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成功的三大要素(想要一眼就能看透问题的本质)

毛主席说:“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毛主席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我们可以看革命年代将军们对毛主席的评价,都会有那一句,“在历史的紧要关头挽救了革命”。的确,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主席就提出了以“枪杆子里出政权”和“农村包围城市”为基础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在井冈山时期针对敌众我寡,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追,敌疲我打”的战略;在抗日战争中,又创造性的提出了《论持久战》战略,等等。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实也告诉我们,毛主席他老人家拥有着一眼能够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从而针对事物的本质提出根本的解决办法,而他老人看透事物本质的方法,就体现在《矛盾论》中“特殊矛盾”的三个范畴之中。

毛选成功的三大要素(想要一眼就能看透问题的本质)(1)

毛主席在长期同教条主义作斗争的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建了“矛盾的特殊性”这一理论体系。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也为所有学习《毛选》的人们提供了看透事物本质提供了方法。具体是1: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运动,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3:在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还有两种情形必须特别的提出来加以分析,这就是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这三点就是矛盾的特殊性的三个范畴,学会了这三个范畴,就学会了根据现象看本质的本领。

1:特殊矛盾就是一种事物和他事物的质的区别

当教条主义者用一句句教条和口号来指导中国革命的时候,毛主席发现中国和苏联的革命环境是不同的,深入的分析了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城市里面反革命力量占绝对的优势地位,而中国农民的力量却是中国最强大的力量,只有发挥出中国农民的力量,革命才能成功,这就是当时中国和苏联的差别之处,也是两者具有的不同本质,也必须用不同的解决办法,而实践证明,毛主席的“农村包围城市”是多么英明的主张。

毛选成功的三大要素(想要一眼就能看透问题的本质)(2)

所以,毛主席说:“我们从事科学研究,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贸易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比如,数学中的正数和负数,物理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阴电和阳电,化学中的化分和化合等等。这些都是因为具有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才构成了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我们研究一事物和他事物的质的区别,就是研究这一事物的特殊矛盾。这就是我们说的要学会分析两种事物的差异之处,只要弄明白两种事物的差异,我们就能看透事物的本质。

2:特殊矛盾和普遍矛盾的关系就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是辩证法的精髓

研究事物的普遍矛盾,就是研究一事物和他事物质的区别,能够解决事物的“根本属性”是什么的问题,但是我们也需要明白我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道德经》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就是普遍矛盾,真正地“上士”知道了普遍矛盾,就会把它运用的具体事情当中,通过在具体事情中的实践,和事物本身具有的特殊矛盾相结合,就能得到属于自己的独有的知识,也能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升华。而“下士”以为知道了问题的普遍矛盾,就以为“得道”了,殊不知知道了普遍矛盾对问题本质的把握只占一个很小的部分,如果不调查事物的特殊矛盾就去指导问题的解决,结果就是不断受挫。所以,毛主席说,特殊矛盾与普遍矛盾的关系就是辩证法的精髓。

毛选成功的三大要素(想要一眼就能看透问题的本质)(3)

我们国家的历史中,不乏这些知道事物的普遍矛盾而失败的例子。“纸上谈兵”这个成语说的就是在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个将军赵括,谈论兵书头头是道,连他父亲赵国名将赵奢都辩不过他,但是当赵王中了离间计,用赵括代替了廉颇,赵国就遭遇了“长平之败”,三十万赵军被坑杀,赵国也就从此一蹶不振;无独有偶,三国时期,诸葛亮就做了一件事情,叫做“挥泪斩马谡”,马谡也是讲起理论来头头是道,当诸葛亮让他守街亭之时,他不听正确意见,错误的坚持自己的意见,以致街亭失手,诸葛亮的北伐也就胎死腹中了。这就是普遍矛盾一定要和特殊矛盾相结合才能有创造力,不注重普遍矛盾和特殊矛盾关系,是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也就很容易在事物当中遭受失败。

3:特殊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毛主席说:“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著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就是说,我们在分析事物的特殊矛盾的时候,一定要有找到事物的主要矛盾,而不能用平均主义把事物的矛盾一切两半,平均对待。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平均,所谓的平衡也就动态平衡,所以我们在发现事物的本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特殊矛盾的主要的矛盾,用“两点论和重点论”来分析事物的本质。

918事变后,毛主席就提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国内矛盾转化为中国人民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蒋介石看不透这个主要矛盾,人心丧失,直接结果就是西安事变的发生。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蒋介石保存兵力,消极抗日积极反攻,直接结果就是豫湘桂战役的大溃逃。抗日战争结束后,不顾全国人民厌恶战争,而发动全面内战,两年半,被秋风扫落叶地赶出大陆。这就是不能看到问题的主要矛盾的最明显的例子,所以说,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要注意研究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才能够得出真正正确的解决办法。

毛选成功的三大要素(想要一眼就能看透问题的本质)(4)

西方有部电影《教父》,里面有句台词说:“在一秒钟内看透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同的的命运”。的确是这样,革命年代,环境错综复杂,形势极其严峻,稍微一个差错就是万劫不复,而恰恰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毛主席深深的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用各种正确的战略战术带领我们走向胜利。今天,我们更要学会这种一眼看透本质的能力,从而在我们的各项事业中发挥我们的力量,少走弯路,顺利地开展各项工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