墨晕染出喜鹊的头部。
3.用淡墨画出喜鹊的背部和胸部。
4.用浓墨画出喜鹊的翅膀。
5.画出喜鹊的爪子和长长的尾巴,注意墨色浓淡的变化,然后再在喜鹊的正面画一枝梅枝,一幅《喜鹊登梅图》就完成了。

写意鸟的画法入门(轻松学画几种写意鸟)(1)


喜鹊画法步骤示范之二
1.先用浓墨画出喜鹊的嘴部,这是一只张开嘴巴的喜鹊。
2.接着用浓墨勾出喜鹊的眼睛。
3.用浓墨画出喜鹊的头部,分两笔画。
4.接着用两笔浓墨画出喜鹊的背部和胸脯。
5.用浓墨画出喜鹊的翅膀,用淡墨勾出尾巴上的小羽毛。
6.用浓墨画出喜鹊高翘的尾巴,然后用淡墨画出爪子和树枝。

写意鸟的画法入门(轻松学画几种写意鸟)(2)


蜡嘴雀
蜡嘴雀在中国分布广泛,主要在高大的乔木林中成小群活动,有时在果园及居民点附近活动,喜食麻籽和葵花籽。它还是中国传统笼养鸟种,是家族观赏和高考技艺鸟之一,有很大的玩赏价值。
1.先用浓墨勾出蜡嘴的嘴巴和眼睛。
2.接着用浓墨画出蜡嘴雀的头部,注意它的头是下垂的。
3.用淡墨画出蜡嘴雀的翅膀和尾巴。
4.用淡墨稍加赭石色画出蜡嘴雀的腹部。
5.用藤黄色晕染嘴部,用浓墨画出爪子,用淡花青色晕染背部,最后再在蜡嘴雀的下方画一枝枯枝,以丰富画面。

写意鸟的画法入门(轻松学画几种写意鸟)(3)


翠鸟
翠鸟是一种以捕鱼为生的鸟类,平时常独栖在近水边的树枝、芦苇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食物以小鱼为主,敢啄食小型蛙类和少量水生植物。
1.先用浓墨画出翠鸟的嘴巴,翠鸟的嘴巴有长而宽的特点,画时需注意。
2.用靛青稍加赭石画出翠鸟的头部,然后用浓墨细笔勾出翠鸟的眼睛。
3.用淡墨画出翠鸟背部的羽毛,用浓墨画出翠鸟的尾巴。
4.用朱砂色晕染嘴部,用靛青色晕染翠鸟的背部,再用草绿色晕染尾巴处的羽毛。
5.用朱砂色稍加淡墨画出翠鸟的腹部和爪子,再画一根树枝,使画面更加丰富。

写意鸟的画法入门(轻松学画几种写意鸟)(4)


黄鹂
黄鹂羽饰艳丽,鸣声悦耳,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鸟类。雄鸟的羽毛为金黄色,有光泽,雌鸟的羽毛黄中带绿,描绘时需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1.先用浓墨勾出黄鹂的嘴巴和眼睛,然后用藤黄色加赭石画出黄鹂的头部。
2.用较淡的颜色画出黄鹂的背部,再用浓墨画出翅膀和尾巴。
3.用浓墨画出黄鹂的爪子,用赭石调和少量朱砂染黄鹂的嘴巴。
4.画一根黄鹂停息的树枝,以丰富画面,注意树枝要用淡墨画,要和爪子区分开。

写意鸟的画法入门(轻松学画几种写意鸟)(5)


山雀
山雀的体形较小,与麻雀比较相似,花鸟画家常常在充满野逸趣味的作品中点缀一两只山雀,为画面增添灵气。
1.先用浓墨勾出山雀的嘴巴和眼睛,再用赭石色加墨色画出山雀的头部。
2.接着用浓墨画出山雀的翎羽和尾巴。
3.用较重的褐色画出山雀的背部,用稍淡的颜色画出山雀的腹部。
4.用较重的墨色画出山雀的爪子,再画一根山雀所停息的树枝,一只小山雀就完成了。

写意鸟的画法入门(轻松学画几种写意鸟)(6)


鸽子
鸽子被人们视为和平、美好、幸福的象征,在世界各地被广泛饲养,一些著名的广场都养有鸽子,增添了城市的祥和气氛。鸽子在中国画中经常出现,其中,国画大师齐白石笔下的鸽子独具美感,惹人喜爱。
1.先用浓墨勾出鸽子的嘴部。
2.用浓墨画出鸽子的头部,注意墨色要有变化。
3.用淡墨画出鸽子脖子处的翎羽。
4.用淡墨画出鸽子背部的翎羽,然后用浓墨画出鸽子的尾巴。
5.最后用朱砂色稍加赭石色画出鸽子的爪子。

写意鸟的画法入门(轻松学画几种写意鸟)(7)


燕子
燕子是春天的使者,自古人们就将燕子跟春天联系起来,视其为吉祥的象征。燕子在国画中也经常出现,人们常借其表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意境。
1.先用浓墨画出燕子的头部,注意燕子的头部呈椭圆形。
2.接着用浓墨勾出燕子的嘴部和眼睛。
3.画出燕子的一对翅膀,注意墨色要有变化。
4.用淡墨画出燕子剪刀似的尾巴。
5.根据燕子飞翔的姿态画出腹部,这是一只向下俯冲的燕子。
6.用淡赭石晕染燕子的腹部,用藤黄染嘴巴,最后在眼睛周围点一些淡胭脂色。

写意鸟的画法入门(轻松学画几种写意鸟)(8)

摘录自中国青年出版社《花鸟画轻松学 花鸟篇》,郑中华编著,节选网络共享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深入学习,请从正规渠道购买正版图书。

写意鸟的画法入门(轻松学画几种写意鸟)(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