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心境的变化(苏轼这一夜失眠了)
小编上了年纪以后,很容易失眠,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脑子反而清醒了,回忆过往,思考将来,对自己做过的事情,说过的话一遍又一遍的反复梳理,忘记掉是哪一本书说过:生前何必久睡,死后必定长眠。难道我在担心人生苦短,必须要保持时刻清醒吗?
找过几个医生,都没有治愈,认为我各项指标都没有太大问题,失眠可能是心理问题,心里还有放不下的东西,大脑不肯休息,所以才导致失眠。
小编认为,大概上了年纪的都有类似的问题吧,然后就这样欣然的继续失眠了,反正也不影响身体,同时发现古代好多书法家、文学家也经常失眠,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苏轼,他的在失眠中居然写下了千古传唱的诗句。
苏轼年少的时候就是一个顶级天才型人物,后来考取了功名,当上了大官,被朝廷重用,但是由于苏轼本人性格比较豪爽,不懂得官场的一些潜规则,说话做事都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得罪了好多大人物,甚至连皇上也被他得罪了,所以朝野上下都想给他穿小鞋,苏轼的官也就越做越小,离京越来越远。
老年的苏轼只是一个小官了,感觉自己的时日不多,心中的报复也不能够实现了,非常的不甘心,经常在夜里辗转难眠,这首《倦夜》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失眠的痛苦并非失眠本身,而是你极力的想要摆脱失眠,逼着自己入睡而不得,相比苏轼当年也是这种情况,翻来覆去的数着绵羊,但是就是睡不着,漫漫长夜最难熬,窗户仿佛永远都看不到光亮。伟大的诗人就是深刻,短短几句话就把失眠整个场景描绘出来,看到这几个字我们都能够脑补出这个失眠病人的整个夜晚,画面感非常的好。
“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这句诗被后世称为苏轼最悲伤的诗句。荒寂的孤村中传来狗吠声,那是几个行人在残月下赶路。古时候都有宵禁的,夜间很少有人来往,显得特别的安静,所以如有一些响动,就会显得格外的明显,但是在这样安静的深夜里,这样的声响反而更加衬托出这个夜的静,更加凸显出作者的寂寞,这两句堪称神来之笔,给诗歌的冷漠意味增添了不少颜色。
苏斯给我们的感觉都是“大江东去”那样充满豪情,但是苏轼对于婉约情感的描绘同样非常细腻、深刻、发自肺腑,《倦夜》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是苏轼63岁的时候写下的,据说苏轼的晚年比较多病,因为思想负担过重,脸色惨白,亲人又都远在千里之外,无人照顾,可叹自己的这辈子在官场上一事无成,最后还如此落寞。
感觉这个时候的苏轼才是最真实的苏轼,他也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的老人,他也同样脆弱。谁也没曾想,过不了多久苏轼就一病不起了,次年就带着遗憾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