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与海瑞为官之道的不同(谁才是历史上第一清官)

包拯和海瑞,都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清官,号称“青天大老爷”,包拯号称包青天,海瑞号称海青天,这两位历史人物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二人都以清正廉明、刚直不阿而著称,那么,如果将包拯和海瑞做个比较,究竟谁更清正廉洁呢?

包拯与海瑞为官之道的不同(谁才是历史上第一清官)(1)

笔者认为是海瑞!海瑞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清官,没有之一!理由如下:

1.二人生活的时代不同。包拯所处的北宋王朝,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北宋自太祖赵匡胤建立以来,到仁宗时期,国力到达顶峰,大宋朝可以说是人才济济,四海升平,百业兴隆。各文人墨客层出不穷,名人志士如过江之卿,在这样的社会环境、政治生态下,包拯无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大胆的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海瑞所处的明朝嘉靖年间,就远不能与宋仁宗时期相比,虽然没有大的战争,但嘉靖帝痴迷炼丹,不理朝政,朝廷奸臣官宦辈出(如严嵩父子),贪官污吏比比皆是,百姓生活困苦,海瑞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还能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实属难得。

包拯与海瑞为官之道的不同(谁才是历史上第一清官)(2)

2.二人所面对的皇帝不同。包拯为啥敢不畏强权,敢喷皇帝一脸唾沫星子,那是因为宋仁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明君!这位皇帝,可是说不完的宅厚,道不尽的仁慈。仁宗赵祯生性善良,性格温和,善待大臣,最主要是他脾气出奇的好,很少发脾气,更不会记仇。仁宗朝的政治清明,社会风气很正,尤其是朝廷内部没有奸臣,涌现出许多能臣名士,如王安石、司马光、欧阳修、寇准、苏轼等,这都跟赵祯这位开明的皇帝息息相关。而海瑞面对的是嘉靖帝朱厚熜,这位皇帝可没赵祯那么博爱仁慈。自从15岁以藩王身份如入继大统以来,嘉靖斗败了诸多大臣,搞权谋,嘉靖可以说是很在行,如杨廷和、杨慎父子等都被嘉靖清洗掉了,一个大礼仪事件他就处死了好多大臣。朱厚熜可没赵祯那般宽阔的心胸,嘉靖帝虽聪明但固执,刚愎自用,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忠言,更不会容忍大臣挑战他的权威,跟这样的皇帝打交道,大臣们都难有善终。所以海瑞终其一生是流离颠沛,仕途上起起伏伏,但即便如此,海瑞还是保持初心,不改初衷,勇敢的上了那篇震惊天下的《治安疏》,这虽然没有要了他的命,但也让他在监狱里待了好几年,吃尽了苦头。

包拯与海瑞为官之道的不同(谁才是历史上第一清官)(3)

3.二人的生活条件不同。说白了就是包拯特有钱,而海瑞特贫困。这也是二人最大的差别,也是海瑞最难能可贵的一面。包拯所处的朝代好,有钱,社会生产力发达,百姓安居乐业,真正是国富民强,朝廷给官员的俸禄更是高的惊人。包拯的年收入达到了惊人的4000多万,而他还不是同朝官员中最高的。如果说包拯清廉,那是因为他本来就很有钱,所以包拯谈不上“廉洁”,他也用不着贪污受贿。而海瑞就不同了,海瑞很穷,穷的几乎吃不起肉,给母亲过寿上街买了二斤肉,竟然成了一大奇闻,大家争相传颂道:海大人买肉了!可以说海瑞一辈子的薪水也抵不上包拯一个月的俸禄。海瑞有多穷?这么给你说吧:他的几个子女都是饿死的。明朝自朱元璋开国以来,给官员订的俸禄就特低,靠薪水,很多官员都养不活自己,所以有明一朝,官员贪污受贿成风,屡禁不绝,即便朱元璋制定了严酷的刑罚,也杜绝不了前腐后继的官员。到嘉靖年间,社会矛盾继续激化,百姓生活贫困,奸臣权倾朝野,而嘉靖帝痴迷长生不老,成日在丹房中炼丹。朝中正直无私的大臣很少,而海瑞在如此困苦下还能保持廉洁自律,从不贪污受贿,也不徇私枉法。且海瑞还敢直言犯上,甚至查办首辅的儿子,对曾经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大恩人徐阶也毫不徇私,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包拯与海瑞为官之道的不同(谁才是历史上第一清官)(4)

4.海瑞比包拯更刚直不阿,更大公无私。要知道在大宋朝做官不但生活无忧,而且还没啥风险,换句话说,宋朝当官的更自由、更安全!宋太祖曾明文规定,所有赵家子孙后代皆不得杀士大夫!除了谋反大罪外,一律不得擅杀大臣。这条规定被太祖刻在石碑上单独藏在一后宫中,新登基的皇帝都要首先去参拜此碑,铭记此规。所以大宋朝的政治风气开明,官员敢说话,说错话也不治罪。而嘉靖朝就严酷的多了,不但是嘉靖朝,整个明朝都是大开杀戮,朱元璋就杀死了几万功臣,虽然也出了几个稍微好点的皇帝,但明朝基本上对大臣们非常苛刻的,动不动就斩首示众、抽筋剥皮、诛灭九族,官员说错一句话就有可能家破人亡。成祖朱棣竟然开创了灭十族的历史奇迹。因此,明朝杀戮很重,当官的都整日胆战心惊的,早上上朝都要写好遗书,说不定就回不来了。大臣钱宰曾晚上在家写过一首诗:四更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遂得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谁知第二天早朝,朱元璋当众读出此诗,钱宰吓得噗通一声跪倒,不停地磕头谢罪,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朝官场的阴险可怕。

包拯与海瑞为官之道的不同(谁才是历史上第一清官)(5)

在这种环境中,海瑞还能洁身自好,守身如玉,绝不贪腐,也不徇私,还不怕死勇敢上疏,大骂皇帝,这实在是难能可贵。海瑞写好《治安疏》后,自知必死,就先把妻女安顿好,遣散了家中仆人,然后给自己买好了一口棺材。果然,嘉靖看过《治安疏》后,勃然大怒,吩咐锦衣卫快点将海瑞逮捕,防止他跑了,太监黄锦上奏道:“陛下,海瑞不会跑的,他已备好了棺材,就在殿外候死。”嘉靖闻言,一时竟默默无语,他又看了一遍《治安疏》,怒气渐消,再反复读《治安疏》,觉得海瑞说的有些道理。晚上回后宫后,嘉靖再次细看《治安疏》,怒气渐渐平息,但嘉靖性格高傲,难以容忍海瑞对自己的抨击,于是就下令将海瑞关进大牢,等候处理,这一关就是好几年,后嘉靖驾崩隆庆继位后,海瑞才被放出来,且给予重用,这是后话了。

包拯与海瑞为官之道的不同(谁才是历史上第一清官)(6)

@综合对比,包拯所处的宋朝无论哪方面都比海瑞所处的明朝好的多。包拯谈不上多廉洁,他主要是敢直言犯上,敢不畏强权,敢秉公执法、铁面无私,但这跟他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可以说是皇帝赵祯成就了包拯。而海瑞一生贫困潦倒,去世后连棺材都买不起,是同僚凑钱给他办的后事。海瑞刚直不阿、嫉恶如仇,不讲情面,似乎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海瑞往往都是以小博大,以弱犯强,即便自己官职低微也敢据理力争,这些都是包拯所不具备的优秀品质。所以说,比廉洁,比谁最清廉,谁是真正的“清”官,海瑞胜过包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